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 述策團隊
在美國的諸多軍事院校中,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當屬西點軍校。不過,西點軍校主要培養的是美國“陸軍”的軍官,而且只是“初級”軍官,為美國培養“聯合性中高級軍事人才”的綜合性大學主要是美國國防大學。
解放軍國防大學大門
美國國防大學的入口
一般來說,國防大學是一個國家軍隊的最高學府,中國如此,美國也如此。兩所國防大學有諸多相似之處,所轄學院的性質和任務類似,如美國國防大學的國際安全事務學院與解放軍國防大學的國家安全學院,美國國防大學的國家戰爭學院、聯合部隊參謀學院與解放軍國防大學的聯合作戰學院。中美兩國的國防大學都重視戰略研究和教學,都培養一部分國際學員等。
另一方面,由于制度、體制、環境、任務、傳統、文化、歷史等的不同,中美兩國國防大學也存在諸多明顯的不同之處。比如,解放軍國防大學和美國國防大學都是中將級單位,解放軍國防大學在軍改后雖然從正大區降了半級為副大區(校長本為中將,但也可高配上將),但合并不少其他軍校,規模比以前擴大了不少。目前,解放軍國防大學轄8個學院——國家安全學院、聯合作戰學院、軍事管理學院、政治學院、聯合勤務學院、軍事文化學院、國際防務學院、研究生院,美國國防大學轄5個學院——國際安全事務學院、艾森豪威爾國家安全與資源戰略學院、信息與網絡空間學院、聯合部隊參謀學院、國家戰爭學院,前者架子更大規模也更大,涉及戰略、作戰、管理、政工、勤務、文化等,覆蓋面更廣,但各學院之間部分專業還存在重復建設的情況。
美國國防大學本來就比解放軍國防大學少3個學院,而且其每一個學院與解放軍國防大學各學院相比,規模也小不少,所以美國國防大學的總體體量比解放軍國防大學小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防大學其中一個學院在幾年前還差點被裁掉,理由是其課程與各軍種多所院校的課程重復。在我們的認知里,如果出現重復建設的情況,被裁撤的往往是下級院校,被留下的常常是總部的院校。但美國恰恰相反,國會認為被裁掉的應該是美國國防大學某學院。如前所述,美國國防大學就下轄5個學院,各位認為當年是哪個學院差點被裁?最后,一個“英雄”斜刺里沖出來救了這個學院一命使其活了下來,而這個“英雄”叫蘭德公司。
此外,中美兩國的國防大學都有一些對方不具有的特色,比如解放軍國防大學有政治學院而美國國防大學沒有,美國國防大學有信息與網絡空間學院而解放軍國防大學沒有。
以上關于中美兩國國防大學的異同顯而易見,比較粗淺。為了對美國軍校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和深入細致的研究,“述策”團隊策劃并啟動了“美國軍事院校研究系列課題”,且于2024年11月初首先完成了該系列的第一個子課題《美軍聯合院校研究——以美國國防大學為主》,全文5萬多字。以下是該報告的一部分:
美國國防大學局部
一、美國國防大學的行政領導、教員和學員相當一部分是地方人員
中美兩國的國防大學以培養現役中高級軍官為主,但也培養部分地方人員。解放軍國防大學承擔著政府中高級干部關于國家安全和軍隊建設方面的教育培訓任務,但與美國國防大學相比,在規模、廣度、深度上有所不同。下面是美國國防大學中地方人員(不穿軍裝者)的情況:
行政方面,美國國防大學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員不乏文職官員的身影。美國國防大學校長是現役美軍中將,由各軍種派人輪流坐莊;該校轄5個學院,其中“軍味”濃的學院其院長一般為現役少將(或準將),由各軍種輪流派人擔任(任期3年);“軍味”不算濃的學院其院長則由文職官員擔任。院長之下,副院長一般由文職教授兼任;教務主任主要管理教員隊伍,由文職教授兼任;行管主任管理非教學行政事務,由文職官員擔任;教導主任管理學員,由現役上校軍官擔任。比如,國家戰爭學院、聯合部隊參謀學院、艾森豪威爾學院3個學院的院長一般是現役少將(或準將);國家安全事務學院和信息與網絡空間學院的院長則是文職官員,教務主任、行管主任也是文職官員,管理學員的教導主任則是現役美軍上校軍官。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戰爭學院的副院長是美國國務院的官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是戰爭和外交通盤考慮的,是把戰略和政略統一起來的。
教員方面,美國國防大學的文職教員占較大比例。以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爭學院為例,該學院有專職文職教授25人,美軍各軍種現役軍官22人,聯邦政府機構派出官員12人——美國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財政部、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以及國防部長辦公室各1人,美國國際發展局2人,美國國務院3人。如果把不穿軍裝的教員都算是地方人員,該學院的地方教員有37人,占比為約63%。文職教授在通用學科和理論上的專業性是美國國防大學需要的,同時美國國防大學還會邀請聯邦政府多個部門的官員來擔任教員,讓學員更加全面了解聯邦政府各部門掌握的資源以及任務目標,有助于培養學員更加全面的戰略視野。再以艾森豪威爾學院為例,教員隊伍共70多人,其中全職教員66人。據2023年5月的數據顯示,在66名全職教員中,專職文職教授21人,美軍現役軍官27人(陸軍8人、海軍6人、空軍10人、海軍陸戰隊2人,海岸警衛隊1人),加拿大陸軍1人,聯邦政府機構派出官員17人——美國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商務部、國防后勤局、能源部、國土安全部、聯邦調查局、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國家安全局以及國防部長辦公室各1人,美國國際發展局3人,美國國務院4人。在該學院,不穿軍裝的教員占比為58%。
學員方面,美國國防大學吸收了部分地方人員。以艾森豪威爾學院為例,學員除了現役軍官學員和文職學員,甚至招收私營企業高管。該學院每年共招收約300名學員,其中各軍種的現役軍官150多人,文職官員100人左右(國防部機關以及各軍種文職官員約50人,非軍隊聯邦政府機構官員約50人,私營企業高管3-4名),此外還有盟國軍隊學員40人左右。私企高管學員與其他學員不同的地方在于,到國防大學上學要交學費。
美國國防大學既有軍人,也有政府官員,還有企業高管以及地方專家教授,表面上似乎“變味”了,“不純粹”了;實際上這是美國出于“總體戰”的考慮。戰爭不只是軍界的事情,還需要政界和經濟界支持,以及地方學者貢獻專業知識和智慧。美國國防大學把這些人匯聚在一起,一方面能夠增進對彼此工作領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加強彼此的私人聯系,如果遇到戰爭,協同起來會更加順暢。
關于到本國的國防大學學習,中美兩軍都面臨一個類似的難題:現役軍官很能干,單位舍不得放去學習;或者很忙,沒時間脫產去學習,怎么辦?美國國防大學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的課程,一般都要求學員脫產到校學習,但對于一些短期培訓項目,則進行變通,采取“送課上門”的辦法,美國國防大學稱之為“衛星式交付方法”(satellite delivery method)。國防大學的很多戰略課程需要現場討論交流,網絡學習的效果并不好,因此國防大學“服務到家”,派出部分教員到各個軍事基地,安排該基地的學員集中統一上課。
二、美國國防大學學術要求嚴格,思想討論活躍
在美國國防大學,無論是碩士研究生班還是短期培訓班,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教員都會對學員的每一門課程考核評分,最終累計平均績點(GPA,即Grade Point Average的縮寫)達到3.0分以上才能畢業(碩士研究生還需完成論文)。美國大學多采用四分GPA制,分數范圍從0到4.0,代表學生的平均學術表現。GPA的計算通常基于學生所修課程的成績,不同課程可能有不同的學分權重。一般大學的成績等級與GPA的對應關系大致為:A(90-100分)= 4.0,B(80-89分)= 3.0,C(70-79分)= 2.0,D(60-69分)= 1.0,F(不及格)= 0。一般大學要求學生的GPA達到2.0分以上就可以畢業。美國國防大學的GPA分數與百分制的對應關系比普通大學要求更高。根據美國國防大學2024年7月的最新文件顯示,美國國防大學取消了A+的評分,沒有D級評分,C級就算不合格,需要補考。字母等級與績點、百分值對應關系見下表:
美國國防大學成績評分表
如果想在美國國防大學拿碩士學位(一年制),在拿到3.0分的平均績點(平均分83分及以上)后,還得完成一篇碩士論文并順利通過考核。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國國防大學的碩士論文不僅要寫得“好”,還要寫得“對”,這里的“對”是指“學術誠信”。美國國防大學各學院的學員手冊都強調學術誠信,要求學員不得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否則將會受到嚴厲處罰。
那么,美國國防大學如何定義“抄襲”呢?
以國家戰爭學院為例,該學院的《學員手冊》中明確規定以下行為都可能被視為抄襲:(1)使用他人的原話,但不加引號和腳注/尾注;(2)解釋他人的話,但不加腳注/尾注;(3)使用他人的想法,但不通過腳注/尾注說明來源;(4)使用來自網絡的信息,但不通過腳注/尾注說明來源。在引用網絡材料時,即使該材料沒有版權,也必須正確引用并說明來源,以表明原始材料不是本人原創。上述4個方面的要求特別是后兩條非常嚴格甚至苛刻。
美國國防大學的行政人員、教員和學員具有明顯的多元性:既有現役軍官,也有現役士官;既有專家教授,也有退役將領;既有政府官員,也有私企高管。該校把不同單位的人聚合在一起,并不是為了統一思想,相反,是為了讓不同的思想碰撞出新的想法。艾森豪威爾學院的《學員手冊》寫道:“作為未來的政策制定者、決策顧問和領導者,艾森豪威爾學院的畢業生必須準備好討論、挑戰和質疑當前的國家政策。學術自由對學習和教學過程至關重要。學術自由為關鍵問題的不同觀點提供公開討論的機會。教員不僅應努力維護自己的探究、教學和言論自由權,還應努力維護同事和學員的相同的自由權……”
三、美國國防大學權力有限,吸引力不足
在我軍,如果一個高級軍官被派到解放軍國防大學學習,往往是即將提升使用的信號,而在美國國防大學則并非如此。在美國國防大學所轄的5個學院中,國家戰爭學院的學員最有希望晉升,但實際上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畢業學員能夠獲得晉升。
在美軍,晉升將軍有一個前提條件——完成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而在國防大學學習則提供了這樣的條件,因為美國國防大學下屬各院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項目都被聯合參謀部認證為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短期教育項目不屬于第二級聯合軍事教育)。盡管如此,美國國防大學還是難以吸引到全軍最優秀的軍官。為什么?
三個原因。
第一,美軍聯合參謀部認證的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除了在國防大學可以完成,在各軍種的戰爭學院也可以完成。
第二,學員們完成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后,絕大多數人將回本軍種任職,而且其具體職位安排往往是其所在軍種說了算。無論是招生還是畢業分配,美國國防大學都沒有什么話語權。
第三,同樣是完成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在各軍種戰爭學院學到的東西往往更貼近本軍種實際、更貼近實戰、也更實用,所以各軍種領導更喜歡使用在本軍種戰爭學院完成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的軍官并推薦其晉升將官。而參加國防大學第二級聯合軍事職業教育項目,往往是學習一些關于“戰略學”的更宏觀的內容,對一般軍官而言有些大而無當、學無所用,只有高級將領才用得上。
美軍聯合參謀部給各軍種都分配了到國防大學學習的名額,看上去是“福利”,但各軍種有時候卻認為是“任務”甚至“負擔”。盡管各軍種也會把本軍種一些優秀人才送到國防大學學習,但往往不是本軍種最能干和最優秀的人才送去,為了完成聯合參謀部下達的人頭指標,甚至會派去一些“閑雜人等”。胡克教授長期在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爭學院任教,據他透露,美軍各軍種會把一些不需要學習戰略理論的軍官如人事軍官、醫療軍官、軍法官、牧師、采購軍官送到國防大學國家戰爭學院學習,學員的成績對畢業后的任職沒有任何影響,這些軍官學到的戰略理論最終也沒有用武之地。
最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國國防大學的課程是根據世界形勢、美國的戰略、美軍的作戰任務和戰爭樣式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近年來針對中國味道越來越濃,中國要素越來越重。
美國國防大學本部設有“國家戰略研究所”,該所有3個研究中心,其中一個就是“中國軍事研究中心”。國防大學有多門核心課程、必修課或選修課都以“中國”為關鍵詞。在國際安全事務學院2024年的選修課中,有4門是直接研究中國的戰略課程:《中國:歷史、政治與戰略》、《中國與世界》、《中國的邊界與領土爭端》、《中國的非常規戰爭》,研究俄羅斯的課程只有一門《俄羅斯的戰略》。國家戰爭學院更是把《中國的基本面》作為核心課程,并把《中國的國際關系》作為選修課程。再以國防大學聯合部隊參謀學院下屬的聯合協同作戰學校為例,該校負責為各軍種的校級軍官以及同級別的文職官員提供聯合作戰規劃教育,為各聯合作戰司令部以及美軍聯合參謀部提供優秀的參謀人員。該校的核心課程以真實作戰環境為背景,假定所有學員都是美軍印太司令部的參謀,要求學員以印太司令部近兩年的所有活動為基礎,制定下一步行動方案。要知道,美軍印太司令部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付解放軍。此外,從美國國防大學出版社官網的專著介紹和《聯合部隊季刊》近些年的目錄看,2020年之前關于中國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近兩年各類文章和專著明顯增多。以最新一期《聯合部隊季刊》為例(2024年第4期),收入了2篇關于中國的文章:(1)《把“紙老虎”的牙齒武裝起來:修正美國的軍事后勤計劃以對抗中國》(該文作者很明顯熟悉中國對美國“紙老虎”的蔑稱);(2)《要好好考慮如何在與中國的持久沖突中對其進行現代式封鎖》。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國防大學在2024年組織的一次論文競賽的獲獎作品,設置了三個獎項類別即國防部長國家安全論文獎、參聯會主席戰略論文獎、《聯合部隊季刊》Maerz獎。上面兩篇文章分別獲得國防部長安全論文獎第一名和參聯會主席戰略論文獎的第一名,全文刊登了出來。總之,在如今的美國,“中國學”已經成為“顯學”,關于中國的文章更容易獲獎,關于中國的項目更容易通過,有印太戰區任職經歷和對中國有研究的軍官更容易獲得提拔和晉升……
2024年第4期《聯合部隊季刊》 至少有兩篇以中國為主題的獲獎文章
《美軍聯合院校研究——以美國國防大學為主》共5.3萬字,當然不只是上述內容,其內容豐富得多。該報告分正文和附件兩個部分。其中,正文是分析評估,約2.5萬字,分5章展開:一、美國國防大學的教育特點;二、美軍其他聯合院校簡介;三、美國國防大學的優勢;四、美國國防大學存在的問題;五、動向趨勢與啟示建議。附件約2.8萬字,對美國國防大學等聯合院校進行了全面客觀的介紹,包括簡介、沿革、編制、任務、課程等。本報告至少參考了約20份有關的英文原版資料,重要的信息和數據都用腳注形式注明了出處(腳注共90多處)。
《美軍聯合院校研究——以美國國防大學為主》的目錄如下
目錄1
目錄2
目錄3
目錄4
目錄5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從軍約20年后退役。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 并成立“述策”團隊(前身是“許述工作室”),專注于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