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on在中國的處境,有點像未被發現的高手,更像一個初來乍到的異鄉人,還未展示其獨特之處,就已被市場邊緣化了。
能見度超級低的SAAB
在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展中的汽車市場,消費者對車輛的了解大多來自于廣告、口碑和社交媒體。如果一款車型沒有得到足夠的曝光或者市場定位不夠明確,很容易就被消費者忽略。
它好比菜單上那道既不屬于主食也不算甜點的奇特菜品,盡管引人好奇,但大多數人最終可能會選擇性略過。
當你想要一輛靈活的轎車時,它可能顯得有點笨重;而當你需要一輛空間更大的SUV或者MPV時,它又顯得不更寬裕,試圖在多種車型中間尋找到一條中間線路的嘗試往往在任一方面都做不到最佳。
在國內不流行更深層次的原因大概是兩廂掀背車種下的歧視性觀念造成的。
很多國人認為旅行車不上檔次,因為沒有“屁股”,沒有三廂車顯得大氣,傳統韻味稍顯過時。其次,看上去不如SUV尺寸大,有面子的訴求。目前市場上可以選擇的SUV車型很多,所以更多消費者愿意選擇尺寸更大,底盤更高的SUV。
但廣義上的旅行掀背車肯定要比三箱普通車裝載空間優勢更大,這也是歐美國家旅行車受歡迎的原因之一,作為旅行車的挑戰者,SUV的操縱感相對較弱,但強大的道路通過性和牽引能力使其能夠覆蓋更大的旅程范圍,解鎖更多玩法。
Wagon因其特殊的設計和較低的產量,生產成本自然不低,再加上一旦需要維修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價格貴、通過性差、保有量低、維修不便則是考慮購買旅行車時的明顯阻礙,導致其在市場上仍然屬于小眾選擇。
Wagon在實用性上其實和SUV沒啥區別,和SUV的本質區別在于:講究兼顧實用性的駕駛性,而SUV講究兼顧實用性的通過性。
國內大部分人對家庭用車的駕駛性沒要求,Wagon就像歐洲流行的手動擋在國內很難被主流消費接受。同時國內路況尤其是郊區爛路又對通過性有那么一點兒要求,反倒沒有歐洲那么多鄉村彎道和山路。但是對于我個人來說,想要追求駕駛性和實用性的平衡,家庭用車最好的選擇就是Wagon,極氪001能逐漸流行起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今年中國市場一個顯著熱點,就是旅行車輩出。
很多分析說,這反映出國人消費觀,用車觀,審美觀等等在"進化",但我認為恰恰是國內多車家庭的崛起和三廂轎車越來越卷的市場環境雙重作用的結果,要知道旅行車在國內已經失敗不止一次兩次了,于是許多品牌給新產品賦予“獵裝”之名,當消費意識覺醒,又有誰會去深究獵裝車跟旅行車到底有什么區別呢?
旅行車因不同的緣由而風靡歐美,這也體現了他們骨子里對自由、舒適汽車生活的最直接表達,而到達國內的時間已經相對較晚,并因為一些因素而成為小眾、情懷的象征。隨著國內高速、道路基建的發展,旅行車能夠抵達越來越廣闊的天地。如果假期能夠多一些、長一些,或許我們也能發展出像歐洲一樣的旅行車文化。
曾經風靡的用車觀念就是國人的未來,這步路實現的那一天就在眼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