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乒乓球運動員的“武器”,球拍必須符合國際標準才能參賽。
本文以國際乒聯2025年新規為基礎,結合多哈世乒賽等案例,帶你了解大賽球拍的檢測全流程。
一、賽前檢查:精準到毫米的“體檢”
檢測工具:電子厚度儀、光學平度儀、測光儀(檢測膠皮光澤度≤24°)
1、檢測時間
團體賽:首場比賽運動員需提前30分鐘送檢,后續場次運動員需在前一場比賽開始前完成檢測。
單打賽:運動員需在賽前至少30分鐘送檢。
2、檢測內容
平整度:用電子平度儀測量,膠皮表面起伏≤0.2毫米(約頭發絲直徑的2倍)
覆蓋層厚度:隨機選取4個點,膠皮+海綿+膠水總厚度≤4毫米(普通顆粒膠≤2毫米)
VOC檢測:膠水揮發性有機物濃度≤5ppm(避免運動員吸入有害氣體)
合法性:膠皮品牌/型號需在國際乒聯批準的LARC清單內
3、處理流程
合格球拍裝入密封袋,由裁判保管至賽前10分鐘
若未通過檢測,運動員可更換備用拍(需重新檢測)
二、賽中應急:當球拍意外損壞
1、更換規則
比賽中禁止隨意更換球拍,除非嚴重損壞(如膠皮撕裂、底板斷裂)
備用拍參數需與主拍高度一致(重量/重心誤差≤0.5%)
2、臨場檢查
裁判目測球拍狀態,對手可提出質疑(需押上“挑戰權”)
賽后檢測:新規下的“二次驗證”
1、檢測對象:所有四強選手的球拍(2025年起強制執行);賽前標記為可疑的球拍
2、檢測方式:移除膠皮,直接測量底板和覆蓋物厚度;留存爭議膠皮樣本供技術分析
3、違規處罰:賽后檢測不合格者取消比賽成績;四年內累計4次違規將禁賽12個月
你知道嗎?
- 運動員新膠皮需通風72小時才能使用(避免膠水揮發物超標)
- 張怡寧曾用“硬如鞋底”的備用拍逆轉比賽,成為經典案例
球拍檢測是競技公平的基石,從毫米級測量到賽后復核,每個環節都在平衡“嚴格”與“效率”。
隨著技術迭代類似足球鷹眼,未來的檢測或將成為一場“人機協同”的精密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