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耶穌來到后現代
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里,你們來看我。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馬太福音》
如果以上經文只是教人做善事,那么,焦裕祿等人最應該上天堂。
這更像是一個童話。耶穌來之前,已經有人看到了這個童話的影子。
老子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的大看上去反而像小。反之也成立,大愚若智,大拙若巧。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嗎?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最愚蠢的人,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卻成了最聰明的人。
和老子同時代的柏拉圖,用了一個洞穴比喻,我們看到的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光影。
既然是光影,那些自以為偉大的人,也只是幻覺而已。
東西方這兩位先賢的哲理,都像一個童話。
耶穌的這段話,如同穿過了這個童話。
他是王,卻和饑餓的,做客的,赤身露體的,生病的,坐牢的對調。本是最大的,最強的。卻變成最小的,最弱的。
他都是最小的,最弱的了。還有誰要是殘留著自我優越感,那么他就有自我認知障礙。他就無法通過這個童話,變成大智,大巧。也無法走出自我幻影的洞穴,去往真實的天堂。
妓女和大學教授,如果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智慧的,靈巧的,當然都不能上天堂。
我們每個人都太容易驕傲,有時一個小小的成就,或者比別人健康的身體,比別人舒適的生活,突然靈光一現的想法,買到便宜貨的幸運······都可能讓我們驕傲。
不過,妓女的社會地位肯定比大學教授低。就算笑貧不笑娼,妓女在意識和潛意識里,也應該知道賣淫是不高尚的。如同大學教授的意識和潛意識里,時常暗示自己是高尚的。
我讀大學時認識的教授,大多數都有著傲氣,要么是因為懷才不遇,仿佛自己平生所學遇不到欣賞的目光。眾人皆醉我獨醒。逆反心理讓他們更為驕傲。要么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學術明星,想不驕傲都難。現在想起,不管什么職業。人一驕傲,都像童話里的小丑。而我在采訪汶川地震時,認識一位妓女,她把自己的賣身的錢都捐給了災區。
我不是說捐錢者上天堂。只是想問,傲視一切的教授,和捐賣身錢的妓女,誰更容易穿越那個童話。
不過,后現代也沒多少人缺吃穿,旅館和看病。再加上后現代的觀念,也很平等。既不笑貧,也不笑娼。
無業游民以自己時間自由而驕傲。妓女因自己性生活自由而驕傲。據說都不能叫妓女,應叫性工作者了,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
不僅如此,連“天堂”這個詞也變得酸酸的。有句話叫“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這句話一定是壞女孩發明的,潛臺詞就是上天堂不如走四方。
這就是后現代,吾心安處是故鄉,洞穴里風景獨好。每個人都穿皇帝的新衣,還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大小強弱之別呢?
既然沒了大小之別,如果耶穌來到后現代,他去哪里找那最小的一個呢?
也許這個最小的,是看到自己一無所有的企業家,看到自己一無所知的大學教授,看到自己一無是處的金牌銷售員,看到自己無比孤獨的大明星。
這可能是一個更精彩的童話。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