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市,地處安徽省最東部,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橋頭堡”,也是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急先鋒”,更是安徽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近年來,天長市依托自身產業特點,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建機制、強政策、優服務,著力培育一批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善于創新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走出了一條富有天長特色的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夯基壘臺。
目前,天長市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家、全省縣級第1,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7家、全省縣級第2,入選第二批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連續10年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
以企業為核心,精心培育強基礎
建庫培育: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做到符合條件的企業應入盡入、能入快入。建立入庫企業運行監測機制,準確把握入庫企業發展動態和變化趨勢,加強研判分析、運行調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目前,在庫企業達240家,涵蓋工業、農林、住建、服務等多個領域。
梯度培育:大力實施企業分層培育行動,制定“一企一策”培育計劃,按照不同評價標準引入專業機構開展精準指導,鼓勵引導全市中小企業早升規、規上企業創專精特新、專精特新企業強勢進軍資本市場,全力構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新格局。
目前,全市規上企業732家、全省縣級第1。
全域培育:秉持“不怕企業小,就怕不趁早”的培育理念,依托鄉鎮工業園區基礎好的優勢,發揮國家級滁州高新區輻射帶動作用,實施經濟強鎮倍增計劃和重點鄉鎮趕超行動,對標周邊產業相近的江蘇鄉鎮園區,從經濟體量、財政收入、專精特新企業數等多個指標,進行全面比學趕超,形成“繁星滿天”全域培育大格局。
目前,全市9家“小巨人”企業、5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來自鄉鎮園區,培育庫鄉鎮企業超150家。
以產業為支撐,創新引領強動力
科學規劃搶賽道:結合滁州八大主導產業布局,邀請安徽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專家參與,科學編制《天長市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確定儀表線纜、新能源、合金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和綠色食品、醫藥醫療、電子信息“三大潛力產業”,構建“3+3”產業鏈格局。
目前,全市97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中,有83家來自“3+3”產業鏈;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部來自三大主導產業。搶抓“新三樣”發展重要機遇,扎實推進打造長三角一流新能源汽車泛產業集群行動,全市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企業77家。
精準搭臺促轉型:建成天長科技大市場,成功接入長三角科技市場一體化平臺,錨定長三角創新發達地區資源,從技術轉移、項目對接、政策推送等多角度入手,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科技創新需求,已幫助企業對接科技需求12萬條,年均服務企業超千家,完成技術交易合同額5.5億元,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10%。投入4100萬元建成“天工云”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獲評全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省縣級僅2家,累計為315家企業開展數字化診斷服務,助力企業明晰轉型方向和發展路徑。
積極主動拓市場:完善“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的科技創新“四題”模式,著力推進“一產業一研究院”建設,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助力企業優化產品擴大市場。目前,已有南京大學天長新材料與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長研究院等15家高校研究機構幫助全市31家企業升級產品50余項,有力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引導支持儀表電纜等產業實施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每年組織100家企業赴滬蘇浙知名企業學習考察,32家企業與滬蘇浙開展產品升級研發合作,天康集團溫度儀表等8家企業轉型升級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第1。
以服務為抓手,優化環境強保障
強化金融扶持:建立專精特新企業融資“白名單”,常態化全覆蓋摸排專精特新企業融資需求,逐企建立融資需求臺賬,每兩月開展一次專題政企銀對接會。建立“企業吹哨、銀行報到”機制,引導銀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專項貸款產品,提高金融產品供需匹配度,2023年以來,全市新增科技類貸款60.56億元。強化產業基金扶持力度,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創天長”產業基金、4億元的科工產業發展基金,成立全省首家縣級科技融資擔保公司,目前在擔余額7.3億元。
強化引才留才:聚力深化“亭滿意·天一流”營商品牌建設,實施“天外來客”、“天之驕子”回歸等工程,編印天長籍在外高端人才名錄,扎實解決人才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實際困難。目前,全市已吸引146名長三角地區科創型人才返鄉創業,其中鑫鉑股份、峆一藥業兩家返鄉創業企業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成功上市。連續31年舉辦天長市人才科技節,去年人才科技節上,聘請中南大學等8名高校專家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6家高校與企業共建重點實驗室。
強化政策兌現:制定《關于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認真兌現各項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2023年以來,組織華網電纜等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幫助7家“小巨人”企業獲國家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項獎補資金700萬元;金牛湖新區中鐵十八局科創園項目獲批2023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資金7000萬元。落實企業研發平臺建設獎補政策,9家企業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企業研發中心。
如今,天長始終堅持目標向東,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機遇,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以實干業績在長三角、在全省與強的賽、與快的比,在新質生產力賽道上聚力“專精特新”,競速前進。(劉北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