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從戰爭中走來,也經歷過戰爭的痛苦,因此在成立之后就一直十分重視軍備力量的發展。
每年中國都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軍事力量,這也讓中國從曾經備受欺凌的國家,逐漸發展為軍事力量第三的國家。
在所有的軍事武器中,東風系列導彈備受關注。
如今國際社會紛繁復雜,雖說中國并未陷入戰爭之中,但是卻也面臨著其他國家的限制。
每每看到其他國家對我們的挑釁,便有網友調侃的稱“東風快遞,使命必達”,但只有遇到威脅國家底線的情況我們才會發射東風導彈,東風41更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
東風41可以稱之為中國的護國重器,而這款導彈不僅造價十分高昂,導彈的維護和升級更是需要資金給予支持。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個巨大的“吞金獸”,我國也必須要不遺余力的進行研發、建造。
那么發射一枚東風41需要花費多少資金呢?什么情況下東風41才會發射呢?
一、東風41國家安全的護國重器
東風41是我國研發的一種洲際彈道導彈,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陸基核導彈之一。
(信息來源:環球網)
而這種導彈的研發和部署,標志著中國在戰略核武器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也是中國國防力量發展的重要體現。
東風41號導彈的研發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已經擁有了東風-5型導彈。
雖說這種導彈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威懾力,但是其發動機的反應速度慢、機動性差,非常容易被敵方摧毀。
因此我國才會開啟東風-41的研發計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2019年東風-41導彈正式亮相,比起中國其他的導彈,東風-41具有彈頭分導再入的能力。
根據官方公布的資料能夠看到,東風-41導彈的射程已經超過了12000公里,只要中國按下發射鍵,導彈就能發射到北美、歐洲和亞太等任意一個地區。
(信息來源:新浪軍事)
其高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讓東風-41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發射準備,也讓中國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具備了有效的反擊措施。
東風-41導彈反映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體現出了中國高精尖領域的成績。
其中包括了航天技術、材料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個領域,東風-41的成功就展示了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技術激烈和創新能力。
不過這樣一個國之重器,其研發和制造的成本卻十分高昂,若是發射一枚東風-41導彈,費用就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
二、東風41昂貴的研發制造成本
東風-41的技術攻關和不斷改進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發過程屬于國家機密,我們無從得知具體的研發成本,不過有人估算過,東風-41僅在研發過程中耗費的資金就多達20億元人民幣。
這些費用不僅包括了導彈當時的設計和制造費用,更是涵蓋了大量測試和實驗時產生的費用。
每一次導彈實驗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支持,保證了導彈的可靠性。
不僅如此我國在制造方面投入的花費也十分高昂。
據統計一枚東風-41導彈的制造成本就高達35億元人民幣,其中涵蓋了導彈本體的制造、導彈燃料費用以及發射設備的使用等方面,都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銷。
導彈最大的制造成本,實際上就是導彈的本體制造。
東風-41為了確保導彈的反應速度和隱蔽性,采用了最先進的固體燃料發動機技術。
這種技術的研發和生產需要使用大量的高科技燃料,這都大大提升了導彈的本體制造成本。
除此之外導彈的燃料費用也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燃料成本正常來講會比液體燃料發動機的成本更低,但是因為東風-41號導彈為多級導彈,每一級導彈都需要大量的燃料。
加上導彈發動機采用的高強度和輕量化的發動機噴管,就進一步提升了燃料成本。
東風-41導彈所有的研發和制造成本都非常有必要,背后不僅反映了中國在戰略防御能力方面的巨大投入,更是體現了中國武器技術領域的進步。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未來對這類武器裝備方面的投入也會有所增加。
如今憑借著東風-41號導彈,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但實際上這款導彈不僅在研發和制造上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在導彈發射和后勤支援方面也同樣需要高昂的費用給予支撐。
三、發射與后勤支援成本同樣高昂
東風-41號導彈的發射成本主要包括了發射準備、發射平臺的使用和維護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支出。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導彈的發射絕對不是倒數五個數那么簡單,而是一個非常復雜且耗時的過程。
每一次導彈發射之前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系統檢查和準備預演,這能夠確保導彈的各個部位都處于最佳狀態。
這不僅需要大量具有專業技術的人員,更是需要有專門的設備和場地給予支持,這都大大增加了東風-41號導彈的發射成本。
而東風-41號導彈主要是依靠公路機動發射系統實現發射,其具有較高的機動性和生存能力,但是卻也需要大量的發射車輛和相關設備。
據統計一輛公路機動發射車的造價就達到了5000萬美元,為了確保導彈能夠隨時發射,就必須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
不僅如此,導彈發射平臺的隱蔽性和安全性也同樣是國家考慮的重要安全因素。
東風-41號導彈是我國的國之重器,因此必須要保證導彈不會被敵方發現。
這就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資源保證發射平臺不會被敵方偵查,這也同樣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后勤支援費用也同樣是導彈發射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導彈無論是發射前還是發射后,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這其中包括了燃料運輸和裝填、發射場地的安全保障以及通信系統的維護。
東風-41導彈發射也同樣需要軍隊保駕護航,這也同樣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在導彈發射之后,相關技術人員還需要對其進行技術支持和戰術調整,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突發情況。
其中包括了發射數據的分析、對到但性能的評估以及發射系統的維護、升級,這些工作都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整體的成本。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能夠計算出的支出就多達60億元人民幣,其中更多的還是無形之中的支出,而這都對國家的經濟實力構成了嚴峻的挑戰。
不過這也讓很多網友產生了疑問,到底什么時候國家才會發射這樣一枚價格昂貴的導彈呢?
四、什么情況東風41才會發射
滿足東風-41導彈發射的條件十分苛刻,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導彈是一種戰略核武器,只有在國家面臨重大安全威脅時才會進行使用。
首先就是國家受到敵國發動和攻擊或者大規模常規軍事打擊時,中國才會以反擊手段發射東風-41導彈。
中國從不會主動對其他國家展開核打擊,而東風-41導彈發射的目的就是明確傳達威懾信號,從而迫使敵人停止攻擊,守護國家的安全。
除此之外中國在國際形勢緊張或者被其他國家進行核威脅的情況下,中國才會發射東風-41導彈。
這并非是對某一地區進行打擊,而是進行相應的軍事演習或是測試。
這樣一來也能向其他國家展示我國的武器力量,徹底打消他們對中國的敵對想法。
我國的東風-41導彈每一個核彈頭都會瞄準不同的目標,而每個核彈頭的爆炸威力都等同于數十萬噸的TNT炸彈。
一旦這些導彈命中目標就會造成巨大的沖擊波和高溫,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的核輻射,對這些地區的環境造成長達上百年的長期影響。
也正是因為核武器帶來的后果是災難性的,中國才會在使用核武器的時候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結語
如今的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也正是因為中國取得的一項又一項成績,才讓其他國家頻頻對我國展開限制和挑釁。
一直以來中國都在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些限制和挑釁,但如果觸及到中國底線的話,中國必然會通過東風41來守護我們的安全。
如今許多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國之重器,而東風41憑借著獨特的發射技術和強勁的威力在國際社會中占據一席之地。
因此即便是制造、維護成本再高,中國也會不遺余力的投入資金進行制造和升級,只有這樣才能繼續鞏固我們“最安全的國家”的稱號。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曾經那個軟弱可欺的國家,未來的中國也一定能在經濟、國防安全領域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