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夫養了兩只狗。一只嗅覺靈敏,四肢強健,農夫便讓它訓練捕獵的技巧。一只身材瘦小,柔弱慵懶,農夫便讓它學習看門的方法。
兩只狗長大后,農夫便帶著學捕獵的狗到山上捕獵,留另一只狗在家里看門。每次捕獵回來的時候,農夫都分一些獵物給看門的狗吃。久而久之,獵狗便不舒服了,認為自己在外日曬雨淋、拼死拼活地捕捉獵物,而看門的狗卻躲在屋檐下,悠閑自得地分享它打拼回來的成果。這種想法一直積攢在獵狗的心里,終于有一天,獵狗忍不住了,帶著它的這股怒火對看門的狗說道:“你太無恥了,老弟,躺在陰涼的門角里吐吐舌頭打打盹就能過上不勞而獲的生活,而我呢?在外累死累活,卻只得到和你相同的待遇,難道你不覺得慚愧嗎?”
看門的狗一臉無奈地回答說:“嘿,大哥,這可不能責怪我,要怪就怪主人,誰叫他在小時候不讓我訓練捕獵的技巧呢?”
故事告訴我們,不應當去責怪孩子后天的懶惰行為,因為這是父母從小慣成的,或者說不應當只從表面現象上判斷事物,而要結合本質上去分析。
聲明:本文來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兩只狗》,有改動,寓意純屬個人觀點,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更正,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