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黨首李在明,被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判了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兩年執行,如果上訴失敗的話,將在五年內無法擔任議員。
很顯然,尹錫悅下狠手了。
而這件事并不孤立,就在幾天前,法國的極右翼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被法國檢察院指控挪用320萬歐元,要求判五年,并禁止其在五年內參選議員。
類似的事情在這段時間一再出現,到底怎么回事呢?
(李在明)
李在明被搞,是因為和尹錫悅針鋒相對。
今年4月中旬,韓國舉行了國會選舉,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拿到了160個席位,再次成為絕對多數(總席位是300個),加上盟友,足足有191席。
執政黨,也就是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就慘淡多了,國民力量黨只拿到了90席,算上盟友也不過108席,嚴重的“朝小野大”,接下來兩年多,尹錫悅是沒法睡好覺了。
本來吧,“朝小野大”也不是稀罕事,安穩度過這幾年即可,但問題是,尹錫悅和李在明的仇太大了,去年動用檢察系統的力量,差點把李在明抓了。
現在國會選舉大勝,李在明不可能不報仇,直接弄尹錫悅有點難,便把目標對準尹錫悅的老婆--金建希。
金建希涉嫌內幕交易,身上還有一系列弊案,確實不太干凈。于是共同民主黨不斷推動對金建希的調查,而尹錫悅那邊呢?也不是吃素的,畢竟是總統。
今年6月11日,韓國國民權益委員會宣布(負責反腐的機構),金建希“無違法行為”,并強行結案,更牛的是,不久后,委員會內部一名負責調查金建希的官員,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韓國警方在草草調查后,就認定是自殺,還一口咬定有遺書,遺書里說自己迫害了金建希,感到很內疚云云。不過,警方拒絕不愿意公布遺書的原件,連個照片都沒有,導致很多人懷疑遺書的真實性。
今年8月21日,韓國檢察院宣布,金建希的“包包案”不存在犯罪嫌疑,理由是金建希雖然收了名牌包包,但沒有證據表明,她收了好處會就一定讓尹錫悅辦事。
這邏輯也是無敵了,那以后貪官是不是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雖然我收了好處,但我不一定辦事呀,所以我沒有腐敗。顯然,這是尹錫悅在強行包庇,人家就是不要臉。
一條路不行那就換一條,在共同民主黨的推動下,今年韓國國會提交了《金建希獨檢法案》,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們檢察廳自己查,根本不可能查出任何東西來。
我們要任命一個獨立檢察官,由他去查金建希。尹錫悅能答應么?絕對不可能的。
于是雙方出現了嚴重的沖突,9月19日,韓國國會通過《金建希獨檢法案》,尹錫悅作為總統,有否決法案的權力,立刻行使了否決權,把法案打了回去。
共同民主黨早預料到了,10日4日,韓國國會再次通過《金建希獨檢法案》,又被尹錫悅給否了。李在明的意思是,要在11月再次通過法案,我看你有本事否決幾次。理論上,尹錫悅可以一直否決,問題是在輿論上會很難看。
局面非常被動。
為了化被動為主動,尹錫悅下了狠手,找到以前李在明身上的一個案子,李在明還在當城南市長的時候,有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權,出現了奇怪的變更。
原定的開發商被排除,換了一個,不少人懷疑有貓膩。而一個叫金文起的人,在2021年12月自殺,他和這個案子是有關的,但尹錫悅一直找不到李在明和金文起的聯系。畢竟是政壇老手,李在明就算殺人,也不會輕易留下證據。
只不過,尹錫悅的團隊在查閱大量資料后,真就找到了突破口,2022年的時候,有個記者問李在明,是否認識金文起,李在明的回答是不太認識。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不是不認識,而是不太熟,金文起的級別不高,市長和他不熟也正常。
但尹錫悅那邊,立刻抓到了救命稻草。你說你和他不認識?放屁,那你曾經給他頒發過表彰狀是怎么回事?不認識怎么頒發呢?是不是撒謊?首爾法院據此判了李在明一年,后續還有得審,如果二審和三審的結果相同,將在五年內不能成為議員。
這就是說錯話的代價。
接下來說說勒龐,馬克龍在今年的困境,其實和尹錫悅差不多。今年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馬克龍所在的復興黨得票只有13%,而勒龐的“國民陣線”得票30%。
復興黨遭到重挫。不服氣的馬克龍,決定賭一把,解散法國議會,提前選舉。雖然賭贏了,沒有讓“國民陣線”拿到第一,但是極左的“新人民陣線”摘了桃子。
而馬克龍的復興黨,席位大為減少,還不如不賭呢。于是勒龐決定不再給面子,天天在議會里和馬克龍對罵,凡是馬克龍的政策一律不支持,馬克龍也火大了,一點也不給面子是吧?
那就別怪我了。
歐洲議會有個政策,就是每個議員會得到一筆費用,用于支付助理的工資,畢竟議員們工作多,自己忙不過來請個助理也正常,按規定,這筆錢不能用于政黨活動。
也就是說,你請的助理,理論上不能是本黨派的人。問題是,這個規定有得到執行嗎?根本不可能,請助理的時候,優先用本黨的人是普遍做法。
整個歐洲議會的議員,都是這么干的,勒龐也不例外。放在以前,這根本不叫個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到了這個份上,馬克龍政府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就揪住勒龐的助理是本黨派人士,就是拿著歐洲議會的錢參加政黨活動,挪用了320晚歐元,必須判五年。如果說李在明的案子還能找到撒謊作為理由,那勒龐的案子真是強行判的了。
(瑪麗娜·勒龐)
兩個案子的背后,其實是國際局勢的深刻反映。
如果是民主黨占優勢,如果哈里斯在大選中獲勝,那么馬克龍和尹錫悅,大概率都不會太焦慮,反正馬克龍和民主黨的關系,盡管不能算很好,卻也是不錯的。
而尹錫悅就更甚了,他那個國民力量黨,還是2022年時,拜登幫忙整合的,當時為了把幾個親美黨派合并起來,拜登親自出面,把幾個不同意的頭目叫到華盛頓,訓了一番。
識趣的尹錫悅,也對民主黨投桃報李,不斷推進美日韓同盟,要打造“亞洲小北約”。
若是哈里斯獲勝,有底氣的他們壓根就不怕反對黨,反對黨要斗,那就和他們斗個夠。然而,懂王的大勝給這些建制派以很大的沖擊,他們生怕反對黨收到鼓舞。
勒龐和懂王的關系是非常好的,而李在明和懂王的關系雖然不好,但他不肯交更多保護費呀,萬一懂王上來后要從半島撤軍,李在明趁機答應怎么辦?本來國會里共同民主黨就占優,國際環境還惡化,真的沒法玩了,過去幾年豈不是白費了?
不行,必須先下手為強,搶在懂王正式上臺之前,收拾他們,于是性質完全相同的兩件事,就在兩個不同的國家出現了。很顯然,有個馬克龍和尹錫悅帶頭,其他西方陣營的國家,也不會放過那些和懂王關系密切的人。
早晚會下手的,有罪名就直接判,沒有罪名那就創造罪名,就像對待勒龐那樣,一場可怕的暴風雨,即將來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