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犀利的采訪風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場面讓她坐上了最佳訪談主持人的寶座。
放眼整個媒體界,最受爭議的兩位訪談記者,一是易立競,二是魯豫。
兩人仿佛是兩個極端。
如果說魯豫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傻子式發問會讓受訪者卸下心防,那易立競尖銳冒犯式發問便是受訪者的噩夢。
易立競做訪談記者這么多年,在娛樂圈中“得罪”了不少人。
可她依舊活躍在眾人面前參加各種綜藝,拿各種代言。
因為她的尖銳不是在嘩眾取寵,戳人傷疤,而是在用這樣的方式真正走入每一個受訪者的內心,揭開那些粉飾太平的虛假外衣。
成為一名深度訪談記者之前,易立競曾做過很長時間社會調查,給她性格造成了很大影響。
易立競家庭條件并不算好,她出生在中俄邊陲的一個小縣城中。
九十年代,她憑借優異成績去到北京,這才開始了自己與新聞的故事。
剛入行時,她是一名新聞記者。
在社會調查的過程中,她接觸到了更多社會陰暗面,也看到了許多不同的人。
為了拿到一手消息,她曾深入河南艾滋村做采訪,生命受到威脅。
進入艾滋村時,她特意帶了糖果和匕首,糖果是為了哄孩子,匕首則是為了防身。
離開艾滋村的時候天色已晚,司機突然將車停在路邊,威脅易立競給錢。
她慌張不已,詢問司機要多少錢,沒想到司機只要十塊。
僅僅十元錢,就能讓一個人面目猙獰,鋌而走險 這件事給易立競帶去了很大刺激。
或許是因為民生太苦,她不忍直視,又或許是在現實前的無力感,讓她感受到了巨大的挫敗。
她開始花大量時間去接觸不同的人,試圖洞察人性,成為了南方周刊的金牌文字工作者。
她開始重新選擇職業方向,從社會調查記者轉行去做深度訪談記者。
易立競說自己是逃兵,但在新的領域,她卻成為了Top1。
采訪明星名人在常人看來是一個歌功頌德的工作,但她卻用自己的尖銳打下了不一樣的天地。
易立競熱愛自己的工作,也認真對待每一個受訪人。
從明星名人到商業大鱷,從當紅流量小生到備受爭議的網紅大v,她敢說那些別人不敢說的。
她將眾人的疑問放在臺面上發問,一針見血的指出被訪者的問題,以這樣的方式走進他們的內心,得到更多信息。
她問寧靜為什么這些年沒有繼續拍電影,推出好作品,會不會覺得可惜。
她問郭敬明如此關注版權問題,是因為常年深陷版權風波,被罵抄襲么。
她問黃曉明怎么看待網友說他油膩,她問楊冪在不在意自己的演技。
這些都是受訪者身上最大的黑點與痛點,她把這些“見不得人”的話攤開來講,也給了觀眾不一樣的視角。
易立競是尖銳鋒利的,同時也是溫情細膩的。
從陳凱歌、李亞鵬到陳佩斯,她采訪過許多不愿接受采訪的名人,也為傳媒界貢獻了許多名場面。
在和馬薇薇談她的原生家庭時,她罕見地露出了柔軟的一面,細心安撫馬薇薇的情緒,治愈她的傷痛。
在和張含韻聊天時,她同樣讓張含韻卸下心房,當場哭泣。
易立競能夠敏銳的捕捉到張含韻的情緒,所以采訪到最后,張含韻笑中帶淚,不斷說謝謝。
對于易立競,我們帶著太多誤會,太多偏見。
身為訪談工作者,她甚至不能將真實的自己傳達給大眾。
如何關注人,如何將真正有意義的內容呈現在大眾面前,是易立競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