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臺奔馳E,迎娶白富美,或許是很多人的夢想。But!我今天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如果你是一位在意駕駛感受和純作家用的人,那么奔馳E的真實表現可能會令你很失望。
就在前不久,我碰巧駕駛了一下最新款的奔馳E 300L,而它給我的駕駛感受不能說一塌糊涂吧,至少也是很糟糕的。而那個時候我剛好試完兩臺15萬級別的國產混動SUV,我當時給出的評價是還不如那兩臺車。
具體不好的地方是什么,第一個就是發動機隔音差。這其實一直算是奔馳E的頑疾了,但沒想到2024年了還是這么差。而且它的差并不是只是說噪音比較明顯,而且音質還比較難聽。特別是當你加完速丟掉油門的那一段時間里,發動機還有明顯拖拽的聲音,完全不像一臺豪華品牌該有的水平。老實講,就這發動機隔音水平我感覺跟普通B級車差不多,甚至還略微遜色一丟丟。
第二個不怎么樣的,就是動力。大家知道,E 300L是奔馳E級(參數丨圖片)規格最高的動力了,最大功率190KW,最高扭矩400牛·米,并且還加入了48V輕混系統,官方零百加速6.6秒。但當我踩上油門的那一刻,我是幾乎沒有感受出它有多好的動力儲備的,因為它的油門反應不僅比較慢,而且在我們深踩油門的過程中它還會非常快速的升檔,所以它的推背感來得慢還消失得很快,根本來不及感受。
當然,相反的理解的話就是它的平順性還不錯,但你一旦又結合到它的發動機噪音,就瞬間變得很割裂。
再一個感受不怎么樣的,就是它的轉向了。不知道是不是現在所有的奔馳E都是這樣,但我當時開的那臺奔馳E的轉向在走直路的時候,它的方向盤有很明顯的虛位,大概左右分別5度的轉向都是空的。并且因為整體的轉向力度調得很輕,當在走一些起伏路段的時候,方向盤就很容易左右晃動,有那么一絲絲缺乏安全感。而在彎道當中,轉向的力度和精準度表現就都還挺好,所以我挺疑惑奔馳E的這個轉向調校到底是一種什么風格。
最后一個個人感受不好的地方,是空間。奔馳E作為一臺C級轎車,車長來到了接近5米1,軸距超過了3米。但屬實沒想到它后排腿部空間,其實跟一臺普通的B轎車基本上沒有太大區別。當然原因我找到了,一方面是內飾的設計侵占了不少空間,另一方面就是座椅比較寬大,所以只是乘坐的話還是非常舒服的。
不過如果你是家用的話,特別是前排使用頻率較高的話,這臺車的空間我覺得是很難滿足大家的,甚至可以說它的前排空間跟一輛A+級車其實沒太大的區別。一方面是門板和中央扶手區域侵占了身體兩側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中控臺侵占了膝蓋的位置,給我的感受的話大概你的身高超過1米7,可能你的膝蓋就很容易碰到中控臺了,長途駕駛會比較難受。
坐奔馳開寶馬,這句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從絕對客觀的角度來講,駕駛、操控本來就不是這臺奔馳E300L的優勢。不過,隨著國內新能源的洗禮,目前我們對駕駛質感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一臺售價50多萬的豪華車,也要隨之進步,否則真會像我開頭所說的連15萬的國產車都比不過了。總之,如果誰讓我花50多萬買它,我一定是拒絕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