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代,有著各自的典型裝修風格:
父母輩的家:黃柜子、豬肝紅地板。
年輕人的家:一體化豎廳、網紅家具。
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只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
父母輩是選擇少,而對于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收房時就是精裝房,推翻重來花費太高,只好在盡量不超支的情況下,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縫縫補補。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冷門裝飾思路,讓你家從細節上和別人拉開差距,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拉滿。
(全程無廣,想直接看干貨的朋友可以拉到文章第二部分)
吊飾
最熟的陌生人
說到裝飾界的“氛圍組”,吊飾必須擁有姓名。
它不像家具那樣占地,也不像吊頂那么費錢,但偏偏就是那輕輕一掛,能讓整個空間瞬間“活”過來。
“吊飾”二字拆開看,就是懸掛的藝術——
既能填補空間留白,又能通過材質、造型的變化營造氛圍。
不同于傳統裝飾畫,它的三維屬性能讓空間產生層次感,尤其適合當整體裝飾的“點睛之筆”。
你可能曾經在博物館、藝術展、商場、幼兒園等公共環境偶遇過它,作為藝術裝置的一部分,或是打卡拍照的布景,或是手工活動的展示。
最近幾年每逢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很多地方的樹杈也掛上了字體吊飾,一列列散發著暖光的詩詞,為節日氛圍增色不少。
雖然吊飾在公共場景早混成了網紅,但在普通人家里,它還是個“小透明”。
乍一聽有些陌生,但其實吊飾早就是老熟人了——
過年的紅燈籠、門上當隔斷的珠簾、之前流行過的風鈴,以及國外城堡里的蠟燭吊燈,包括現在裝修時會選購的各式高顏值吊燈,都算是吊飾的一部分。
給你家
戴上“耳環”
如果把裝修過程比作是梳妝打扮,硬裝是涂抹上脂粉做好打底,軟裝是服裝的整體搭配......
——那吊飾就是“耳環”。
不搶眼,不喧賓奪主,但足夠精致,能起到1+1>2的效果。
如今的吊飾,在傳統的路子上走出了新創意。我大致地把它們分成了六種分類,挨個講講它們應該如何被運用在我們的家里。
光影類
亞克力彩片、PVC塑料片,這兩類吊飾,和光影的匹配度100%。
材質自帶的透光屬性,在晴天時會把彩虹搬進客廳,在燈光照射時會投射出絢爛的光圈,陰天時則化身微微發亮的螢火蟲。
只要有光影,這類型的吊飾就被賦予了生命。
圖源: @YirAn怡然、@十六呢-
因此,它們更適合被掛在能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比如陽臺,或者窗邊。
除此之外,掛在射燈、臺燈等人工燈源的附近,也會形成曼妙的光影。
市面上有不少光影類吊飾的成品,或是材料包,制作起來都不困難,價格也不高,屬于小成本升級家的顏值。
不用追求復雜設計,簡單款式也會給你驚喜——畢竟光線才是最好的免費設計師。
圖源:@沉迷學習的西蘭花、某寶
簡約類
大多數動態平衡款的吊飾,都是簡約類的,帶著微微克制的理性感,塑造出高知有品的氛圍。
常見的有啞光金屬環嵌套組合、原木幾何切片懸垂陣列,或是磨砂玻璃球配黃銅細鏈的組合。
它們共同特點是線條干凈利落,運動軌跡可預測,像一組懸浮的立體函數圖,特別適合搭配現代簡約或侘寂風的空間。
圖源:@哈哈的家居生活
這類型的吊飾適合掛在門廊、玄關、客廳、書房角落,在一些有高低差的地方也可以掛。
比如書桌上方,或閱讀角落,人平時坐著不會碰到,看書看電影累了,抬頭時可以盯著發會兒呆,放松放松緊繃的神經。
圖源:@回村蓋房的焦豆卜、@崔斯坦坦坦
風鈴類
風鈴算是吊飾界的全能選手,既有顏值又能聽個響兒。
如今風鈴的款式、材質的進化,也甩出了傳統風鈴好幾個身位:銅片、熱縮片、果殼、竹子等小眾選手大放異彩,甚至還有腦洞清奇的人用羽毛球來做風鈴。
需要注意的是,風鈴類的吊飾相對偏重,在安全性方面要格外小心。
盡量選材質輕不尖銳的,并掛在家里不太經過的角落或窗邊,萬一掉落也不會傷到人。
圖源:@觀野Guanye、@小嘟努力向前沖沖沖
照片類
當動態平衡款的吊飾,和照片夾結合,一種名叫“斯德哥爾摩照片夾”的吊飾就出現了。
它最初是由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設計和制作,呈現出的效果像是穿越回了沖洗照片的年代,一張張定格的美好回憶,在微風中輕盈盤旋。
相比起常規的相片墻,它多了幾分靈動,更具裝飾性,替換起來也方便。
如果平時照片比較少,掛點喜歡的小畫、旅游的明信片紀念,也是不錯的選擇。
圖源:@fight、@是貓不理君
植物類
植物類吊飾的精髓,是那份隨時抬眼能見的生機感。
這幾年很火的空氣鳳梨,就是植物類吊飾的常客。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需要土壤,靠空氣中的水分和養分生存,也不用天天澆水。
除此之外,卷葉球蘭、絲葦、鋸齒曇花、情人淚、愛之蔓等也各有特色。
圖源:@B'S ODD STORE、@空想狗
養植物苦手們也不用勉強,還有一種思路提供給大家:
可以把去公園“撿秋”“撿春”時帶回的樹葉和果實,用棉線、金屬絲等材料自制成吊飾,或是直接用棉線和假枝葉做成垂柳的樣子,既有了自然氣息,也不用擔心不慎把植物養壞。
圖源:@小丸子、@PANda
節日類
除了日常布置,在過年過節想增加節日氛圍,生日想出片,或是喬遷新居時熱鬧熱鬧,可以選擇節日類的吊飾:迷你旗、小星星、塑料小球、仿真雪花等。
大規模張貼會比較費勁一些,但好在辛苦和效果成正比,再冷淡的家都會被瞬間點亮。
并且相比起其他時令性的裝飾品,吊飾就算節日過了要收起來,也因為體積小不占地,不用愁難收納。
圖源:@六柳liu、@錦心小時光
吊飾就像空間的標點符號,不需要大動干戈就能改寫家的氣質。
掌握“輕(重量)、透(光線)、動(動態)”三原則,即使裝修小白也能玩轉吊飾。
端午節就要到了,馬上裝扮起來吧!
如果你還有更多的小眾裝飾思路,或者還想看什么類型的裝飾干貨,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點擊圖片進入小程序報名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