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重視人格教育,為孩子筑牢人生基石
中國教育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那就是只側重知識教育,卻忽視了人格教育;只看重分數,卻不注重孩子的人品培養。然而,人格教育遠比知識教育重要得多。高認知家庭都很注重構建孩子的人格系統。因為知識會貶值,技能會過時,但人格卻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資產。
那么人格究竟是什么呢?人格是孩子的底層操作系統,體現的是孩子面對世界時內心的反應模式,比如是自我驅動還是被動應對,是具備抗挫折能力還是內心脆弱,是自尊自信還是自卑,是獨立自主還是依賴他人。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0到12歲是孩子人格奠基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這段時間,想要彌補就非常困難了。但現實狀況是,學校不教授相關內容,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希望我今天這條短視頻能幫到你,助力你構建孩子的人格系統。
首先,家長要避免在人格教育中常犯的錯誤。
第一,不能只盯著分數,而忽略孩子的心理狀態。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就批評,成績好就表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價值完全等同于成績。
第二,杜絕情緒化教育,不能忽略孩子的自我感受。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大叫,否則會讓孩子內心充滿恐懼,不敢表達自己。
第三,不要過度控制,以免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要是什么事都幫孩子安排妥當,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我決策的能力。
而若想為孩子打好人格基礎,父母要有意識地做好以下幾件事。
第一,接納孩子的情緒,而非打壓。可以允許孩子適度哭鬧,父母要做好陪伴,而不是訓斥。
第二,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錯時,別急著插手,也別馬上指正,讓孩子自己經歷挫折,自己站起來。
第三,把孩子的成功歸結于努力,而非天賦。多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少給孩子貼“你真聰明”或“你真笨”這類標簽。
第四,用規則來管理孩子,而不是靠權威去壓制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尊感、安全感、獨立性以及抗挫折能力等,完善孩子的人格系統。
我始終堅信,分數只能決定一時的排名,但人格卻能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真正能抵御未來社會變化的,不是知識,也不是分數,而是人格。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既不是超前教育,也不是擇校,而是盡早為孩子構建一個穩定、健康且充滿力量的人格系統。這將決定孩子在未來的風浪中能站得多么穩,在逆境中能恢復得多快,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能走得多遠。與大家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