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tài),享人文情懷
圖文/ 和智利 首席編審/方 孔
【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允許,不得隨意轉(zhuǎn)載】
2024年11月1日,云南省語言學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暨從新從深從實推動語言學發(fā)展研討會在保山學院召開。此次會議由云南省語言學會、保山學院共同主辦,保山學院人文學院承辦。保山市社科聯(lián)陳文碩副主席、云南省語言學會終身名譽會長駱小所教授、云南省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光遠教授、云南省語言學會會員代表以及保山學院師生共200余人參會。
會議開幕式由保山學院副校長候興華主持。保山學院校長褚遠輝教授、云南省語言學會終身名譽會長駱小所教授、保山市社科聯(lián)陳文碩副主席分別致辭。
保山學院褚遠輝校長在致辭中介紹到:“學校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務邊疆,輻射南亞東南亞;秉承“厚德、勵學、敬業(yè)、篤行”的校訓,經(jīng)過40多年的拼搏發(fā)展,為邊疆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了一大批“建好家鄉(xiāng)、守好邊疆”的合格人才,為民族團結(jié)進步、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邊疆和諧穩(wěn)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將按照“一個目標三步走、五張名片八行動、四方多校國際化”的辦學思路,不斷提升內(nèi)涵發(fā)展水平,增強服務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到2025年將學校建設成祖國西南邊陲最好國門大學、高黎貢山腳下最美高等學府、校地融合發(fā)展最優(yōu)示范院校”。
云南省語言學會終身名譽會長駱小所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民族已步入新時代,新時代給了我們語言研究最強大的動力,同時也賦予我們沉重的歷史責任。我們這次大會的主題就是從新、從深、從實推動語言學發(fā)展。云南省語言學會提出要建立“一個平臺”,打造“三大支撐”。即建立一個云南省語言學界以專家為主體、為新時代服務的語言研究平臺;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專家隊伍為支撐、以現(xiàn)代管理體系為支撐;以科學決策為支撐,推動學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改革發(fā)展,和諧發(fā)展。
新,就是要創(chuàng)新,祛除舊的不合理的部分,建立新的理論和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對以往語言學研究進行反思,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固鼎新。我們要預期語言學科的未來,要以形式和功能兩方面對語言學作重新的認識。進入新時代,其他學科特別是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我們必須借鑒、移植其他學科的新理論、新概念、新方法發(fā)展語言學科。這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語言觀,重新對語言進行認識。新時代,人機對話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讓我們看到了機器理解和生成能力。語言學科是界于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接緣性學科,語言學科研究要滲入到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為大科學體系的發(fā)展提供資源。從大學科體系來看,語言學無論內(nèi)部還是外部,它都應該是開放的。要從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進行反思,對語言進行新的定位和新的認識。
深,指外到內(nèi),或上到下距離大。我們挖井,挖到一定的深度四面八方的水,才會涌來,語言研究也是如此,我們研究到一定的深度,才有觸類旁通,我們的研究才能互相貫通可以類推,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刻語言學之間的理論,以及以其他學科的關系從中把握語言學真正的靈魂。
實,首先,我們的研究一定要符合漢語交際的實際,要體現(xiàn)語言之"真"。我國傳統(tǒng)政語文學源遠流長,但由于現(xiàn)代語言學的形成,古老的語文學之流被攔截,取而代之的是引進的西方語言學。這種語言學機械地模仿西方理論,而缺乏中國風格和中國氣魄。傳統(tǒng)語文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jié)晶。實,也是實在,我們的研究成果要無懈可擊,體現(xiàn)了正確的語言觀,客觀地反映了語言的實際。另外,實,要結(jié)合時代的實際,讓語言研究為時代服務,為社會服務。我們要支持幾個國家語言基地和云南省語言基地建設,發(fā)揮在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和文字中的組織和指導作用,讓語言學在大眾的應用中活起來。青山遇到藍天就有天地相映美麗的風景,我們的研究,只有與實際應用相結(jié)合才有我們語言學的光彩。”
大會進行了3場主旨報告。第一場報告由云南大學國際學院楊曉雯教授主持,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副會長楊光遠教授作了題為“移居印度的傣族文獻《阿洪姆蘭基》導讀”的報告;第二場報告由文山學院人文學院牟成剛教授主持,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副會長羅江文教授作了題為“《云南漢語方言詞典》編纂的幾點思考”的報告;第三場報告由保山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段泗英主持,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劉勁榮教授作了“漢語瀾滄方言的介詞類型”的報告。
研討會氣氛熱烈、理論有深度,代表們紛紛表示此次研討會水平高,收獲頗豐。
此次會議還進行了云南省語言學會換屆選舉工作,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暨負責人選舉產(chǎn)生。余金枝任會長,韋名應為常務副會長,黃啟慶、劉代容、田云燦、沈玲、陽清、楊曉雯任副會長,王國旭任副會長兼秘書長;駱小所任學會終身名譽會長;羅驥任學會法定代表人兼黨組書記。為充分發(fā)揮云南省語言學會老專家“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云南省第十二屆學術委員會成立,楊光遠任學術委員會主席,曹曉宏、羅江文、劉勁榮、尹明、趙衛(wèi)華任學術委員會副主席,周錦國、鄧瑤、彭建玲為學術委員會委員。為服務好學會發(fā)展及會員工作,學會第十二屆秘書處組成,常務副秘書長和智利,副秘書長謝士華、趙文英、楊露,辦公室主任楊暉。
云南省語言學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暨從新從深從實推動語言學發(fā)展學術探討會成功召開,保山學院人文學院領導班子作了精心的準備,老師及志愿者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