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來自峨眉山市老年大學的大學生們及全體教師、各鎮鄉老年人學校校長60余人走進了擁有“山歌之鄉”美譽的峨眉山市高橋鎮,參加了由峨眉山市老年大學、高橋鎮關工委、高橋里詩書畫院聯合舉辦的訪非遺“峨眉山歌”主題游學活動。
參觀望山美學館
據了解,高橋鎮是四川民歌重要組成部分“峨眉山歌”的主要發祥地之一,2006年“峨眉山歌”先后被峨眉山市和樂山市兩級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非遺”項目,2018年高橋鎮被峨眉山市政府命名為“山歌之鄉”。占地2388畝的四川省重點文旅項目和峨眉山市掛圖作戰重點項目“高橋里”新田園文旅綜合體項目,是峨眉山旅游環線上集生態、休閑、度假、養老、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小鎮。該項目由恒邦雙林集團歷經六年多傾力打造,已讓“高橋里”成為生態文明的田園牧歌鄉村,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介紹“峨眉記憶”
山歌唱起來
活動中,大家聆聽了樂山市文化學者、著名詩人、作家、高橋里詩書畫院院長馮慶川,峨眉山市老年大學校長袁守儉,高橋鎮關工委執行主任王桂蘭和峨眉山市“非遺”項目評審專家關于“高橋里”新田園文旅綜合體項目、開展訪“非遺”游學活動的重要意義、峨眉山市“非遺”項目保護傳承情況及樂山市級非遺“峨眉山歌”的歷史傳承及保護發展情況等介紹。參觀了“高橋里”望山美學館“峨眉記憶”、問山湖、野坡草坪、田園風光等“非遺”展示及秀美風景,并觀看了“峨眉山歌”非遺傳承人及高橋鎮老年學校演出隊精彩的“峨眉山歌”表演。
山歌對唱
匯報表演在器樂合奏《眾手澆開幸福花》的演奏中拉開帷幕。隨后,舞蹈《山歌伴蓮簫》、女聲獨唱《家鄉美》、男聲獨唱《歌唱家鄉》,由“修通翻身堰”“紅日照高橋”“幸福高橋”三首歌組成的山歌系列聯唱《幸福高橋,我愛你》和由“牡丹開”“美麗高橋”“二十大精神放光芒”三首歌組成的山歌系列聯唱《牡丹開》等節目輪番登場,贏得觀眾陣陣掌聲。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上世紀30年代四川第一部鄉土電影《峨眉山下》中主題歌《牡丹開》《種高粱》編排的節目,成為展演中最大的亮點。
“峨眉山歌”演唱
齊唱《走向復興》
“峨眉山歌”非遺傳承人張榜云、官云華、馮樂富、溫國英等民間歌手,紛紛在展演中亮相。他們聲情并茂,將“峨眉山歌”《牡丹開》和《種高粱》等經典傳統老歌形象地展現出來,并與大家共同演唱了《走向復興》,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合影留念
袁守儉表示,通過走出校門,深入到“峨眉山歌”發祥地實地游學,大家了解了高橋鎮黨委、政府對優秀傳統文化守正創新的滿腔熱情和不懈追求,使“峨眉山歌”得以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今后還將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教學活動,讓承載著歷史和民俗民情的“非遺”文化走進老年大學,不斷發揚光大。
(林松林立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