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瞬之間,就從龍頭滑到了龍尾。
不僅夜里,就連白天的風(fēng)吹在身上,也帶著一絲涼意。
我那傳統(tǒng)的中國胃告訴我——該吃點熱乎的了。
“貼秋膘”三個字,也許是可以小小放縱一下的理由,也許是正兒八經(jīng)的養(yǎng)生指南。
進(jìn)入秋冬季節(jié),溫補驅(qū)寒的羊肉更是老饕們食補的首選。
這鍋“咕嚕咕?!泵爸鵁釟獾娜鉁珓傄簧献?,便勾得人嘴饞。
但懂吃的老饕此時一般不會急著動筷,因為鍋中的羊肉還需得溫吞地?zé)跎弦粫鸥榆洜€入味。
短暫的等待里,不妨先拿配菜打個底。
△玉米
△腐竹
△時蔬
番茄、玉米和腐竹等時蔬吸飽了鮮美的羊湯,同時也盡數(shù)將各自風(fēng)味散入湯中,浸潤了羊肉的每一絲縫隙。
而經(jīng)過文火慢煮的羊肉,濃香的滋味得到沉淀,連皮帶筋的則最是肥美,可以說是秋冬季節(jié)里極為熨帖的一口。
鮮而不膻、肥而不膩,便是對它最大的褒獎。
*本品含有當(dāng)歸,孕婦不建議食用
當(dāng)歸和牛肉的搭配,散寒開胃,是不少人從小吃到大的經(jīng)典湯品之一。
雖屬家常,要煮得美味卻不容易。
“牛骨髓中的精華都被熬煮出來,湯頭才會暖胃又滋補。”
當(dāng)歸、熟地等滋補藥膳入湯,和牛骨一起每日現(xiàn)熬至少4-5小時以上,再下入牛腩、牛筋等新鮮好肉,一鍋溫補的牛肉湯才算成了。
光是喝湯已足夠滿足,加入菌菇、蟲草花和時蔬則更加清爽提鮮。
輕輕吹開碗口的熱氣,飲熱湯、啖嫩肉,秋冬時節(jié)獨有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了。
*本品含有當(dāng)歸,孕婦不建議食用
除了牛羊肉外,枸杞葉湯于閩南人而言也是養(yǎng)生靚湯的不錯選擇。
肥瘦相間的豬肉絞打成肉泥,嚼勁和油脂香都有所保留。
吊出來的高湯清澈,和枸杞葉的清爽相輔相成。
適量的花旗參滋陰補氣,它的加入不僅平添一份獨特的風(fēng)味,也讓整盅肉湯更加鮮美,十分適合氣溫大起大落落落落落的秋冬時節(jié)。
*檳榔店僅供應(yīng)大份,其余店均供應(yīng)小份燉盅。
沸騰的熱湯固然暖身暖胃,冒著熱氣的下飯菜更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每次來傲客夜食吃飯,很難不點烤魚。
天氣一冷就想吃點熱乎的,香辣烤江團(tuán)正中我們一行人的喜好。
△萵筍
△土豆
△魔芋結(jié)
配菜可以任選三樣,我們比較偏愛萵筍、魔芋結(jié)、土豆。
萵筍脆嫩、魔芋結(jié)爽滑,炸得外酥里糯的大塊狼牙土豆更是迅速被瓜分干凈。(吃土豆小貼士:浸在湯中煮一會更入味!)
魚肉新鮮,小心夾起一塊,肥美的魚皮包裹著蒜瓣肉,往下滴答冒著香氣的湯汁,恨不得來上兩碗米飯才能滿足。
*不吃辣的朋友也可選擇鮮烤江團(tuán)哦!
大魚大肉吃得多了,口味也需得返璞歸真一回。
“這就是小時候阿嬤煮的味道?!?/p>
一鍋熱騰騰的芋頭煲,不知勾起了多少閩南孩子的童年記憶。
加入魷魚干和干貝吊制的濃郁鮮湯,撒上一勺靈魂蔥頭油,激發(fā)出濃濃的香味。
檳榔芋切成粗條,小火耐心煲煮至極其松粉軟爛,舀一大勺連湯帶料的澆在米飯上,最令人懷念的古早味便是如此簡單卻又令人欲罷不能。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p>
潮汕孩子從小吃到大的酸菜炒飯,不僅開胃,有時還比白米飯來得更有魅力。
一碗優(yōu)秀的炒飯,講究的就是油大料足、火猛飯干。
切得均勻細(xì)碎的酸菜和鮮牛肉炒香,再用旺火翻炒,如此才能將米飯炒得粒粒分明。
“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明日便是小雪了,氣溫逐漸走低。
聽著鍋中沸騰,裊裊炊煙中感受到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暖意。
一湯一飯,便足以讓幸福具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