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在北京城人民群眾慶祝著新民主主義革命戰爭的勝利。但是暗流涌動,在剛剛才被解放的北平城城中,局勢依舊十分動蕩,大量的國民黨特務潛藏在城中,生活與城中百姓無異。但城中一名中年男子卻十分特殊,他在自家藥材店中一直愁眉苦臉。因為他心里想到,自己手里還欠著一份“血債”,逃脫不掉新政權的掌握之中。
于是,他看向面前剛剛出爐的黃豆,便想到了一個法子:要是自己能夠毀掉容貌,這樣別人就不知道他是誰了,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想到做到,男子直接抄起一把火熱的黃豆,就往臉上使勁摩擦。伴隨著痛苦的喊叫聲之后,男子連忙閉上嘴巴,因為他怕自己的喊叫聲驚動到外面的人。
隨即男子虛脫地癱倒在地上,而他的臉被滾燙的黃豆燙出了無數水泡,那種深入骨髓的痛,險些讓他昏了過去,而他疲憊不堪地站起來,看到鏡子里自己臉上密密麻麻的麻子。
雖然生理很痛苦,但是心理上卻得到一絲安慰。
男子腦袋中不禁回想起一個畫面,那天在棋盤陀頂峰的懸崖邊,自己面對五名戰士說道“投降吧,大日本帝國歡迎你們,你們看我在這里依舊活得順風順水。”
五名戰士看向男子咬牙切齒,之后毫不猶豫跳下懸崖。想到這里,男子又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而這個對自己極其殘忍,做出毀容的行為的男子到底是何方神圣?下面則講到故事的主人公—趙玉昆。
趙玉昆是河北易縣東邵村人,作為典型的河北漢子,趙玉昆身高一米八,身強力壯。
趙玉昆想在亂世之中有所作為,況且還有一顆義心報效祖國,所以趙玉昆就跑去從軍,在張作霖的部隊中混一口飯吃。
由于自己打仗的行為非常勇猛,很快就受到了關注,在軍隊里面混出一點成績。只要趙玉昆能夠踏踏實實地堅持下去,當個好領導沒有任何問題。
趙玉昆
但是軍閥的生活沒過多久,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東北軍軍隊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戰而潰敗,軍隊便原地解散。
而趙玉昆經歷此挫折,便干脆回到家中隨便過過日子。
回到河北易縣,便做起了屠夫,在家中賣豬肉。當時那個年代,流氓痞子大街上遍地都是。
而他們了解到趙玉昆以前在軍閥當過軍人,便護擁趙玉昆做自己的大哥。聚在一起的流氓越來越多,趙玉昆干脆放棄了賣豬肉,當起了座山雕,做一名打家劫舍的綠林。
但土匪終究還是土匪,不是普通平民百姓,趙玉昆對當地地主各種燒殺搶掠,被當地居民所憎恨,被人們稱呼為惡貫滿盈的土匪。
關于土匪的劇照
那些吃不起飯的漢子聽到可以吃飽一日三餐,便紛紛投靠趙玉昆。而隨著投靠的人越來越多,打劫的次數也呈趨勢增加,財富也愈發雄厚。
趙玉昆便大膽起來,自立“抗日救國”的旗子,自封司令。當那些從前線失敗撤退回來的士兵隊伍或者報效祖國的義士,聽到河北有抗日軍隊,想著還能繼續打仗,消滅日本鬼子,便都加入趙玉昆的土匪隊伍當中。
短短一年,趙玉昆的隊伍便發展到上千人馬。
雖說趙玉昆是個土匪,但畢竟當過幾年軍閥,心里面還是有大義的,即使沒有和日軍發生抗戰,不過對日軍還是仇恨的。但為何會投靠日軍,做一名讓人唾棄的叛徒?
1938年,楊成武率領的第115師獨立團駐守易縣,在狼牙山建立起了狼牙山根據地。
楊成武
考慮到是抗日戰爭的特殊時間,況且趙玉昆這支土匪主要打擊的是地主,共產黨就想招安這支不可多得的抗日隊伍。
所以共產黨派人與趙玉昆接上對話,而在共產黨的感召之下,趙玉昆同意加入抗日隊伍并表示“愿意聽從共產黨的指揮,堅決抗日!”
晉察冀軍區的聶榮臻元帥有點不放心,派遣了幾位在黨內擔任重要職位的人員,做一下趙玉昆的思想工作。
趙玉昆內心十分抵觸,不服聶榮臻的安排,但是表面上還是把自己隱藏得十分完美,取得了聶榮臻元帥的嘉獎。
聶榮臻
趙玉昆的隊伍被楊成武改編為晉察冀軍區冀西分區第一軍分區第三支隊,趙玉昆擔任司令,自己則有兩團人馬——第25團和第26團。
不過趙玉昆卻不這么認為,這支隊伍是自己當土匪時就已經跟隨自己了,而且自己也已經被任命為司令,那只能是他的軍隊,這支軍隊只能認“趙”。
也正是因為這兩支隊伍,為以后埋下了禍根。
1940年,百團大戰爆發前,彭德懷元帥和左權將軍為抗擊日軍的囂張氣息,調動了全國各地各方人馬,集結了一次規模盛大的百大軍團。
而本來只聽趙玉昆指揮的第26團被調到晉緩地區,趙玉昆心里十分不滿,認為自己被變相削弱了軍隊實力。
而自己剩下的第25團由于長期被共產黨骨干成員思想改造,已經被慢慢同化了,成為了一支聽黨指揮作風優良的抗日軍隊。
所以在趙玉昆心中越來越擔心自己的權力被徹底架空后,八路軍接下來就要收拾曾經是土匪的自己了。
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權,趙玉昆心中不禁動搖起來,開始萌生想要逃離軍隊的想法。
再加上因為自己生活作風問題和共產黨的骨干起了沖突。在這時候,趙玉昆儼然忘記了自己報效祖國武裝斗爭打擊日本的初衷。
經過思考,趙玉昆沒有想去投靠國民黨,而是暗地里與日本聯系,投靠到日本人的懷抱。
臨走前,趙玉昆抓住部隊里人少的時機,還帶有了兩百多位忠實的隨從共同叛國。至此,趙玉昆成為了叛國的無恥敗類。
趙玉昆當時時任司令,掌握著許多晉察冀軍區的機密,一旦這些機密透露給日本軍隊,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將會對我方敵后戰場還有革命根據地帶來災難。
當趙玉昆來到日軍營地,將機密送給日本高層,而這些機密當中,就有狼牙山革命根據地的資料,之后狼牙山之戰便是這些機密泄露而導致戰爭爆發的。
1941年,崗村寧次擔任華北日軍最高指揮官,他改變了侵華方針,轉而攻擊華北地區的抗日根據地,調動大軍攻擊晉察冀邊區。
岡村寧次
當時狼牙山根據地雖然剛建立不久,但是狼牙山已儼然成為晉察冀邊區根據地的重要核心之一,因此是敵人嚴重打擊的對象,再加上趙玉昆手中的資料,日軍打擊狼牙山根據地勢在必得。
面對日本華北軍隊的兇猛火勢,晉察冀軍區未雨綢繆,改造了狼牙山駐地的地勢,加強了狼牙山的防范措施,并且精簡了一些機構,把重要機密先轉移,留下精英部隊來抵擋日軍的侵略。
由于日軍的裝備遠遠好于八路軍,而且連續在易縣周圍發動了無數次進攻,兇猛的火力之下導致晉察冀邊區的人員越來越少,所以高層人員不得不考慮撤退到狼牙山里面。
躲在山中的人們以為安全了一點,殊不知更大的黑網正撲向山中的群眾。
由于日軍對狼牙山地形不太熟悉,所以日軍掃蕩狼牙山時,帶上了漢奸—趙玉昆。
狼牙山
在日軍的詢問之下,趙玉昆給日軍提了建議:日軍可以兵分幾路對狼牙山進行圍殺,而且在趙玉昆掌握的情報當中,就有很多抗日革命根據地。
日軍便聽取趙玉昆的意見,對狼牙山展開激烈進攻。
1941年9月23號,日軍就發動大規模的圍殺狼牙山行動。
駐守在狼牙山山下的南淇村和北淇村不敵敵人的火力壓制,率先被日軍攻破,而日軍在這里發動慘絕人寰的屠殺,即使面對手無縛雞之力的村民,也一一槍殺刺殺。
拂曉時刻,日軍傾巢出動,兵分三路西進,圍攻易縣北婁山。
當時留在狼牙山的戰斗部隊并不多,在這緊急的情況之下,為了掩護數萬的群眾離開狼牙山,楊成武指揮3團和20團主動出擊。
而在山上養病的一團團長邱蔚指揮四個游擊隊伍,利用狼牙山的天然地形,守住陣地,為大家撤退拖延時間。
邱蔚
而在3團和20團的視死如歸的反抗之下,傷亡慘重的日軍以為是八路軍的主力部隊,所以急忙從狼牙山請求支援。
正是日軍的這次支援行動,狼牙山空出了一個幾十里長的逃跑路線,邱蔚團長立即抓住這一良機,迅速組織隊伍準備全力突圍,并且留下七連完成擔任掩護的任務。
七連接到邱蔚團長的命令,立即和幾支游擊隊完美配合,佯裝成山上的火力部隊,吸引敵人大軍的注意力,拖延時間,掩護山上數萬群眾撤退。
隔夜,七連完美完成了組織交代的任務,成功掩護大部隊撤退。
七連連長命令二排六班為大軍殿后,并且給他們領足槍械子彈,叫他們從東面繞到西面,配合當地組成的民兵游擊隊。
而當時,六班只剩下五名戰士,分別是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和三名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
狼牙山五壯士改編的話劇
1941年9月24號晚上,在月光之下,五名戰士將團部留下的幾箱手榴彈分束扎捆,并且每人平均都帶夠了子彈,然后五人便藏在黝黑的山洞中。
凌晨,日軍圍剿了過來,向狼牙山發起了攻擊。伴隨著轟隆一聲,日軍引爆了地雷,再加上機關槍組的兩路火力,日軍猝不及防地連死好幾十人。
而日軍也反應了過來,以為山上還存留著八路軍的主力部隊,便集合沖向狼牙山山上,企圖全面剿滅八路軍。
但子彈終究有限,在無法得到補充的情況下,機槍手連忙跑下山,跟隨大部隊一起撤退。
這一舉動,使得七連二排六班的五名戰士被沖上來的日軍重重包圍。
為了拖延日軍的腳步,五名戰士不得不一直把敵人往山上引。五名戰士怕日軍包圍起來,于是就分成兩組,有效地消滅敵人想匯合起來的意圖。
這樣的分散行動,再加上之前機關槍的火力壓制之下,日軍不知道還有多少八路軍在山上,所以不敢貿然進攻,只能和五名戰士迂回作戰。
狼牙山五壯士在天險的山勢之下,充分利用地形,在險要的據點設下埋伏,并且在日軍上來的必經之地埋下地雷,在與敵人正面交鋒時,投出一枚枚手雷彈,成功打退了敵人四次進攻。
而作戰到這時候,按理說抗日大部隊已經撤離了,五名戰士已經完成了組織交代的掩護任務可以撤退了。但為何他們放棄撤退的道路而選擇前往棋盤陀頂峰絕路的洞口呢?
在敵人的炮火下,副班長葛振林的衣服著火了,脫掉衣服后,繼續投入到與敵人的戰斗之中。
邊打邊撤退,撤退途中,五名戰士在一個隱蔽的洞口發現了一名老鄉,馬寶玉便詢問“棋盤陀頂峰怎么走。”而老鄉指出一條路便說道“別去那里,那是一條絕路。”
宋學義(左)葛振林(右)
“我們知道那是條絕路,但我們就是得將敵人往山上引去。”說完馬寶玉就帶著四人頭也不回往山上跑。
是啊,誰會愿意去絕路,因為他們不想暴露大部隊的行蹤路線,他們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引敵人往絕路上跑,哪怕只拖延一刻鐘,也要保證數萬群眾的安全。
狼牙山五壯士成功把敵人引向棋盤陀頂峰,面對懸崖,他們已無路可走了。
胡德林
于是便退回洞口和敵人展開一場激戰,彈藥終究會有耗盡的那一刻,他們五人便搬起周圍大大小小的石頭,用力砸向日本鬼子。
決戰到最后,已經筋疲力盡的五人見到毫無希望了,便毀掉一切槍械,絲毫不給敵軍收集戰利品的機會,便紛紛跳下懸崖。
馬寶玉
而日軍看到五人跳下懸崖那刻,才知道自己被五名八路軍給騙了,想到萬丈懸崖毫無勝處,日軍只好從棋盤陀頂峰撤退下來。
而另一邊跳下懸崖的五名壯士,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戰士胡福三人當場殉國,而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兩人恰好落在絕壁的樹枝上,得以逃過一劫。
兩人醒來后,便互相鼓勵慢慢爬上懸崖。
兩人爬上懸崖后,便互相扶持,向林子中走去。
天無絕人之路,他們遇見了易縣救國會主任余藥夫,隨后將他們帶到當地一座道觀。當李道長回來之后,先是用草藥簡單包扎一下,就去求助民兵,將兩人送到大部隊。
四年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日本向中國發起了投降,趙玉昆徹底失去了日本這個靠山。
而當初,趙玉昆利用以前熟人的關系躲在北平城茍且偷生。本來趙玉昆打算就在此地偷偷摸摸度過余生,但是,共產黨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成立了新政權的新中國。而剛穩定下來的中國,肯定要清除余孽。
解放軍剛進駐北平城,就組建了北平公安局,主要任務是全面清查潛伏在北平城的國民黨特務、日本特務還有為人唾棄的漢奸。
北平公安局
趙玉昆就在公安局眼皮子底下販賣藥材,每天過得憂心忡忡,為了徹底安下心來,趙玉昆還特意用炒燙的黃豆糊在臉上讓自己毀容。
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50年,趙玉昆被自己在鐵路工作的表叔認出來,表叔立馬向公安局報警。
公安人員便迅速來到趙玉昆家中抓捕趙玉昆。最終潛逃十年的趙玉昆終于落網了。
起初,毀容的趙玉昆很自信地跟公安人員說你們抓錯人了,但是趙玉昆見表叔一進來,立刻雙腳跪在地上磕頭認錯。
而得知趙玉昆落網,原東北軍及華北軍的一些干部紛紛去指認趙玉昆,在這么多人指認下,趙玉昆知道已無翻身之地,便交代了自己犯下的滔天錯誤。
北平公安機關記錄完事件后,便將趙玉昆押回原籍易縣,進行槍決。
趙玉昆逃避隱藏多年,還是躲不掉人民的制裁,最終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因為他的貪生怕死還有不愿放棄位高權重的地位,竟公然叛國,帶走我軍的機密文件,讓我軍根據地受到日軍嚴重的迫害,八路軍戰士還有無辜的平民百姓慘遭日軍殺戮。因為自私,導致人民群眾受到了不該有的傷害,趙玉昆實乃千古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