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條未經完全證實的消息往往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公眾人物身上。10月17日,關于中國籃球巨星易建聯的網絡風波,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多個詞條話題如潮水般沖上熱搜,不僅考驗著公眾人物的危機應對能力,也映射出品牌方在合作代言中的風險管理與公眾形象維護策略。
起初,一條關于易建聯涉及個人不雅事件的網傳信息迅速在網絡上蔓延,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作為中國籃球界的標志性人物,易建聯的每一次動態都備受關注,而此次事件更是迅速點燃了公眾的好奇心與熱議。然而,截至當日17:30,易建聯方面并未公開回應,這一沉默態度無疑加劇了輿論的猜測與發酵。
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波,與易建聯有合作關系的多個品牌迅速做出了反應。徐福記、德邦快遞、OPPO、夸克APP、上汽通用、君樂寶、TCL、白象食品、HYPTEC昊鉑等官方微博相繼刪除了與易建聯相關的代言內容,這種“斷臂求生”的做法,雖顯倉促,卻也是品牌方在危機公關中常見的自我保護手段。它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減少因代言人形象受損而可能帶來的品牌負面影響。
徐福記微博已刪除相關內容。
夸克APP與易建聯的共創微博,但如今夸克APP上已搜不到相關內容。
@OPPO智美生活 也無法搜到易建聯相關內容。
TCL微博上也刪除了相關內容。
相比之下,耐克、歐萊雅男士、立馬電動車等品牌則選擇了保留相關內容,這背后或許是對事件真相的謹慎態度,亦或是基于長期合作關系的信任與支持。耐克的回應尤為典型,他們表示“將如實記錄并反饋給相關部門”,展現了一種負責任且專業的態度。
歐萊雅男士和立馬電動車官方微博上還有易建聯相關內容
此次事件再次凸顯了品牌與公眾人物合作中的雙刃劍效應。一方面,明星效應能夠顯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另一方面,一旦代言人出現負面新聞,品牌也可能因此遭受無妄之災。因此,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除了考慮其市場號召力和形象契合度外,還應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評估與危機應對機制。
易建聯作為中國籃球的領軍人物,其商業價值不言而喻。從體育到商貿、科技、投資等多個領域,他的商業版圖不斷拓展,這也使得他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多元和立體。然而,此次風波無疑給他的公眾形象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如何妥善處理這一危機,不僅關系到他個人的名譽,也直接影響到他背后一系列合作品牌的利益。
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任何一條未經證實的消息都可能迅速引發連鎖反應。對于公眾人物而言,保持低調謙遜、積極正面的形象尤為重要;而對于品牌方來說,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及時響應公眾關切則是維護品牌形象的關鍵。此次易建聯風波雖已逐漸平息,但它留給我們的思考卻遠未結束。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是公眾人物還是品牌方,都需要更加謹慎地面對每一個可能引發風波的節點,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理性的網絡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