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開國“少將”,解放戰時期被降職5次,副手都升為“上將”!
在中國的軍事歷史出現了不少的開國將軍,其中在1955在將領們授銜的時候,曾經一名非常優秀的將軍,本身的職位就已經非常高.但是在解放戰時期卻被降職5次,他的副手都已經升為了“上將”軍銜,為何他卻被授予“少將”軍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這將軍名叫曾克林,在江西省興國縣出生,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這樣參加了紅軍。在紅軍開始長征之前的時候就已經在中央軍委里面工作,可以說本人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日本正式投降了之后,經過雙方的談判,但是在不久之后,解放戰就這樣開始打響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是冀察熱遼系統中的一員,也是最先帶著部隊直接挺進東北的一個隊伍。這時候的增克林擔任的就是沈陽司令部的司令員,在剛到達東北的時候,他并沒有辜負主席的厚望。
到了沈陽之后,部隊不斷的擴大,到了45年年的時候已經發展成為了9個旅7萬多人,還專門接收了大批日偽遺留下的軍事物資以及武器。到了1946年,為了改編精簡部隊的編制,但是因為三縱隊在安東戰役當中表現不是很好,當時的三縱和四縱聯合作戰,他就是部隊的里面的總指揮,他在這場戰斗里面還是比較吃力的。在1946年,經過部隊的整編之后。還專門成立了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當時蕭華擔任了遼東軍區的司令員,曾克林就成為了副司令其中的一員。這是他的第1次“降職”,本來是統帥了10萬大軍的16軍區司令“降”為了部隊的副司令。
在這場戰役結束了之后,就出現了第2次“降職”就把軍事指揮權直接交給了韓先楚,他就從16軍分區司令員降到了遼東軍區的副司令員。在這職位上面呆了2年后,就這樣第3次“降職”,直接調任到了南軍區為司令員。在他被調走了之后,韓先楚就成為了3縱的司令員。當時解放戰役已經接近了尾聲,這是第4次“降職”,最后他就被調任到了東北野戰軍的七縱隊里面擔任副司令。
剛開始的時候,就把他調到了鄧華的縱當副司令,當時的羅榮(zhen)還曾和他說過,到時候在鄧華升了之后就讓他當司令。但是當鄧華真的當上了15兵的司令之后,卻因為7縱參謀長在戰場上有著突出的表現,直接取代了他司令的位置。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他被部隊授予了“少將”軍銜,他曾經的好搭檔,身為他副手的韓先楚已經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就調職擔任了東北野戰軍坦(ke)的師長,這是他第5次“降職”也就是最后一次,但是他從來沒有因為這樣事情而生氣,反而是很豁達的接受上級的安排。
他在部隊里面就像是部隊的一塊磚,祖國建設在哪里他就被搬到了哪里去。在中國部隊里面不同的兵種部隊都曾留下過他的身影。他是開國“少將”,解放戰時期被降職5次,副手都升為“上將”!他也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將軍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