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沒怎么管過孩子,都是他自己學的。”
每次聽到學霸的父母們說這句話,我都特別郁悶。
作為一個平時勞心勞力、事無巨細養育孩子的老母親,
每天刷到這樣的視頻,“這幾件事,父母絕對不能偷懶”,“這幾個階段,父母一定要加足馬力”……
恨不得對每一個觀點都說:“啊對對對對對對對!”
可是,觀點落到現實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勁使了,還使足了,孩子不但沒有成為學霸,還越來越煩我,每次我一提學習,看他甩上臥室門的眼神,甚至讓我想起那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這時候,再聽到學霸父母的淡定發言,我的心態可就一點都淡定不了了。
說實在的,我也想像學霸父母們說的一樣,啥都不管了。
可是,回頭一看自家那糟心的娃,管著都這樣,要是真不管了,那得成啥樣?
所以還是覺得,學霸的父母們之所以這么說,要么是太過自謙,要么是純純凡爾賽。
要么真就像張雪峰說的“祖墳冒青煙了,不對,青煙都不夠,得著了”一樣,遇到了天賦異稟的學神投胎。
但郁悶歸郁悶,作為一個新時代愛學習、會成長的老母親,基于自己作為老師的便利性,我還是選擇仔細觀察,并認真請教了學霸父母,觀察他們和孩子間的日常。
這才明白,哪有真的不管孩子的父母,不過是,他們比我們更會“偷懶”罷了。
“萬物皆可背,萬物皆可學。”
孩子見得多了,思維自然就寬了。這些還都會成為他之后學習中豐厚的積累。
有句話說:“引導不是控制,培養不是束縛。”
父母越“懶”,孩子越“勤”。
一個在父母的控制中被“催熟”的孩子,永遠比不上一個在父母的引導下能生長出自我“力量”的孩子。
說白了,這種看似放手,實則引導的方式,其實就是把父母的控制權力削弱了,把自主權更多地還給了孩子,在原則之內,讓孩子最大限度地自由發展。
所以,那些真正厲害的父母,表面看起來什么都不管,但其實早在暗中運籌帷幄。
他們只是更懂得,學習,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要做的,就是善用“偷懶”之道,引導孩子走上“自勤”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