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下來,又到了只想裹緊自己的小被子宅家一整天的難熬季節。
家里待久了總歸有些無聊,在千篇一律的社交網站頁面刷了又刷,看得頭昏腦漲。這時候,出發去線下店逛逛也許能夠緩解你的視覺疲勞。
店主們為了把顧客們吸引進店里也沒少費心思。店鋪視覺審美要在線,動線設計不枯燥,歌單得是小眾私藏精選的,連衛生間的香氛都必須有點說法,主打一個“顧客至上”。雖然氣溫冷,但人心還是暖暖的。
不過也有一些線下店,卷著卷著,就把自己卷成了“藝術展”。
莫斯科藝術畫廊餐廳 Bagebi
Bagebi 是一家格魯吉亞菜餐廳,坐落在莫斯科一棟古典風格歷史建筑內,這里曾是多爾戈魯科夫伯爵的莊園。
建筑整體由馬特維·卡扎科夫于 18 世紀設計。蘇聯時期,這座豪宅逐漸衰敗。經過大規模的修繕后,這處莊園變成為了祖拉布·策列捷利藝術畫廊( Art Gallery of Zurab Tsereteli)、俄羅斯藝術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Arts)和Bagebi 餐廳。
近水樓臺先得月,和畫廊做鄰居的好處就是,Bagebi可以把藝術品裝飾進餐廳。
餐廳擺放了大量格魯吉亞著名藝術家祖拉布·策列捷利(Zurab Tsereteli)創作的繪畫和雕塑作品,這些藝術品大多來自Tsereteli家族的私人收藏。
裝飾主題還包括復刻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壁畫,藝術與歷史的深度融合,賦予每個用餐區域獨特的視覺空間體驗。
藝術家祖拉布·策列捷利年輕時曾前往巴黎游學,參觀畢加索的工作室讓他理解技巧與想象力的巧妙結合,結識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則讓他從其繪畫和彩色玻璃作品中獲得了創作靈感。
在Bagebi用餐,也是在和大師們對話。
首爾家居+咖啡店 DKFF
DKFF Cafe(???????)位于韓國京畿道抱川(Pocheon),將咖啡、獨特設計和家居展示結合在一起。
店內不僅可以品嘗美味的咖啡和甜品,還設置了家具和裝飾品陳列,擺放了各種歐洲風格的家具和特色小物件,這些物品均由店主本人精心挑選。
大面積的玻璃窗的裝修,讓光線充分進入,營造出了開闊的視覺效果,“展廳”整體精致但不過分刻意,線條與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
店內還設有一個“手工精品區”,展示和售賣一些特色文具和小物件,適合喜歡個性化裝飾和禮品的顧客。
欣賞完這些別具一格的陳列,別忘了,坐下喝一杯才是正經事!
丹麥室內裝飾和家居用品品牌 HAY House
HAY House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阿瑪格爾廣場旁的一棟新藝術風格建筑內,是丹麥家居品牌HAY的旗艦店。
翻新前,室內裝飾偏閣樓式,上下兩層以從英國進口的古董樓梯為連接。
翻新后的HAY House一共四層,包括兩層精品店和兩層展廳,展廳層涵蓋了一個多功能工作會議空間。
如果說走進IKEA會讓你聯想到千篇一律精心裝飾過的出租屋,步入HAY House你會發自內心地感嘆:原來脫離流水線的家居設計如此自然如此松弛。
HAY House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種優雅的住宅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一位藝術家的現代公寓,而不僅僅是家居店的陳列室。
空間設計上,HAY House特別重視細節,加入了諸多藝術裝飾。寬敞的區域展示品牌設計師們創作出的標志性家具、燈具和裝飾品,構建出身臨其境的“家居畫廊”體驗。
展廳也并非一成不變,HAY還通過與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合作不斷更新展示內容。
例如這款在20世紀70年代由藝術家Niels J?rgen Haugesen設計的X-Line Chair,即將于HAY House2025年春季預覽重新推出。
HAY House也不僅僅只是零售空間,它每年還會成為哥本哈根設計節“3 Days of Design”活動的承辦場地。今年的藝術節,HAY與哥本哈根當地的LOCALE 21餐廳聯手,打造了“色香味”俱全的宴會現場。
設計工作室和家居品牌 Berdoulat
Berdoulat 是建筑設計師帕特里克·威廉姆斯(Patrick Williams)于 2006 年創立的室內設計工作室品牌。
Berdoulat的命名靈感來自創始人Patrick兒時的家。Patrick還在襁褓中的時候,他的父母就買下了一座破敗不堪的房子,并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逐步修復。
與妻子Neri相識后,他們發現彼此都欣賞以簡約為核心的生活方式,并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有一天能住在自己的店里,賣一些漂亮的東西。
在過去的幾年里,他們共同開發了一系列家具、廚具、餐具和裝飾品。2021 年春,Berdoulat 完成了對巴斯市中心一棟建筑長達四年的修復工作,Berdoulat 的實體店正式開張,這棟建筑現在也是他們的工作室,還是他們和女兒 Wren、Bonnie 以及小狗 Elizabeth 的家。
店面所在的區域被稱為Margaret's Buildings,是巴斯的歷史街區之一,鄰近著名的皇家新月樓和Circus廣場,周圍遍布各種獨立商店。Berdoulat的建筑并非單一結構,而是由三個不同年代的建筑組合而成:前方的喬治王朝風格部分建于1768年,中間部分原為19世紀40年代的馬廄,后方曾在1800年作為一間名為“Rising Sun”的酒吧。1890年,幾位維多利亞時期的業主將這三棟建筑合并,用作高檔雜貨店,并進行內部改造,使店面呈現出大氣的雙層挑高結構。
Patrick和Neri在復原過程中力求保持建筑原有的特色,包括保留了19世紀的舊柜臺、馬廄遺跡和一些維多利亞時代的裝飾細節,如雕刻的檐口和古色古香的酒架等。
店內的每個房間都經過精心修復和設計,例如在開放式廚房區域重新安裝了一個19世紀的復古櫥柜,使整個空間既能展示傳統的英國工藝,又兼具現代生活的功能性。
復古裝飾和暗色調的墻面為建筑增添了溫馨的氛圍,中庭恢復了自然采光和通風,形成一個小型庭院,充滿了綠意。
想擁有同款夢中情家,現在開始學設計還來得及。
你還有哪些珍藏的寶藏小店,歡迎分享給我們~?
作者 - 懶羊羊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