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廣大民航員工最關心的問題是:和我有關系嗎?
雖然文件寫明了是針對管理人員,但我就問你,你見過企業改革的刀,有多少會真的指向高管,哪次不是捅到普通員工身上?
這兩天的,一件開除員工的事,讀我這邊消息的朋友想必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小小的經辦人,仔細想想,他又能有多大權利?為什么受傷最重的卻是他?
還有案例:某航組織員工跳了個舞,沒有任何違法內容,可老板不喜歡,直接就開除了相關人員。這找誰說理去?
這還沒啟用末等調整和不勝任呢,這基層員工便遭了殃,往日后看,你還能好過嗎?
普通員工被迫加入這個游戲規則,在所難免。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早就給出了答案:用好績效考核結果。
也就是說,績效考核是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成則“能者上”,敗則“庸者下”。
績效考核這個名詞相信絕大多數國央企人都不陌生。一份工資,一刀切兩半,一半給你,另一半表現好給你。
如何表現好,這個便需要深思了。除了公司所擬定的提升績效的條條框框外,當然這些條條框框有些規定“很刁鉆”。比如獲得旅客滿意度來提升績效。這就不得不讓我們的乘務人員看旅客的臉辦事。旅客高興了,無投訴,有表揚,績效相對高,反之績效低。
績效考核,考核的內容制定的決定權,想必大家都知道吧。而這個也會根據領導的喜好擬定不同的內容。比如說專業技術能力,思想品德方面等等。當然其中還有些奇葩“規定”。只要求你聽話。
因此,對于不聽話的員工,績效如何能高的了?何為聽話?怎么就算聽話?這里面用什么來評定。當事人壓根不知道。由此決定權就在領導手里,領導覺得你這人好,優秀,那就是優秀。而那些表現好,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員工,但是領導就覺得你不行,那你的績效怎么能高的起來?
想想看吧各位,生殺大權到底在誰手里。假如你和領導因為意見不合而吵過架,難道你還指望年底你的績效能排前面嗎?末位淘汰,不淘汰你,這就是領導網開一面了。
我說這么多,并不是讓大家學著溜須拍馬,甚至不惜扭曲事實去恭維領導。只要看清事情本質,日常中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般不要起沖突,這種便達到了茍活狀態。尤其是少說話,少干事。意見什么的,能不提就不提。這不怪每一位員工,這是大環境造成的。雖然“大環境”不想背鍋。
績效考核,原本是個外企、民企都在廣泛應用的管理工具,
用得好有利于獎優罰劣、打破“干多干好一個樣”的大鍋飯、提升工作效率,對企業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
然而對于國企,這性質就變了,國企的管理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過去我也經常說。公司是國家的,盈虧也是歸國資委,管理只要保證自己位置不動搖,其他都是小問題。從而在發展上盡心盡力少,在航司內部的管理上卻格外用心,對員工同樣是“格外關心”。
有個不是,便加大處罰力度,甚至演化到誰提出問題便處理誰的下等模式。扼殺了很多有想法,肯干,有潛力的員工的前進道路。
領導待遇很少會因為國企的盈虧而受到實際影響,因此公司的盈虧問題對他來說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他上面還有他的領導,一層接一層。他的重點是看好自己的位置,要想位置不動搖,那就“管好員工”。
一打不聽話的員工;
二打能力突出的員工;
三打越級上報的員工;
四打理念不合的員工;
五打容易犯錯,招來禍端的員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