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中國故事
不一定非要是中國的故事
《黑神話:悟空》火了之后,天命人們意猶未盡,咂咂嘴,開始盤點手頭上期待的國產游戲。
其中最被期待的,叫《昭和米國物語》,由武漢的鈴空游戲團隊制作,故事線是“日本殖民美國”。
游戲故事設定在架空世界中:
1991年,昭和66年,日本經濟泡沫沒有破滅,反而一路狂飆,財團斥重金買下了美國德州,大力施行文化和經濟輸出,持續十年之久。
自由女神穿上和服,好萊塢改名新橫濱,金門大橋掛上日式燈籠,大胡子德州州長,宣稱自己既是牛仔也是武士……腦洞和黑洞一樣逆天,網友銳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玩家化身擁有死而復生能力的少女蝶子,為了找尋親生妹妹,騎上重型摩托,馳騁美國,踏上一場“追尋真相與復仇”的大冒險。
2022年,該游戲首支預告片發布,直接沖上熱搜。鈴空游戲CEO、武漢伢羅翔宇接受環球時報、澎湃新聞等多家主流媒體專訪。面對鏡頭,他操著一口正宗漢普說:“講中國故事,不一定非要是中國的故事。”
此后近兩年,鈴空游戲沒再露過面,直到最近才冒頭,發布第二支預告片,半個多月時間,光B站一個平臺,播放量直逼500萬。
不僅中國玩家樂呵,“重生”的日本玩家、“被殖民”的美國玩家也相當激動,一齊在評論區討論情節玩法,催游戲抓緊上線,和樂融融,世界大同。有人感嘆:中美日三國共贏,竟然是因為一部游戲。
最近,HANS獨家采訪到羅翔宇(昵稱貓老大),他告訴我們,“游戲預計2025年上線,目前進度接近80%,這個冬天,還會有更多內容釋出。”
如果《黑神話》是文化輸出,《昭和米國物語》就是文化拱火,進口轉出口,“師夷長技以制夷”。
海報上的山姆大叔頭戴頭盔,寫著“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波子汽水取代可口可樂,風靡全美,鯉魚旗隨風飄揚,FC游戲《綠色兵團》和《魂斗羅》。
各大游戲公司瞄準中華文化深挖,鈴空游戲另辟蹊徑,端出一盤主菜:重生之日本昭和猛男統治美國。
上周三,我們在武漢見到了羅翔宇。他是鈴空游戲CEO,也是團隊主創,土生土長的青山伢,畢業于武漢大學電子信息管理專業。
貓老大和他的團隊多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武漢人,成長年代中,來自歐美日本的動漫、特攝正在國內流行。
“美國總統每天六點半,雷打不動看動漫”,這個設定來自當年武漢本地電視臺,每晚六點半定時播出國外引進版動漫。
孩子們短暫接管屋里電視機的遙控權,隨意調臺。武漢一臺、二臺、教育電視臺以及湖北經視,會播放《北斗神拳》、《圣斗士星矢》等日本動漫,湖北電視臺還放過《EVA新世紀福音戰士》。
1995年起,武漢有線電視4臺開始播放卡通天地“Cartoon Network”,可以看《飛天小女警》《摩登原始人》等,臺灣腔配音的歐美動畫片。
每天晚飯后,掇個板凳坐在電視前面等,嘴巴里含著一口飯忘記嚼,都是當年武漢伢們的統一姿勢。
預告片結尾部分的人間大炮,是致敬《恐龍特急克賽號》的經典橋段:“人間大炮,一級準備!人間大炮,二級準備!人間大炮,放!”
作為當年影響最廣的動漫,“克塞號”可以說深入武漢80后DNA。
克塞號coser,乃當年奇觀之一。
“床單紙箱,直接往頭上身上招呼,從乒乓球臺起跳飛向太空,比現在喜歡奧特曼陣仗大得多。”
貓老大說,“當時我們院子里的小朋友,戴著克賽號塑料頭盔,出去買過早”,他自己更夸張,戴著去上學,至今還能回想起那悶不透氣的劣質塑料味兒。
做游戲“夾帶私貨”,看《昭和米國物語》預告片就像翻看一本武漢80后回憶錄。
留言板上,不少武漢80后熱淚盈眶,再度親歷童年,洋洋灑灑寫下幾百字評論。
聊到過去,貓老大蠻懷念,“班上同學有的看動漫、打游戲,有的愛聽日本視覺系搖滾的,搞歐美重金屬音樂的,連長輩也愛泡在迪廳里……武漢的游戲和動漫文化一直都很濃郁,跟北京上海區別不大。”
他常去前進四路和紅鋼城,前者一度被稱作武漢秋葉原,除了電腦配件,還有蠻多賣D版游戲光盤的店。
逛得多了,甚至跟老板混成好朋友,“有一次,那個老板跟我說,這里全是二手翻新機子,要買好機子我帶你去別處。”
真是實誠,天咵好了,武漢人連商業機密也可以和盤托出。
大三那年,貓老大進入業界大廠上海育碧實習,后又加入Globex studios擔任開發總監,參與了《星球大戰》等大型游戲的制作。
2011年,貓老大帶領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回到武漢自立門戶,創立鈴空游戲,為的就是能夠為所欲為、不受拘束地創作。
鈴空游戲英文名 NEKCOM Games,是日語“貓咪”和英語“公司”組合而成的生造詞。公司本部位于武漢,在日本東京、美國紐約也有工作室,走小而美路線,員工約30人,80后占多數。
|| 貓老大的個人藏品展示區,紅白機、游戲《E.T》...像一部人類電子游戲發展史。
在《昭和米國物語》爆火之前,貓老大和他的團隊已經悄咪咪地做了十幾年游戲。
2013年,鈴空游戲的處女作《臨終 重生試煉》出爐,沒過多久被索尼公司看中,現在考古還能找到蠻多媒體報道。
||鈴空游戲公司,員工休息的客廳
2015年,獲得第一筆融資后,團隊準備大展拳腳,打造自家IP,搞一波大的。
“當時,我提出了三個要求:游戲類型自己擅長且能夠駕馭、體現中國游戲開發者的特色、也容易被全球玩家接受。”
幾次頭腦風暴之后,貓老大決定帶頭作表率,“我最擅長的,就是B級片風格嘛,想在自己最擅長的風格上做到極致。”
||貓老大收藏的哥斯拉海報,整間公司像一棟「二次元痛房」
為了還原記憶,成員們特意避開了查詢資料和歷史考證,純走“印象流”“荒誕派”。
例如,日本人愛鞠躬,武士帶刀,動不動就要剖腹自盡,美國德州的人都是五大三粗的大胡子等等,這些“刻板印象”也成為游戲創作的素材和靈感來源。
2018年左右,《昭和米國物語》前期設計完成。
復古畫質,B級片美學,昭和風配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美流行文化,一通大雜燴,各種荒誕槽點,一路狂飆。
這就是《昭和米國物語》的獨特之處:不對日美文化模仿照搬,而是站在自己的視角上,重新發揮,“要的就是刻板印象和惡搞。”
近年熱門國產游戲中,《昭和米國物語》是最另類的那一個。從游戲情節、背景到玩法,隨時隨地玩抽象、搞事情。
有人形容“制作組精神狀態,仿佛全員吃了毒蘑菇”,更有甚者貼臉開大:這是游戲?倒不如說是賣梗買梗的花架子。
對于這種聲音,貓老大他們不太在意。
畢竟整部游戲有扎實的劇情,梗更像穿插其中的調味料,“我們是表面上正經實際很悶騷的人,很難一本正經地說故事,總會忍不住想要放飛。”
這些梗從生活中來,“飯后散步、喝完酒之后,都可能突發奇想,我每次都記在備忘錄里。”
與其說是玩梗,還不如說是梗追著團隊跑,畢竟大家看了那么多年動漫、特攝,近乎腌漬入味,也是時候派上用場。
悶聲搞研發的兩年,大家默默潛水,偶爾會看看網上的討論。
黑神話爆火后,各路人馬開始瘋狂催更。團隊也不慌,還是按自己節奏搞,“畢竟規模比較小,宣傳、制作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
貓老大覺得,除非游戲有了關鍵性進展,否則沒必要老出來吆喝,在玩家面前晃幾下,“游戲第一目標是讓玩家感到有趣。”
記得上小學時,流行過一陣機器人漫畫(長大才知道叫高達),爆火到全班排隊看,攢錢買主題貼紙,貼得屋里床頭柜到處都是。
原著漂洋過海,經過翻譯、拼接、刪減等系一列騷操作,現在看來簡直面目全非,依然讓當年的我們愛不釋手。
或許那些錯誤和失真,導致了刻板印象,卻也讓其變得更有魅力,是同時代人都能欣賞的魅力。
撰稿期間,游戲熱度還在上漲,各大平臺常刷到相關話題,朋友小張說,游戲圈子里聊的火熱,“國產游戲厚積薄發,好日子要來了!”
早在2022年,他就注意到了這款游戲,尤其是片頭那句:“僵尸是活在過去出不來的人,是真正的懷舊者”,一擊入魂,回憶上頭。
小時候租碟片的老店,那時候EVA還叫天鷹戰士,小區有個包機房,開在老板家客廳里,有好多臺Xbox360、PS3,五塊錢一個點,打不到通關就要下機,一款單機游戲要好幾周才能刷穿。
在預告片幾萬條留言的評論區里,感觸大抵相同:
采訪全程,貓老大都戴著墨鏡,聲音慢慢的,只有在談到游戲的時候,音量音調會嗖地升高。
工作之余,他也會去東湖逛一逛,到漢口的酒吧喝幾杯,還有每個武漢人都逃不過的事情,“外國朋友來了,陪他們爬黃鶴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