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書蟲一枚。
從孩子6個月大我就會給她讀繪本,平均1-2個月去一次圖書館,每次借十幾本繪本回家慢慢看。
這件事情我們已經堅持做了5年,沒有具體去統計閱讀量。
但現在孩子閱讀習慣還挺不錯。
每天睡前都要看3本繪本,平時也會自己翻閱書籍。
看書很多時候成為孩子無聊時的消遣方式。
孩子哭鬧時,我說我們一起看本書,她就能安靜下來。
孩子從繪本書里學到了很多知識點,比如尿不濕戒斷、幼兒園適應,愛上刷牙,不怕打針……
至于怎么讓孩子從小熱愛閱讀?
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親子閱讀、睡前故事和打造家庭圖書角。
閱讀這件事越小開始越好,讓孩子在閱讀里體會到快樂,讓孩子和書籍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繪本是很好的選擇,每個人最早的閱讀,大多是從讀圖開始的。
如果一開始就給孩子看純文字的書籍,可能很難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畢竟咱們小時候碰到彩色的教科書都要興奮半天。
顏色豐富的配圖,有趣的故事情節對孩子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我們家孩子有個習慣,就是睡前要看3本書,有時候可能會用故事代替。
孩子特別喜歡用天貓精靈聽晚安媽媽的故事。
挑選一些有情節的故事書,把孩子抱在腿上,在舒適放松的時候,用舒適的聲音講一個故事。
沒有哪個孩子能拒絕這種和父母一起聽故事的場景。
好聽的故事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等到孩子5-6歲,就要從親子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
閱讀過程孩子參與的越多,閱讀積極性就會越高。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可以把閱讀和游戲結合起來,把閱讀變成好玩的游戲。
孩子有著天生的游戲精神,而且孩子看書沒有功利性,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提升自己。
單純就是覺得有趣、好玩、感興趣,就會想要看。
所以在親子閱讀時,我們也要給閱讀增加一些趣味性,來吸引孩子愛上閱讀這件事。
1、請孩子復述故事給家里其他人聽,比如跟孩子看了一本書后,請孩子把書中的故事講給爸爸聽一遍,復述故事會讓孩子很有參與感和成就感,要是別人因為他復述的故事開懷大笑,孩子會更開心。
2、玩起來,比如和孩子對故事中的角色進行扮演,大灰狼和小紅帽,把故事演繹出來,小一點的孩子忠于原創,大一點的孩子還能進行改編。如果看的科普繪本,那么可以和孩子動手去實踐一下。
3、分享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溝通會讓閱讀變得更有趣,就像我們看書有時候也愛看別人的讀書心得,思想的碰撞讓閱讀變得趣味十足。
另外,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讀本,打造一個孩子方便拿取圖書的家庭讀書角也是很關鍵的。
首先,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書籍,太難了孩子看不懂,就不會產生興趣,覺得沒意思。
其次,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孩子到了3、4歲有了自我意識,就可以讓孩子參與到選書這件事情中來。
只有孩子喜歡的,他才會感興趣去閱讀,有些孩子喜歡軍事類,坦克飛機啥,有些孩子愛看小動物,海底世界……
閱讀,少點功利性,多點自主性,父母多些陪伴,一天一天潛移默化中,孩子自然而言就會有了閱讀的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