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很遠,山西很近;
黑神話溯源,跑馬太原。
7月29日開啟報名,我果斷報了,8月23日中簽。七八九月是我的夏訓時間,七月份長距離慢搖耐力跑,跑量1010km,八月份間歇跑,跑量417km,九月份快步頻低心率強度跑,已跑510km。
中秋節翌日,我便踏上了去山西的旅程。帶著笑容和陽光,用最好的自己去迎接每一個挑戰。
晉城city,道迎澤
9月19日中午到達太原站,把行李放到酒店后,便打車去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領物。太馬微信公眾號推文上標注的是“東南門”,打車地圖里沒有,我讓滴滴司機把我送到東南門,司機說他不認識,把我帶到一號門告我:平時走這個門進去的多。
此時這里很冷清,進了門,我遠遠看到一座飛碟狀的場館,于是像湯姆追杰瑞般繞一圈,愣是沒找到領物門或是迎賓志愿者。
就在我一臉懵圈時,終于看到了領物點,場館外幾根高大的白柱子后面,搭了一頂白色大帳篷,藍底白字寫著:參賽物資領取處入口。里面場地很大,要走一個S形護欄通道,來到一排檢錄窗口,刷身份證,打印小票,進入大廳。這里窗口更多,足有85個,我根據小票提示來到40號窗口,志愿者幫我戴手環,領號碼布,然后到對面芯片檢測,電腦上顯示我的參賽號:A606鄭健,號碼很溜。
志愿者提示我出去領參賽包,隔壁又是兩個小白帳篷,一個是參賽物資發放處,領了短袖和參賽包,里面還有一些廣告和抽獎券,再去另一個帳篷“美食大禮包領取處”,領到一個印著“太原味道”白布包,里面有一桶方便面、兩個太谷餅,兩小袋平遙牛肉,還加一瓶200ml九牛牧業牛奶。轉身是出口,連著參展商位,很多跑者在掃碼做游戲。
此時是下午三點,陽光明媚,天高云淡,一派秋意。我去了7km處太原的地標建筑雙塔寺,明清建筑,核心是聳立如雙劍刺青天的雙塔,雙塔都叫宣文塔,寺院叫永祚寺,寺前有條小河,每當夕照河面,雙塔倒映猶如筆立硯中,雙筆寓意山西文脈,文人輩出。沿河有數座拱橋連接兩岸,岸邊柳樹依依,草坪如氈。再往前走,我驚喜的發現一條紅漆跑道,于是沿路慢跑,一圈3.3km,藍天白云下,雙塔在各個角度的構圖都很美,我不由又跑了兩圈,湊足十公里,方才出門。
回到五一廣場,已經六點多,天色漸黑,燈光璀璨,尤為醒目的是2021年復建成的首義門,佇立在廣場中央,美輪美奐,它是明太原府城的八座城門和關城之一的“承恩門”,皇帝的詔書圣旨就由此門傳入,清代因山洪沖毀,重建后別稱“新南門”,辛亥革命,山西新軍兩營官兵與新南門守軍,里應外合,不費一彈,巧奪新南門,一舉拿下太原城,遂改新南門為“首義門”。
它的一邊便是相當于長安街的迎澤大街,迎澤二字源于宋代太原古城大南門“迎澤門”。2500年的太原城,千年古道,原是一條高低不平的泥濘土路,連接著兩條起始太原、南下河東、東出娘子關的著名的古要道“東官道”和“西官道”。明末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曾兵臨城下,智取南關城,強攻迎澤門,攻占太原城。后來,李自成率軍退出北京途經太原時,又委其愛將陳永福踞守太原,抵御清兵。陳永福為固守太原,親守迎澤門,拆毀構成迎澤門威脅的南關城。連那膾炙人口的“女起解”玉堂春,據說也是由西官道入南關城,經迎澤門到太原府按察司署三堂會審的。這些往事,都曾一幕幕地在今迎澤大街的故址上,水靈靈地繹演過。
建國后,幾經拓寬、城直、延升,全線改造升級,使舊貌換新顏。2024 年5月至9月,南北側依次半幅通行,再一次深挖八尺,簇新的道路中秋節前夕竣工。一場盛大的馬拉松賽事為大街揭幕,四萬人氣加持太原動脈。
賽道很棒,任馳騁
9月22日早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跑者匯聚太原火車站前的迎澤大街起點,我六點半進入A區,很多跑者在里面繞圈小跑熱身,B區的選手羨慕地看著A區,聽他們議論紛紛:“這些都是大神!”我也混進“大神隊伍”跟著繞了幾圈。
微風吹來感到一絲寒冷,氣溫13℃,我因緊張興奮而顫栗。主持人洪亮的聲音歡迎著來自各地的跑友,無人機不時從上空飛過,七點鐘動感音樂響起,熱身運動開始,一群穿著黑色短褲背心的領舞員,跑上主舞臺,跳起動感的熱身操。迎澤大街已成歡樂的海洋,雖然人山人海,根本無法伸展肢體跳起來,但大家的心情都是雀躍的,等待著放飛。
太原市市長、市委書記都參加了發令儀式,可見當地政府的重視。7:30隨著一聲槍響,準時開跑,人群從拱門飛奔而出,瞬間如萬馬奔騰,黃河奔涌。
起步便是一個下坡,在寬闊的迎澤大街上奔跑,非常舒坦,跑過五一廣場、迎澤公園等地標,第一公里我用時3’44”,3公里之后,選手陸續跑上迎澤大橋,大橋橫跨汾河,氣勢磅礴,橋頭堡像披著紅色披風的將軍,護佑兩岸百姓。
從橋上下坡,道路寬敞,我大步向前,5公里用時20:38。跑進汾河西岸,依次經過漪汾橋、勝利橋、北中環橋,10km我用時21:25,全半馬選手分流,半程選手折返至濱河西路由北向南順行車道,向終點晉陽湖國際會展中心的方向前進,全程選手繼續沿汾河西岸向北奔跑。14公里后,跨越柴村橋。
很多選手經過幾次高架爬坡,體力耗費嚴重,這對我來說問題不大,因為之前跑過的廈門、青島、貴陽,都以坡多難跑著稱,太原的坡只能算弟弟。
兩邊觀眾,太原人與蘭州人形成鮮明對比。蘭州市民的加油山呼海嘯、聲嘶力竭、全程高能,根本停不下來,是我見過最熱情最熱烈的賽事,你停下來走都不好意思。太原人則顯得內斂含蓄,大都在賽道兩邊靜靜地看著,每一座高架和橋上也排站遠觀,有人帶頭大家才會喊。運動員朝他們揮手或豎起大拇指,他們會立即回應:加油!你真棒!接著也會形成一陣加油熱浪,同樣的熱情真誠。我從他們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
一個妹子的手伸出來半天,想與運動員擊掌,很多人從她身邊飛奔而過,她尷尬與羞澀地對同伴說:他們都不和我擊掌。我想對她說:妹子,這波都是四分配,怕你接不住,一波擊下來手得麻,后面五分配六分配大批的人會跟你擊掌的。但心意我收到了。
15km用時21:40,看著300兔子超過我,我并不急于追趕,而是保持自己的節奏,在汾河東岸向南奔跑,再次邂逅攝樂橋、北中環橋,20km用時22:24,隨后迎來激動的半馬時刻,用時1:31:05。后半程如果不加速,很難破三了。
在接下來的十公里,我跑的相對輕松,兩個五公里分別用時22:22和21:57,34km過祥云橋,第三次跨越汾河,我保持小步高頻,調勻呼吸,下橋后重回汾河西岸,35km用時23:42,大腿酸感逐漸加強,這是最考驗毅力的時刻,我吃了一根能量膠,迅速取水杯喝水,將一半淋在胸前降溫。最后五公里步履沉重、掉速嚴重,40km用時24:09,沖過拱門時用時3:08:29。
太原馬拉松順利完賽,秋季首賽小試牛刀。沒有特別加速,全程自由奔跑,主打一個松弛感,享受太原賽道,沉浸金秋美景。前一個小時天氣涼爽,后來太陽突然變得灼熱刺眼起來,就盡量在樹蔭下、隧道中跑。
這次太原賽事,賽道是很奈斯的,是最大的加分項。每次跑馬拉松,都是我與世界最浪漫的相遇;每次腳步落地,不只是鍛煉身體,更是心靈洗禮。
返回無錫已三天,太原行程令人回味,意猶未盡,這次我去了晉祠、太原古縣城、大同云岡石窟,還有很多地方沒去。
山西的網友統計過:
山西現存古建筑28027處,占全國52%。
元代以前580座,山西有495座,占全國 85%;
唐代以前的4座,全在山西;
五代全國5座,山西4座,占全國80%;
元代全國389座,山西338座,占全國87%;
宋遼金全國183座,山西150座,占全國82%;
明清的那就更是數不勝數。山西擁有17775處古遺址和古墓葬,目前發現中國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文化遺址,就是山西運城芮城縣的西侯度遺址,距今243萬年。在西侯度遺址出土的燒骨,把人類使用火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80萬~190萬年。不僅是地上文物看山西,而且是地下文物看山西,更是華夏文明看山西!5000年中國看山西!
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問題不大,勿憚改
這次太原馬拉松,當地高度重視,傾其所有,積極籌備,盡心組織。然結果毀譽參半。結合親身感受與網上吐槽,每個環節都出了一些小問題。
比如:1、參賽包里沒發雨衣和保溫毯,賽前早上去起點集合,很多跑友遲遲不肯換衣,集結區跑友則凍得瑟瑟發抖;2、起點的移動廁所設置不合理,在分區檢錄口的另一側,很多跑者找不到;
3、沿途賽道上補給少,前面15公里我只看到水,沒有水果,能量膠我補了兩次,但每處放置的臺子很短不明顯,很多跑者沒看到,好像數量也不充分,后面的跑者吐槽啥也沒有,都撤桌了;
4、賽后接駁,竟然讓跑友與市民同乘公交,雖是免費,但一來走的太遠,不同目的地幾個站臺,有的跑友走了兩三公里,讓原本力竭的身體雪上加霜;二來公交車半天一輛,站臺上擠滿了大批跑友,每輛公交塞得滿滿當當,還是供不應求;三是等車太久,由于前兩個原因,有的跑者等了個把小時,才擠上公交,參賽體驗大打折扣。
5、工作人員培訓不到位,對于明確的規則自己都不理解,客服電話解答問題誤導跑者不負責任,后臺留言不回復不理會,現場志愿者對于跑者問詢,解釋不清等等。我將評論區截圖,跑友寫的更細更實,及兩方爭論一并呈上。總體感覺與省會城市、大賽級保障標準不匹配。
這個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夠經受得住嘲笑與批評,仍不斷往前走的人手中。王守仁也說過,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希望太原馬拉松組委會能夠虛心接受,搜集問題,逐條整改,華麗轉身,越辦越好!
(責任編輯:方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