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因為某些原因,闖入人類生活區域并受困的現象并不罕見,尤其是隨著全國的生態環境逐漸向好,動物種群數量不斷上升的,這種情況會更加常見。這些年來,被人們發現并解救的受困動物,已數不勝數。
多數情況下,人們將受困的動物解救出來,最終會放其回歸大自然。但也有少數情況下,人們評估其已不具備放生的條件下,會被送往動物園或其他的動物收容機構。
虎鼬受困,人類出手將其解救
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近日人們就發現了一只十分罕見的小動物,經過鑒定,確認了是一只虎鼬屬于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起初是邊防部隊發現了這只受困的虎鼬,于是便向當地自然資源局求助。
工作人員趕到之后,首先將其解救出來,然后對這只動物的身體狀況進行了初步檢查,發現并無明顯的外傷。后來經過專家確認,受困的動物正是一只成年的虎鼬,非常珍貴。據悉,此次發現,也是二連浩特市首次發現了這一稀有物種。
虎鼬被人們解救出來了以后,工作人員雖對其進行了初步的檢查,發現并無外傷。但人們也沒有急于將其放歸野外,而是將其送往了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進行一次仔細全面的觀察和身體檢查。
從檢查狀況來看,這只虎鼬沒有任何體表傷痕,精神相對活潑,生命體征也正常。經過評估之后,認為這只虎鼬已具備放生條件,于是便將其帶到野外,送其回歸了大自然。
皮毛花白,身體細長似黃鼠狼
虎鼬是一種鼬科動物,體型嬌小,成年之后體重也基本在一公斤以內。它們身上的毛發極具特色,體背呈黃白色,但散布有褐色的斑紋。腦袋上的毛發顏色為黑白相間,并呈環狀。正是因為虎鼬的皮毛花白,所以在我國民間,也將其稱為“花地狗”。
虎鼬的身體細長均勻,跟黃鼠狼差不多,體長能達到12-40厘米。虎鼬的腦袋扁寬,嘴巴很短,耳朵較圓,四肢短粗,一根長長的尾巴十分顯眼。
在鼬科動物里面,虎鼬的繁殖能力是相當強悍的。一只處于生育旺盛階段的雌性虎鼬,一胎最多可以生育八只幼崽,較少的情況下也有四五只個體,這生育能力,都可以說是比肩野豬了。
它們一般集中在開春的季節發情,孕期兩個月左右,所以虎鼬往往都在4月下旬的時候產仔。這個季節,一般也是荒漠環境中小型動物數量較為豐富的季節,虎鼬媽媽選在這個季節產子育幼,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棲身荒漠,嗅覺靈敏極擅捕鼠
很多動物都喜歡生活在氣候溫潤,物產富饒的地帶。但也有少部分野生動物,偏愛生活在荒涼的地區。虎鼬就是其中一種,它們的棲息地主要是一些荒漠、半荒漠地帶。
在低濕度的環境下,高頻聲音衰減很快,很多捕食者都是以來低頻聲音來發現獵物和天敵,所以為了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越低,這類動物的聽泡往往很大。比如兔猻,就因為聽泡大,導致臉蛋都被撐成大餅臉。
人們經過研究發現,雖然虎鼬跟兔猻所處的環境差不多,但虎鼬的聽泡卻很小,說明虎鼬并不像兔猻一樣依賴聽覺來捕獲獵物。同時研究也發現了,虎鼬的視覺能力還很差。所以很明顯,虎鼬狩獵多半是依賴嗅覺。
事實上的確如此,虎鼬有著非常靈敏的嗅覺。平日里,虎鼬能夠嗅探到藏在地下洞穴里的老鼠氣味,然后它便采用掘洞捕食的方法,將還是洞穴里的老鼠挖出來。虎鼬的掘洞能力很強,有時候在一個晚上,就能挖出數十個洞穴。
虎鼬的食譜比較簡單,主要是捕食一些鼠類及荒漠上的蜥蜴、小鳥等小動物。尤其是各種鼠類,是虎鼬最重要的獵物,占了其飲食構成的絕大部分。
由于虎鼬擅爬樹,會挖洞,所以它們的狩獵能力相當強悍,有時候甚至通宵達旦捕食,是真正的“荒漠屠夫”、“鼠輩克星”。具備冬眠習性的虎鼬,在入冬前,會頻繁捕食跳鼠和黃鼠,將其儲存在洞穴里面,以備過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