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接受《乒乓世界》雜志最新一期專訪時,奧運冠軍陳夢談到了巴黎奧運會女單名額分配的話題,她表示在同樣規則下,靠自己的努力競爭得到的名額,光明磊落,不害怕攻擊和議論。備戰期間她全力調動,不讓自己有遺憾。
圖片
陳夢還說:最近的網絡輿論環境是,無論你做什么,也無論你比賽輸還是贏,都會有人攻擊你,我感覺自己經歷的也挺多了,但心里是清楚的。
體育就是要有競爭的,只有競爭出來的人,才能去代表國家征戰奧運賽場。我不想等到比賽拼輸了才感覺到這個地方差一點,那個地方也差一點,我讓自己在賽前做好儲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圖片
在乒乓的世界里,陳夢宛如一朵盛開在荊棘中的玫瑰,美麗卻又滿身傷痕。
她是清醒的追夢者,清楚自己的目標,了解自己的能力,更懂得前行的道路。
然而,這條道路卻布滿了他人質疑的荊棘。
陳夢有著強大的心理素質,如同擁有一顆“大心臟”,加之全面的技術,讓她在奧運賽場上綻放光芒,贏得了第二枚奧運金牌。
她本應是眾人稱贊的英雄,可現實卻是殘酷的。
自東京奧運會奪冠后那句“屬于我的時代到來了”,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讓她遭受了長達三年的網暴。
這三年,是她的至暗時刻,壓力如泰山般壓在她身上,就連前奧運冠軍李曉霞都透露她曾一度想放棄乒乓球。
但陳夢終究是扛過來了。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她在巴黎奧運會周期迅速調整心態,放下心理包袱,破釜沉舟,在沙特大滿貫上力克孫穎莎,獲得了巴黎奧運會單打資格。
可質疑聲從未停止。有人質疑她在東京奧運會后的狀態起伏,質疑她冠軍數不如孫穎莎多、積分不如孫穎莎高,憑什么還能被看好在奧運會奪冠。
他們忽略了那三年網暴對陳夢的影響,那如影隨形的思想包袱,讓她在比賽中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
在巴黎奧運會備戰期間,她放下一切負擔,輕裝上陣,在賽場上無畏無懼,戰勝了孫穎莎,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
奧運會后,新的風波又起。在《中國力量》采訪中她表示“我就是要贏給所有人看”,這句話再次將她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人指責她言行不一致,可他們不懂競技體育的本質。
伏爾泰曾說:“生命在于運動。”
而競技體育的核心就是拼搏和勝利。
賽場上,陳夢和孫穎莎既是隊友也是對手,在代表國家征戰的奧運賽場上,全力以赴是對國家、對自己、對這項運動的尊重。
如果她不贏,面臨的將是更多的指責,那些質疑她奧運單打資格的聲音會更加喧囂。
事實上,奧運單打名額的確定是有規則的,這規則適用于所有人。
當時王曼昱積分雖高于陳夢,但比賽就是充滿變數,王曼昱沒能把握機會,輸了比賽。
就像莎士比亞所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機會擺在面前,沒能抓住不能歸咎于他人。
然而,體育博主賀曉龍等人卻一直揪著不放,質疑陳夢單打資格,孫穎莎和王曼昱的部分粉絲也參與其中,這是毫無道理的引戰行為。
如今,陳夢的處境愈發艱難。她參加比賽,贏了會被罵不讓著年輕隊員,輸了會被罵水平不行,不參加比賽又會被指責不給年輕隊員機會。
所以她選擇了暫別賽場,四五次比賽缺席。
她深知,在這無盡的罵聲中,比賽的輸贏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她已經擁有兩枚奧運金牌,這是她職業生涯的輝煌成就。
在這紛繁復雜的輿論漩渦中,她保持著清醒。
就像尼采所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無論現在遭受多少詆毀,若干年后,人們記住的將是她兩屆奧運冠軍的榮耀,而不是那些無端的指責和網暴。
陳夢在質疑聲中艱難前行,她是堅韌的,是勇敢的。
希望球迷們能放下偏見,讓這朵乒乓玫瑰能在一個更寬容的環境中繼續綻放,散發出屬于她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