9月28日,韶關市文旅推介會在香港舉行。東方之珠香港與嶺南名郡韶關,開啟新一輪雙向奔赴的親密聯動!
會上宣布,從10月1日起,G6102次列車冠名“丹霞山”號,列車還將執行香港西九龍與廣州南、深圳北、福田等多條往返線路,這輛滿載韶關文旅元素的旅游宣傳列車,將帶領各地游客欣賞韶關的丹山碧水、田園風光。
廣東丹霞山“走進”東方之珠,未來兩地文旅的深度交流融合,還將碰撞出更多火花。
推介會現場。張偉杰 攝
政策“干貨” 用最大誠意迎客
推介會上,市文廣旅體局、市農業農村局、丹霞山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分別對我市概況、旅游資源作了推介,并播放韶關城市宣傳片。據了解,此次推介會重點介紹了韶關市良好的投資環境,全面宣傳了我市文化旅游等相關產業,初步對接、洽談了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吸引了香港、海外等地企業家關注韶關的旅游資源。
《韶關市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扶持辦法》《韶關市民宿發展扶持辦法》《韶關市鄉村產業項目點狀供地實施細則》《韶關市“引客入韶”和旅游宣傳營銷激勵措施(試行)》……沉甸甸的政策“干貨”“送達”推介會,韶關用最大的誠意,歡迎客商來韶發展,贏得香港旅游企業青睞。
今年1至8月,全市接待游客855.18萬人次,同比增長11.3%,實現旅游收入71.69億元,同比增長5.9%。2023年以來,全市已簽約文旅產業項目244個、總投資額132億元,新建酒店12家、民宿64家。今年暑期,韶關出臺“引客入韶”“0元暢游景區”等旅游優惠激勵措施,有效激發了文旅消費潛力,全市A級景區接待游客增長35%,其中丹霞山增長56%、云門山景區增長56%、珠璣古巷·梅關古道增長103%、丹霞靈溪景區增長287%,極大促進了文旅市場的健康發展。
丹霞山。圖片由丹霞山管委會提供
文旅“出貨” “丹霞山”號即將發車
為更好地展示文旅特色,我市組織景區、酒店、民宿等在國慶期間推出46項優惠措施。國慶假期,我市將舉辦群眾藝術花會(民間藝術),開展民間民俗巡游、民間民俗展演、韶關非遺項目展示等活動;在孟洲壩夜市舉辦“國慶七天樂”系列活動,包括各種文藝表演以及汽車嘉年華活動;丹霞山舉辦國慶系列活動,包括音樂會、浪漫市集、非遺藝術展演等活動;新豐縣將舉辦“飛閱新豐 夢啟藍天”低空科技展演系列活動,包含低空科技展、低空文藝晚會、飛行器展示及航模展演、低空場景應用展示、飛行表演等系列活動……10月,全市將舉辦120場形式多樣的文旅體活動。
群眾藝術花會(民間藝術)往屆精彩瞬間。
孟洲壩夜市。
從10月1日起,G6102次列車(廣州南16:37-長沙南19:17)冠名“丹霞山號”。該列車除每天執行G6102線路外,還執行香港西九龍-廣州南(往返)、香港西九龍-深圳北(往返)、香港西九龍-福田(往返)等多條線路。通過韶關文旅宣傳片,游客將在車廂內直觀感受氣象萬千的韶關自然、生態、文化。列車座位頭枕巾、行李架貼、小桌板貼、語音播報等7種展示渠道也會融入韶關文旅元素,打造屬于韶關的旅游宣傳列車。“丹霞山”號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強港韶兩地的交流與合作,為兩地搭建文化旅游發展橋梁。
不止于此,從10月1日起,G6004/G6005次列車冠名“韶關號”,途經潮州、汕尾、惠州、東莞、廣州、韶關、長沙等地,各地游客“快旅漫游”韶關,又多了一個選擇。
全城“靚貨” 著力全域旅游發展
韶關市有2100多年的城市歷史,縱覽三江六岸,客家文化、工礦文化、紅色文化、禪宗文化、瑤族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是廣東旅游資源最豐富、最集中、品位最高的地區之一,擁有3A級以上景區44家、旅游資源6336個,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禪宗祖庭南華寺、梅關古道、珠璣古巷、廣東大峽谷、嶺南國家公園;有唐代名相張九齡、宋代名臣余靖、明代抗倭名將陳璘等杰出人士,有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中共廣東省委舊址、北伐戰爭紀念館等眾多革命歷史和文化資源;森林覆蓋率74.59%,是天然大氧吧;10個縣(市、區)都有溫泉,溫泉資源約占廣東四分之一;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21種,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97個、居全省第一。
美麗韶城。
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的韶關,正在搶抓旅游發展迎來的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康養地”“體驗場”“研學城”,精心謀劃實施了環丹霞山、曹溪文化小鎮、珠璣梅關、環南嶺片區等一批文旅重點項目,著力構建“一核、二極、三廊、四線”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全城文旅資源“靚貨”,通過香港“港灣”展示出獨特魅力。
粵北“山貨” 找準“十業千億”抓手
作為廣東省的農業大市,韶關山地資源和耕地資源都十分豐富。全市總面積1.85萬平方公里,耕地241.61萬畝,農業灌溉水系發達,年平均氣溫21℃、無霜期長達310天,年日照時間1800多小時,一年四季分明,是廣東省糧食和蔬菜、畜禽等重要農產品的主要產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花瓶子”。全市構建了“一縣多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目前正在大力打造“富硒香米、韶關白茶(大葉毛茶)、高端蔬菜、保健菌菇、優質水果、精品花卉、生態畜禽、泉水魚蛙、特色種業、農加文旅”等“十業千億”高附加值農業全產業鏈培育工程。
美麗的田園風光。鐘華 攝
截至目前,全市擁有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7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69家。全市共有綠色食品52個,有機農產品104個,全市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20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97個、居全省第一;“粵字號”農業品牌217個、排名全省第二;擁有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19個,“粵字號”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16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8個。
韶關向企業展示的深情厚意,不止于此。全市99.8%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壓縮至半天,土地、水電氣等要素價格低廉、保障有力,發展成本僅為珠三角城市六成左右,在廣東省內極具競爭力,營商環境優越……“我們真誠期待香港企業發揮優勢、深度參與、務實合作,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們將用心用情當好‘店小二’‘服務員’,讓大家在韶關投資放心、創業安心、發展順心、生活舒心。”推介會上,市投促局負責人如是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