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來啦,我是瑾辰,謝謝你來看我~~??
周末和歷史老師聚餐的時候聽到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就是古人的臥室都很小,不像我們現在講究寬敞。
那是因為他們認為較小的臥室更有利于“養氣”和“聚氣”。
比如以奢侈而聞名的慈禧,她的房間裝飾極盡奢華,但是她的臥室卻不大。
清朝皇帝也都如此,雍正皇帝所在的養心殿,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雖然其中包含了處理政務的地方,和侍女太監們的居所,但皇帝的臥室并不大,面積通常只有二十平方米左右。
這主要是根據古代風水學的理念來設計的,皇帝作為“天子”,需要講究“藏風聚氣”,以保持身上的“龍氣”不流失。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自帶“氣運”。
所謂的氣運,就是心理學家認為的能量。
當一個人改變了你的能量場,讓你的能量變得消極、負面,就是借了你的“運氣”。
01.
共情疲憊,交換能量
聽過這么一句話:
“真正的共情是橋梁,而非牢籠;過度共情則讓人困于情感的牢籠中。”
在共情他人的同時,也要保持自我覺察,避免因為過度投入而失去自我,陷入情感的困境。
聽說,縣中學從浙江來了很多年的一對老師夫妻辭職了。
辭職的原因是那個男老師生病了,很嚴重的抑郁癥,需要長期治療。
聽到這兒我覺得很意外,因為那名男老師就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后來又覺得了然,作為心理咨詢師,本身每天都在接收很多的負能量。
作為心理咨詢師需要共情來訪者,但如果他自己沒有辦法把負能量排解出去,那生病是早晚的事情。
共情是善良者的天賦,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
過度地共情,對自己來說就是一種災難。
如果你對別人的遭遇過度共情,那你就是在用自己的能量去填補他們的情感空缺。
你把別人的負能量裝在了心里,卻把你積極的能量交換出去了。
心理學家查爾斯說:
“長期暴露在共情壓力下,人在身體和情感上會感到疲憊和功能障礙。”
這就是查爾斯的觀點“共情疲勞”,過度的共情會損傷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我們要學會把自己和別人分開,適度地幫助即可,不要過度共情。
02.
和負能量糾纏,損耗自身
《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人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即使原本有些不良的習慣或品質,也會受到環境的正面影響而逐漸改善,變得正直。
反之,亦然。
前幾年因為政策需要集中教育資源來辦更好的學校,于是有五所初中學校直接從鄉上搬到了縣上。
我們就是其中一所,對于其他四所學校的老師來說,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
但對于我們學校的老師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
因為我們這個鄉離市上更近,回家也更方便,去到縣城雖說條件好多了,但離家卻更遠了。
我們一個學校來的同事大多數家都在市上,所以基本都在宿舍住著,周末才能回家。
每天下午我們在食堂吃過飯,就會去學校的后山上逛逛,一起的老師有兩個都是非常愛抱怨的。
每次一逛路都在說,以前的學校如何好,現在離家如何遠看不到孩子,照顧不了家庭和老人諸如此類的抱怨。
一個老師在我左邊叭叭叭,另一個老師在我右邊叭叭叭,導致我的能量場被影響,回宿舍的時候負面情緒沒法發泄,又不知道怎么辦,就玩手機玩到一兩點。
這樣,導致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好,白天上課就是例行公事,沒有任何激情可言。
突然某天我感覺我的學生上課死氣沉沉的,沒有精氣神,我找了下原因發現,我雖然沒有對學生發泄過情緒,但是我整個人的負面狀態,已經傳染給學生了。
就像著名的“情緒傳染實驗”一樣,只需要20分鐘,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就會傳染給另外一個人。
這樣,導致我的學生的狀態也不好,于是我開始拒絕了他們的逛路邀約,每天自己在宿舍里面看書、跳操,一兩個星期就找回自己的能量了。
弘一法師說:
凡是負能量的東西,你都不能去回應,回應就會與之糾纏,糾纏就會損耗自身。
想要找回自己的能量場,就要遠離負能量的地方,避免與之產生糾纏,影響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你的能量場決定你的氣運。
03.
介入別人因果,承受他人之苦
國學大師曾仕強曾說,都在說不要介入別人的因果,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要介入?
一個路邊的乞丐,你給了他幾塊錢,算不算介入?
并不算,因為你沒有改變他的命運。
介入就是,本該別人做的事情你強行去承擔,甚至改變。
結果本該他受的苦,就到你來受了。
我媽一個朋友的女兒,下嫁給一個各方面都不如她的家庭的男人。
這個朋友家不管是經濟還是地位都很不錯,為了讓這個男人更配得上他女兒,于是花錢找各種關系疏通,把這個女兒的老公調到了更好的單位去。
結果這個男的去了更好的地方,遇見了更上層的人,就把這個女孩一腳踹了。
全家人都氣憤得不得了,早知如此,還不如把這個金錢和關系用來提升自己女兒的檔次。
這樣選擇的權利就在女兒的身上。
雖然悔之晚矣,卻也不能改變命運了。
《偷影子的人》中說: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哪怕是為了對方好。
有時候,不介入是最大的慈悲,因為它允許他人經歷必要的成長之痛。
每個人到這世間來,都有自己的課題,允許他人經歷這些必要的成長之痛,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們成為更獨立、更有韌性的人。
最好的幫助,是引導而非替代,過度介入只會讓對方失去自我成長的機會。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場修行,過度介入別人的因果,就是打亂了對方的人生節奏。
自渡者天助。
04.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費斯汀格法則”指出: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是我們能掌控的。
不要被別人所影響,每個人都是自己運氣的守護者,少關注別人,多向內求,關注自己,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人生苦短,不必把所有的人都請進生命里。成年人的生活終究只能自顧,他人難渡。
點個【在看】,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自給自足的光,永遠不會暗。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