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謂之術,教而育之謂之道!聊身邊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近年來,每一年高校錄取超千萬大學新生,高考升學率達90%以上,居高不下的高校錄取率,給大家這樣一種感覺:只要有機會讀高中,就等于一只腳踏進了大學的門。
事實也確實如此,有機會讀高中,就有極大的可能走進大學!
可另一個事實卻是,普通高中錄取率一直在60%左右,不管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是中西部的小山村,一直都是這樣。
“能不能考上高中”成了廣大家長關心的重要問題!為了能讓孩子考上高中,尤其是為了有機會讀重點高中,不想“卷”都不可能。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一情況可能要變了!
世界總是在變化,有的變化讓我們猝不及防,就像生育政策一樣,之前是無論如何不讓你生,現在已經有好多省份開始出臺措施鼓勵生育,是不是感覺很魔幻!
關于中考,廣州已經開始在探索新的措施,或許不久的將來,想讀高中的孩子都能如愿!家長想要的還是來了,未來就是這個方向。如果每個孩子都能讀高中,是不是意味著家長不用過多焦慮了?
廣州,2025年再新增1萬個普通高中學位!
去年廣州小學入學27.2萬人,度過了“入學最高峰”,較2022年多了約6萬人,一批小學公辦學位“上新”。而接下來,入學高峰將逐年向后續年級傳導,預計廣州小學總體在校人數高峰將出現在2026年;預計2029年迎來初中入學高峰年,初中總體在校生人數高峰將出現在2031年;預計2032年迎來高中入學人數高峰,高中總體在校人數高峰將出現在2034年。
高中學位方面,今年廣州增加了超1萬個高中學位,全市普高招生計劃達80416個,約占報考人數的62%,較去年提高5.6%。今年起,廣州試點開辦綜合高中。綜合高中學生可用一年的時間,在學校里既接觸普通教育,又接觸職業教育,再選擇走高考之路或在職業教育方向上繼續發展。
未來目標,讓想上高中的孩子都能如愿。
舉辦綜合高中,其實也是變相提高普通高中錄取率的一種辦法,有機會進入綜合高中的學生,只要學習成績不錯,能達到一定標準,照樣能以普高生的身份參加高考。
讓每個想讀高中的孩子都能如愿,這會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2023年,全國小學新生一年級學生人數超過1800萬,而全年的新生人口僅為902萬。
等2023年出生的小孩在6年后讀小學的時候,入學人數減半,這意味著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
從理論上講,一半的資源盈余,不管是教學設施,還是教師人數,都會有剩余。2023年出生的孩子,2035年讀初中,2038年讀高中,到時候還需要中考分流嗎?估計不用分流,好多高中學校也會因為沒有學生而被迫關停!
逐年提高普通高中錄取率,這將是大概率事件!因為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用這個過程,去安置剩余的資源,包括盈余的老師,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普通高中錄取率提到100%,但是可以預見,2038年是個時間節點。
所有學生都機會讀高中,家長就不焦慮了嗎?
如果所有孩子都能讀高中,家長就不會焦慮了嗎?
其實不管怎么做,家長的焦慮一直都在!
現今社會,有一個非常矛盾的現狀。一方面是工廠極度缺人,另一方面卻是無數大學生不能就業,有一個專業名詞解釋這種現象,叫“結構性失業”。
造成“結構性失業”的背后,是廣大家長寧愿孩子們讀大專,也不愿意讓孩子通過職業學校考本科,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中考時被分流到職業學校。大家嘴上都說讀職業學校照樣有前途,但是卻很少有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讀職業學校,即便孩子考上了末流高中,最后讀了專科,畢業后心態卻無限拔高,根本不愿意進廠。
都有機會讀高中的話,家長的心態會跟著變化,到那時候,家長焦慮的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好大學”。
讓所有孩子都有機會讀高中,這是個大方向,以后一定會現實。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即便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讀高中,家長的焦慮也不會消失,只是焦慮的“點”變得不一樣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