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信大家都已經體會到了上海的寒冷,而且接下來氣溫還會進一步下降。這樣的天氣變化,使得支氣管哮喘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進入了高發時期。
什么是哮喘
哮喘,即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以氣道出現慢性炎癥反應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季節變化,夜間發作或加重,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哮喘的高發原因
一、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
中醫認為,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發作的重要原因。這些外邪侵襲人體,影響肺氣的宣發,使得津液凝結成痰,進而引發支氣管哮喘。
二、飲食不當
具有特異體質的人,常常因為飲食不當而引發哮喘。例如,食用海膻魚蟹蝦等發物,可能導致脾失健運,飲食不能正常運化,痰濁內生而病哮。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脾失健運則水液代謝失常,易生痰濕,痰濕上犯于肺,可引起咳嗽、喘息等癥狀。
三、空氣流通不暢
冬季人們往往待在室內的時間更長,空氣流通不暢,過敏原(如塵螨、花粉、霉菌孢子等)容易在室內積聚,導致空氣質量下降。這些有害物質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引發氣道炎癥反應,從而增加支氣管哮喘的發作風險。、
四、體質不強
中醫認為,腎虛是指腎精、腎氣不足,無法滋養全身。腎虛使得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外邪,從而引發哮病。此外,肺脾腎三臟不足也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的內因,三臟不足導致痰液積滯在體內,進而引發支氣管哮喘。
哮喘患者如何平穩度過寒冬?
一、保暖措施
哮喘患者應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添衣物,尤其是保護好胸部、背部和腳部,避免受寒。外出時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擋冷空氣和空氣中的污染物,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二、室內環境調節
保持溫暖和干燥:在室內保持溫暖和干燥的環境,避免受潮和過度的濕氣,有助于預防感冒和哮喘發作。空氣過于干燥也可能刺激呼吸道,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濕器或在室內放置水盆,以保持室內濕度在適宜范圍(如40%~60%)。但需要注意定期清潔加濕器,避免細菌滋生。
三、規范治療哮喘
哮喘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規范化管理。患者應在呼吸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相應藥物去控制哮喘,按時服用不可擅自減藥、停藥,并隨身攜帶急救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四、避免接觸過敏原
盡量減少去人流量過多、環境密閉的地方。定期更換床上用品,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塵螨和細菌的滋生。避免接觸過敏原,如塵螨、花粉、二手煙、寵物皮毛等。
五、提高免疫力
針對哮喘患者肺、脾、腎虧虛,尤以腎虛為主,脾腎陽虛,腎精不足的情況,膏方以扶正補虛,重點為補腎為優勢,主要從溫陽補腎、填精,健脾補肺方面進行調治。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加入一些止咳平喘、溫陽通竅,具有抗過敏作用對癥的中藥,標本兼治,整體調治。從而使鼻炎、過敏性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或發作減少,癥狀減輕。
泰坤堂特邀專家
石克華
膏方門診時間:11月28日上午
在線掛號,優先看診
簡介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上海市中醫醫院肺病科(呼吸科)科主任,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呼吸專業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上海市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高級研修班,師從名中醫吳銀根教授。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首屆杰出女中醫師獎,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優秀科主任,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杰出專科醫師獎”等榮譽。
兼任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熱病分會副會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作為項目第一負責人主持國家中管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健委等10余項課題研究,并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曾獲省級、廳局級科研成果獎6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SCI論文3篇。主編及副主編著作5部。
擅長:哮喘、慢阻肺、間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肺部結節、肺癌、胸腔積液、慢性咳嗽、結核性疾病,及其它肺部疑難疾病、內科疾病。尤其擅長膏方調治肺系疾病及其它內科疾病。
公眾號上回復
“石克華+看診人姓名+手機號+
開方日期+膏方”
即可預約掛號
或點擊閱讀全文,在線預約
*點亮在看,為健康點個贊!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