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31日,“2024汽車技術與裝備發展論壇”在蘇州隆重召開。首傳微電子(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傳微)董事長任剛在接受論壇“新質會客廳”專訪時表示,首傳微聚焦智能汽車超高速傳輸與IVN車載網絡領域,以技術創新積極應對挑戰并引領行業發展。
汽車行業市場龐大,對于企業而言,初期賽道的選擇就至關重要。任剛指出,整車產品的發展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從車的智能角度看,車作為移動數據中心,傳輸數據量巨大,目前主要應用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場景。在高速傳輸領域,被少數廠商互不兼容的私有標準壟斷,在標準化和功能安全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傳微從入局開始就堅定的選擇國際公有標準MIPI A-PHY,在MIPI A-PHY標準正式發布前就已經提前半年開始研發,最早將MIPI A-PHY這個國際SerDes標準作為公司產品戰略選擇。
在談及車載網絡未來幾年的發展及應對措施時,任剛表示,網絡在車上的應用場景具有特殊性,曾經的分布式架構,已無法滿足日益復雜的汽車功能需求。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需要更靈活、更個性化且可擴展的網絡架構,汽車行業正在向基于區域的架構過渡。10BASE-T1S以太網正在成為車載網絡的理想選擇。10BASE-T1S規范是IEEE 802.3cg標準的一部分,于2020年2月發布。10BASE-T1S提供汽車以太網生態系統中缺失的一環,支持真正的以太網到邊緣連接,并滿足區域架構的需求。10BASE-T1S的推出,意味著汽車制造商在CAN/CAN-FD之后有了一個新的標準可以適應。
任剛也分享了對于車載網絡架構未來大趨勢演進的看法,他認為,網絡架構是根據應用場景而適配的,車載網絡架構在汽車上尤其在兩艙之間從傳感器到處理器有很大的數據流,從處理器到傳感器則沒有那么大的數據流,是一個非對稱的架構。而從國際標準組織來講,雖然在定義的時候出現了對稱架構,但并不是完全是對車的應用翻轉,“尤其從預架構到中央處理器架構,也是由邊緣集成大的數據量,然后給到中央處理器,所以它其實還是一個非對稱架構。”因此任剛認為,整車的網絡架構未來趨勢發展都會往非對稱架構走,并且在部分整車企業(例如寶馬)牽頭制定的標準當中,已經將對稱架構演變為非對稱架構。
那么對稱與非對稱架構的傳輸功耗到底相差多少?任剛對這個技術問題進行了解答:“在我們的實際測試過程中發現,對稱與非對稱的網絡架構其功耗普遍相差20%-30%,甚至達到50%,非對稱架構效率更高,可見整車的車聯網架構勢必往非對稱架構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