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削藩是晁錯提出的,但是應對方案卻沒有。
吳楚七國之亂確實是晁錯挑起的,從漢文帝時代開始,晁錯就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不過漢文帝沒采納,漢景帝時期,晁錯再次提出削藩,漢景帝就把晁錯削藩的建議拿給大臣廷議,當時只有竇嬰反對,其余人都用沉默來應付。
沉默并不代表同意,其余大臣眼見漢景帝寵信晁錯,只是不愿意反對而已,擔心與晁錯結仇而讓自己受到迫害,其實就是明哲保身。
《漢書 吳王劉濞傳》: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晁錯認為朝廷削藩,藩王會反,不削藩,藩王也會反,既然是這樣,現在削藩的話,他們馬上反,但危害不大;如果現在不削藩,藩王反叛的時間會慢點,但危害就大了。
晁錯
晁錯關于削藩的建議是對的,但是應對方案沒有,而且手段過于急燥。
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后,叛軍進展順利,一直打到了梁國,這就證明了朝廷幾乎沒有應對方案,削藩沒有錯,應該在軍事上做好準備,應該提前部署軍隊,準備糧草,實際上不管是漢景帝,還是晁錯,都沒有經驗。
任命一件事考慮得不夠周全,難免就有差錯,但在漢景帝看來,這個事的始作俑者是晁錯,承擔責任的也必須是晁錯,漢景帝本來就心性涼薄,在他眼中,只要能迅速平定叛亂,任何人都是可以犧牲的。
二、吳楚七國之亂的口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吳楚七國之亂打的口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同樣也晁錯當成叛亂的原因,這當然是叛軍的借口而已,但這無疑會給朝廷帶來壓力。
吳楚七國之亂打的口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漢景帝這人是生在春風里,長在紅旗下,是和平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帝王,他沒有戰爭的經驗,政治經驗也有限,吳王劉濞說起兵是誅殺晁錯,不管信或不信,總要試一下,畢竟這是平定叛亂最簡單的方法。
不要說漢景帝了,朝廷之中的很多大臣都深信不疑,比如袁盎,袁盎這個人個性剛直,口無遮攔,曾因為直言勸諫得罪了漢文帝。
竇嬰請求漢景帝召見袁盎,袁盎當過吳王劉濞的丞相,多少知道點吳國的內幕消息,漢景帝問袁盎怎么辦?
袁盎這個人并不壞,但他建議漢景帝誅殺誅殺晁錯,他的理由是:吳楚七國叛亂的目的只是誅殺晁錯,恢復原來的封地,只要斬晁錯,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國,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消除叛亂。
漢景帝
漢景帝想了很久,同意了袁盎的建議,不是漢景帝一個人這么想,而是很多人都這么想,漢景帝自然要犧牲晁錯來試一試了。
三、不僅僅是漢景帝要殺晁錯,朝中重要大臣都不想晁錯活著。
晁錯在朝廷之中的為人處事,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晁錯為人過于張揚,做事不計后果,在受到漢景帝寵信時,晁錯以內史之職插手法令的修改。
竇嬰因為反對晁錯的削藩建議,結果被晁錯仇視,丞相申屠嘉與晁錯有仇,找了晁錯的一個把柄,想上報皇帝處死晁錯,結果晁錯提前得到消息,反而把申屠嘉逼得患病而死。
竇嬰反對削藩
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給漢景帝上書,彈劾晁錯,同時建議皇帝將晁錯滿門抄斬,史書上都沒有記載這些人彈劾晁錯的罪名是什么,估計就是削藩,也只有這個能攻擊晁錯的,這個罪用得著滿門抄斬嗎?
最終漢景帝批準了這道奏章,派中尉以詭計的方式誘斬了晁錯,而且是腰斬穿著官服的晁錯,這種斬殺大臣的方式聞所未聞,不經審理,直接斬殺,而且還是欺騙的方式。
漢景帝用這種方式殺晁錯確實太過無情,晁錯只是個獻計的人,決策還是皇帝來做的,但漢景帝自己顯然不可能承擔責任,那責任只能由晁錯承擔了,在皇帝眼中,誰都是可以被出賣的人。
漢景帝冷酷無情
晁錯還做了一件錯事,導致漢景帝的怨恨,這就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
《漢書 袁盎晁錯傳》:后十余日,吳、楚七國俱反,以誅錯為名。上與錯議出軍事,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
晁錯不知道從哪來來的這種思想,讓一個沒打過仗的皇帝到前線去打仗,然后作為御史大夫的晁錯坐鎮后方,晁錯這是想學蕭何和劉邦,還是自己想當皇帝?這種做法錯得太離譜了。
對于漢景帝來說,他是不可能到前線打仗的,他沒有劉邦的軍事才能,也沒有經歷過戰爭,即使是后來的漢武帝,也都是在幕后指揮,同樣也沒有御駕親征過。
晁錯還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
估計漢景帝聽了晁錯的這個建議,想殺晁錯的心思都出來了,甚至對晁錯可能有了殺心,你要知道漢景帝這個人生性涼薄,少年時間就用棋盤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后來又逼死了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大功臣周亞夫,這些人在漢景帝眼中,不過是螻蟻罷了。
漢景帝其實也對晁錯生了猜忌之心,加上大臣的上書,正好借機誅殺晁錯。
晁錯這個人是有很才能的一個人,可惜不太會處理人際關系,朝中重要大臣幾乎都反對他,只因為晁錯在受寵信的時候太過張揚,讓很多人記恨他,這也導致晁錯后來的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