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夏夏
聲明|題圖來源于網絡。
驚蟄研究所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留言申請開白。
城市的夜晚霓虹閃爍,當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夜店里的高潮時刻才剛剛開始。
河北秦皇島的一間酒吧里,客人們手里舉著手機、里三層外三層地圍成一個圈,五顏六色的射燈投向場地中央,一個穿著白衣白褲的中年男人正帶著身邊的人,跟隨音樂賣力地跳著“科目三”。
伴隨著圍觀人群的歡呼,斑斕而又刺眼的燈光打到男人的臉上,一張熟悉的面孔展現在觀眾面前……這場活動的主角不是知名明星也不是“百大DJ”,而是號稱“2023年最后一個爆紅全網的男人”——聞會軍。
互聯網時代,總會有人從默默無聞到一夜成名,并且享受到隨之而來的名利,但從全網爆火到過氣的人卻少有人關心。而他們正在另一個更加真實的秀場,延續著關于自己的故事。
過氣網紅“流落”三線城市夜店
去年12月,聞會軍憑借emo文案火爆全網后迅速開啟直播。但在以網傳收入高達1億元拿下熱搜之后,聞會軍的熱度突然下降。隨著賬號暫停直播,那個僅憑一張自拍照和傷感語錄就霸屏朋友圈的男人,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
然而在脫離大眾關注了近一年之后,驚蟄研究所發現,在一些視頻號用戶用第三視角拍攝的短視頻里,聞會軍又回來了。
在一條發布于10月20日的視頻里可以看到,浙江金華的某家酒吧門口,通道的墻壁貼上了聞會軍的巨幅海報,旁邊還放著聞會軍的人形立牌,通道兩旁工作人員早早地排好了歡迎的隊列。
*圖片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
一輛黑色的保時捷在畫面中間停下,車門打開,人群中有人歡呼并且高喊“聞神”。砰砰兩聲,伴隨著禮花的紙屑從空中飄落,穿著黑色襯衣外面套著白色羽絨馬甲的聞會軍,在保鏢們的引導下走向等待他多時的歡迎人群。
“辛苦辛苦”聞會軍一邊擺手一邊走向入場通道,這時人群中有人用聞會軍的經典emo文案和他互動道:“聞神,你喜歡晴天還是雨天?”聽到提問的聞會軍放慢了腳步,一邊望向鏡頭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比了個心,一邊回答道“我喜歡你的每一天”。
在其他同期拍攝的視頻里,聞會軍會在酒吧舞臺上向臺下的觀眾喊話、活躍氣氛,也會用偶爾跑偏的聲調唱兩首網絡神曲。而在更多來自現場的“飯拍視頻”里,他總會跟隨現場躁動的音樂,用力舞動著身體,也不管身邊給他的伴舞們是否能夠跟上節奏,只求讓現場的客人們感到消費不虧、氣氛絕對到位。
*圖片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
這些堪比明星出場的陣勢和鏡頭前分不清是否提前彩排過的互動環節,給人一種凌亂而又正式的感覺。但從視頻內容中可以看出,如今的聞會軍顯然已經沒有了emo人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在深夜穿梭于不同的酒吧之間,享受明星待遇的“特別嘉賓”。
幾乎在同一時間,距離金華200多公里路程的湖州,同樣在上演一出類似的戲碼,而這邊的主角是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
從現場流出的視頻可以看到,對比4年前霸榜B站鬼畜區時的樣子,馬保國并沒有太大變化。依舊是一套中式練功服和略顯濃重的方言口音。甚至于現場表演的內容,也還是在為觀眾們演示“五連鞭”“接化發”和“如何破裸絞”。
但與之前在網絡上的“武術大師”人設略有不同,夜店里的馬保國也和聞會軍一樣,非常在意活動現場的氣氛。盡管帶來的武術表演和夜店的氛圍格格不入,但在演示“松果痰抖閃電鞭”的間隙,他總會用發問的方式和觀眾們互動,希望以此調動觀眾們的興趣。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馬保國帶來的表演,觀眾們也格外捧場。大部分人在全程高舉手機拍攝視頻的同時,還不時傳出一陣陣喝彩。現場還有觀眾上臺與馬保國近距離互動,而在表演結束后,也有不少觀眾走上前與馬保國合影。
網絡紅人,抽象復活
對于網絡曝光度早已大不如前的聞會軍和馬保國們來說,“過氣網紅”或許只是一個勉強能夠概括其身份的名詞,因為在淡出網絡的這些日子里,“過氣網紅”們紛紛在線下找到了自己的舞臺。
據驚蟄研究所了解,從今年4月起,馬保國就開始了自己的“全國夜場巡演”,演出的城市既有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也有四川達州渠縣、浙江湖州長興縣這樣的三四線城市。
另據“懶熊體育”報道,過去半年,有將近30家夜店愿意花五六萬元,請馬保國進行表演。并且在10月7日到24日的半個多月里,馬保國共完成了8場演出。如果以六萬元的出場費用計算,僅僅在10月份,馬保國就拿到了48萬元的收入。由于頻繁現身夜店,馬保國還多了一個“夜店教父”的稱號。
至于聞會軍,雖然網絡流量大不如前,但“聞神”其實從未噤聲。
據河北新聞網報道,今年2月份,聞會軍現身石家莊平山廟會,帶領數十人現場跳起了“科目三”。而其擁有382.5萬粉絲的短視頻賬號“聞神”,從8月份逐步恢復常態更新。
*圖片來源于“縱覽新聞”視頻截圖
與此同時,視頻號的搜索結果顯示,聞會軍陸續現身石家莊及周邊地區的各類商演活動。起初是與餐飲門店合作直播并且拍攝預熱視頻,后來又參與企業內部活動。再往后,聞會軍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各大酒吧、夜店的現場實拍視頻中。
馬保國的“回流”過程也與聞會軍相似。
2020年,在被50歲的業余拳手開場4秒擊倒后,馬保國的相關賬號便停止更新。當年年底,馬保國的一些行為被官媒打上了“嘩眾取寵”“招搖撞騙”的標簽。
2022年11月,馬保國開始恢復短視頻更新。當時復出不久的馬保國在接受封面新聞的采訪時,連續兩次強調:絕不直播,絕不帶貨。而在提到與他有關的“五連鞭”“接化發”等網絡熱梗時,他也表示對網友的惡搞深惡痛絕,“希望年輕人要講武德,好自為之”。
但馬保國的抽象行為和嚴肅言論真實地演示了什么叫做“口嫌體正直”。2023年4月1日愚人節,馬保國開啟首次直播帶貨。7月,馬保國官宣將參加某動漫節。
當時傳聞邀請馬保國參加動漫節的演出費用為每場3萬元左右,但隨著馬保國參加線下商演的場次越來越多,以及網絡熱度有所回升,馬保國的出場費也水漲船高。而在成為“夜店教父”之后,馬保國的出場費已經漲到近6萬元。
*圖片來源于網絡視頻截圖
雖然和此前傳聞接受業余拳手挑戰賺到的20萬元相比,現在的馬保國至少要出席4場活動才能拿到相同的收入。但對于已經72歲高齡的馬保國來說,不用挨打還能拿錢已經是風險最低的賺錢方式了。
網紅的終點是夜店?
在過去,房地產開發商的樓盤開業、購物中心的慶典活動,以及家居品牌的線下營銷活動,是過氣歌手和演員們頻繁現身的商業活動。而過氣網紅齊聚夜店的現象,本質上是其網紅身份偶然匹配上了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2017年以前,不少夜店為了吸引客流、增加同業競爭力,會邀請明星或是網絡歌手進行現場演出。但由于知名明星對夜店這種商業場合比較排斥,所以夜店大多數情況下也只能請到過氣明星。
2017年年中,《中國有嘻哈》等選秀節目的熱播在捧紅嘻哈音樂的同時,也讓原本小眾的rapper獲得了越來越多來自夜店、livehouse的演出邀約。
緊接著,電子音樂在2018年掀起新的流行音樂風潮。這一年,全球排名第一的電音節品牌Electric Daisy Carnival(EDC)被引進中國,首站落地上海;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和索尼音樂娛樂(SME)推出“首個由唱片公司與在線音樂平臺聯手打造”的國際電音廠牌Liquid State。伴隨著大大小小的電音節在全國落地,“百大DJ”又成為夜店吸引客流的主要手段。
2020年后, “百大DJ” 因為疫情原因無法來華演出,不少夜店受到經濟環境影響,面臨經營挑戰,也不得不壓縮成本。這期間,過氣明星和新興網紅開始成為新的夜店寵兒。
2021年,香港TVB著名演員陶大宇憑借一段演唱《倒轉地球》的“翻車視頻”意外翻紅。同一時期,吳啟華、譚耀文、張兆輝等香港電視劇、電影中的“熟面孔”也紛紛出現在夜店的舞臺上。
值得一提的是,過氣明星和網紅的出場費一點也不便宜。據稱,在杜琪峰執導的電影《黑社會》中飾演“師爺蘇”的張兆輝,其參加酒吧活動的出場費高達16萬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電影中時常飾演惡人的吳毅將,其出場費最低也要7萬元。而走紅于快手平臺的展亞鵬(阿giao),網傳其巔峰時期的出場費更是高達30萬元-50萬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酒吧”相關企業多達37.5萬余家,其中成立于2023年的相關注冊企業就達到了7.1萬余家。而據安信國際證券在研報中預計,2025年國內酒館行業收入將達到1839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8.8%,三線及以下城市將是未來行業增長主力軍,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過氣明星”們的報價一路高漲,最后只有大夜店能夠負擔這部分高企的營銷成本。而下沉市場的酒吧和夜店,更偏向于選擇有一定知名度,但價格明顯更實惠的“過氣網紅”。聞會軍和馬保國便是因為性價比脫穎而出。
事實上,“過氣網紅”給夜店帶來的不只是人氣,還有額外的收入。
據懶熊體育報道,一些夜店會在有嘉賓演出時推出高價套餐。例如與馬保國合作過的某酒吧,平日常規售賣的套餐價格在188元到867元之間,但在馬保國演出這天,套餐價格漲價到了1380元-9999元區間,并且演出當天,之前購買的打折套餐也暫停使用。此外,該酒吧還在現場拍賣馬保國的簽名酒,原本店內售價1288元酒水產品,最終賣出了4000元。
需要指出的是,“過氣網紅”的市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95后女性妮妮告訴驚蟄研究所,商家邀請明星、網紅參與活動的確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要看具體類型,“我之前也會為了看馬思唯、JonyJ去玩,甚至會為了看王嘉爾,坐幾個小時的高鐵專門去上海酒吧。但如果是馬保國這類的網紅,只能說不是我的菜。當然,我可能也會因為好奇去看一看,但這不是充分必要條件。”
不可否認,過氣是網紅的宿命。但聞會軍和馬保國們并沒有因為過氣就迎來自己的終點。相反,“過氣網紅”們在互聯網之外擁有了新的秀場。
有人會說,“過氣網紅”們不過是在裝瘋賣傻博流量,再用少得可憐的影響力嘩眾取寵賺錢恰飯。但是相比于“線上乞討”,在夜店找到存在感的“過氣網紅”或許更能體現一些現實意義。因為網紅和現場的觀眾們都知道,眼前進行的是一場真實的秀。
作為互聯網時代獨有的文化現象之一,網紅所引發的討論從未停止。
在一部分人看來,網紅不過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寂寞深夜的樂子。但網紅也是互聯網時代的注腳,記錄了某個時期大眾關心的話題甚至會引發整個社會的反思。
如今,當過氣網紅在夜店再就業,并且引發人們從商業角度去探討“過氣網紅”的價值,他們不只是貢獻了新的流量,也延續了屬于自己的故事。
*文中妮妮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