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漢
文章來源:《旅行京人》
他是北京新街口的江湖前輩,早在70年代末,住在這一帶的幾乎都認識他。他就是傳說中的“三兒”,我們叫他三爺,人稱“新街口地標”,見到此人您就到了新街口最正兒八經、最繁華的地段兒!
“三兒”本名陶沐杰,1957年生人,因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人稱“三兒”。他是個熱心人,正直、善良、沒有壞心眼、平日里樂善好施,愛管閑事,為人仗義。他賣過報紙、指揮過交通,扶人過馬路,總是笑瞇瞇地和人問候冷暖。
以前他在新街口靠賣北京晚報為生,別人賣5毛,他就賣6毛,但還是很多人愿意在他那里買。2008年,他從報紙上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還拿出了一百塊錢寄給災區。如今報紙已經不好賣了,自2013年起,“三兒”就失業了。
“三兒”上過小學,有時候,他會把自己當作一個讀書人。之前特別愛看報紙,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他會主動請教身邊的人,如今他也用上了智能手機,平時也喜歡刷短視頻。
“三兒”有低保,但因為左手有殘疾,平時就靠撿廢品和鄰里的幫襯過活。他情商極高,尊敬老人,愛護小孩,提醒路人注意安全,把包扣好拉鎖,呵護著每一個陌生人。他到飯鋪里,店員總是主動免費給他食品,他會幫人家搞衛生。秋后他幫商店賣白菜,晚上他就睡在蓋白菜的被子下。他一點兒也不討人嫌,很懂禮貌,說話總是輕聲細語,一晃幾十年了,又回到了新街口這一帶,看見他就覺得倍兒親近。
“三兒”之前一直與90多歲的老母親一起生活,住在對外經貿大學的宿舍樓內,家里也有兄弟姐妹,可他把低保的錢都留給了母親,自己靠著撿廢品和給街坊幫忙就可以養活自己。他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依然堅守著,每天都坐公交來新街口,他可是“新街口百事通”,您要是和他問路,保準都能給您指出來。
三兒生活在北京,是北京人文的見證,是新街口的驕傲,更是北京社會風尚的寫照,也是時代發展的符號。現在,每當從新街口的吉野家路過,或是走進西安飯莊,都能看到熟悉的面孔、身姿,這是姆們北京西城新街口最后的正直、善良,風骨不變,風范不改,看到如今飽經滄桑的三兒,才發現我們也老了,感謝那些對他有過幫助的人,也預祝三兒能好好生活,不忘初心。
【詳細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南大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