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峰回路轉!
這一幕,發生了臺戲劇性的翻轉!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1月22日報道:歐盟和中方即將在解除對中國的電動車征收關稅問題上達成協議。
歐洲國會貿易理事會主席貝恩德·郎格在最近的一次訪問中表示,“我們即將就中國能夠保證在歐盟范圍內以最低的價格供應電動車。”
恩德·郎格說,歐盟的經濟體系不僅面臨著可能依賴中國的風險,歐盟現在還處于一個復雜的價值鏈系統中。就中國而言,歐盟只在某些原材料上存在單方面依賴。這也是歐盟尋找更多供應商的原因。
這是幾個月來歐盟對華實施反傾銷措施以來最正面的新聞,也是老特勝選以來最混亂的局面,劃出了一道曙光。
為何這樣說?
一方面,電動車行業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將成為繼房地產之后的又一個主要的經濟增長點。
汽車工業為何如此重要?
經濟學家曾經指出: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系統中,汽車行業是“圣杯”。
作為一個國家的工業自豪感,它所承載的龐大的技術、產業鏈、大量的工作崗位(含額外就業)與社會福利。
中國自己生產自己中國名牌“勝出”,也就意味著歐洲汽車制造商們擔憂的他們的行業將會被淘汰出局。
這也是為什么歐盟在前不久做出的關于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征收的關稅的原因,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分別征收17%、18.8%和35.3%;。
這對于中國的電動車行業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如今,歐盟正準備廢除這項關稅,這對于中國的電動車行業以及中國的新產能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對電動車征收的關稅不僅關系重大,其背后所傳達的信息也更為重要。
有趣的是,在十月三十一日,歐洲針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反傾銷稅,才過了不到一個月,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這突如其來的轉折,讓很多人都吃了一驚,紛紛驚呼出聲!
對于這一點,郎格很坦誠:在老特成為美國總統之后,歐盟的競爭政策發生了改變,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教員早就說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這一點在歐洲人身上是一樣的。
隨著老特的上臺和內閣成員的出現,老特的“MAGA”政策若隱若現,“美國優先”的日程正在醞釀之中。
老特的意思很明顯:要實現美國的偉大,就必須先發展本國的實體經濟,然后在國外實施保護關稅,用高額的關稅來支持國內工業。
這也是與舊版本“1.0”不同的“老特2.0”:
在“1.0”時代,老特揮動關稅大棒,僅僅是想要消除貿易赤字,降低競爭對手對美產品的出口量,從而提高美國產品的銷量。
“2.0”時期,老特揮動關稅大棍,主要是想要讓美國的制造業回流,讓美國的工業重新回到國內,讓當地的工業重新煥發生機。
如此一來,“2.0”的經濟貿易戰,就不只是中國一家了,還會給歐盟、日本和韓國乃至全世界都帶來巨大的打擊。
下一步,歐盟不但要面對10%的稅率,還要向美國上繳更多的“保護費”,而且北約的國際地位也會受到威脅。
更糟糕的是,當老特卷土重來時,歐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老特現象可能并非“曇花一現”的鬧劇,而是一個更大的趨勢,并將持續更久。
正如基辛格說過的:
我認為特朗普可能是歷史上那種時不時出現的角色,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并迫使這個時代放棄它的舊有偽裝。”
在老特這頭野心勃勃、磨刀霍霍的“牛”面前,歐盟的精英們一定會憂心忡忡。
與中方類似,歐盟也不愿多線作戰,他們希望能在老特1月20號上任前、中歐關系進一步改善達成一項協議。這樣,在對抗老特的的時候,多些底氣。
我們才會提出合作,避免惡性競爭,減少新能源和光伏等產業的出口退稅。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與中國握手是合乎邏輯的,中日及中韓兩國的關系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為了對抗老特的沖擊,中方的反周期調控政策將會更加嚴厲,明年兩會結束后,很可能會有一輪新的政策出臺。
總之,危險之中,蘊含著巨大的危險!關鍵是要學會趨利避害,化危為機,化危機為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