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
???????
前兩天無意間刷到了這樣一條視頻,一個在北京一所「211」院校讀研三的女孩,因為在秋招過程中接連受挫,內心被壓抑了許久,但又不想將這種負面的情緒傳遞給身邊的人,于是選擇了在網上一吐為快。
女孩說她本科畢業于山東的一所二本院校,考研二戰才得以上岸現在就讀的這所「211」。但迄今為止,「211」這個頭銜并沒有給她帶來任何的機會,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敲門磚。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段時間陸陸續續給很多家央國企都投了簡歷,但卻連網申都通過不了。她反思過其中可能存在的種種原因,或許是因為本科院校檔次不高,或許是因為考研是二戰,或許是因為自己是一名工科的女生在體能方面存在劣勢,又或許是自己的身高不達標……
而目前更讓她感到困惑的是,她不知道一個「211」工科碩士,究竟應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求職方向,是央國企、上市公司,還是中小型企業?
就在這條視頻發出的當天上午,女孩還去參加了三大運營商之一組織的無領導面試,來求職的每一個人學歷都很好,跟她同組的甚至還有清華的博士,而她形容自己在現場弱得就像一粒石子。?????
也許是太久沒有說話,也許是本身就很內向不愛社交,總之就感覺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語言的能力,面試過程中甚至無法用一句完整流暢的話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想到這里她就非常的難過。
在沒有找工作之前,她也曾預設過自己畢業后的美好生活,在北京找一個差不多的工作、拿到戶口、父母幫忙在此買房,如此這般就可以在北京一直定居下去。
然而現實卻是參加了無數個面試,收到的全是企業反饋的各種不合適。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可能就是很普通,有一種剎那間的自我認知覺醒。
起初她的情緒還算平靜,說到后面漸漸哽咽了起來,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這個女孩壓力真的大到快要碎掉了。
評論區里有人說她長相平平,有人說她表達能力欠缺,有人說她綜合實力沒有競爭性……但這不也正是當下眾多普通大學生最真實的樣子么?
我們中絕大多數人也都只是在某一個方面能略微突出,可能是會說一點、可能是長得好看一點,可這個女孩本身擁有「211」碩士的學歷,同樣也超過了大多數。
那么當下和這個女孩一樣陷入求職困境的萬萬千千名校畢業生,又該如何調整才能拉自己一把,我覺得可能就是重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
|01 求職內卷是常態?????
坦白來說,長相、談吐、教育背景這些的確是影響面試結果的重要因素,但卻不是社會普遍性問題產生的關鍵所在。
在當下,之所以「211」學歷都無法成為就業的敲門磚,關鍵還是因為經濟形勢的整體低迷。在企業崗位縮招的大背景下,大學畢業生人數卻在逐年增加,勞動力市場供遠過于求。
《2024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單位就業比例從去年的57.6%下降到55.5%,而未就業比例則從42.4%上升到44.5%,增長了2.1%。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的碩博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3.2%,較去年下降了17%;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也僅為43.9%。即便是拿到offer比例最高的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也僅為57%。
這還是在對「私企招聘應屆生可以享受一定稅收優惠」的政策鼓勵下,以及對「國有單位應屆生招聘實行占比要求」后的結果。
所以這兩年,無論是「985」還是「211」,即便是清北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感受到的壓力之大都是 今時不同往昔。
就像這個女孩在面試三大運營商之一的崗位時遇到的那位清華博士,這般「天之驕子」一樣需要來跟「211」同臺競爭。每一個大學生都在「脫掉長衫」向下兼容,結果就是每一個崗位的競爭都在持續加劇。
在社會環境發生巨變的大背景下,個體根本無法左右,求職內卷只會無差別地傳導到每一個人身上。因此,無論是當局者還是旁觀者,都不應該對找不到工作這件事過于苛責。???
|02「降維」找工作無可避免
?????
人在一個不那么舒適的環境中,總是會更快地清醒過來,這一點也不是壞事。畢竟人越年輕,做任何事情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就越低,而對應的收獲和產出還越高。
不要好高騖遠,一味地追求大城市工作的體面、薪酬高,而忽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這種錯誤的就業觀念只會讓自己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如果你問我現階段應該怎么解決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就是「降維」向下。而且這也算是一招鮮吃遍天,沒有什么其他很好的辦法。
分享一個家里人的真實經歷吧,我以前提到過我有個表姐在北京讀的博,學校也很不錯,但專業其實比較冷門,出站后就留在了海淀的一個研究所工作。 ? ? ? ? ? ? ? ? ? ? ? ? ? ? ? ? ?
大家都知道全國教育海淀最卷,全是「考二代」,她的同事也是清北博士一抓一大把。
大概五六年前,具體時間我記不太清,很多像蘇州這樣的沿海城市給出了很不錯的人才引入政策,目的就是想要清北這樣的博士去當地的一些985大學任教,她的幾個同事就是這個時期過去的。坦率地說,他們當時就是覺得自己和孩子卷不過,才選擇離開北京,搬去蘇州這樣的城市。
后來這個政策越收越緊,我姐她們想要再過去的時候基本就沒什么機會了,先是高校層級越來越低、安家費待遇越來越差、不再解決配偶工作,接著就是地區越來越少,直到現在,如大家所看到的這樣,清北的博士就業需要跟「211」同臺競爭,還不一定競爭得過。 ? ? ? ?
但我不是說,「985」就一定要下沉到去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人在吃不上飯的情況下就應該優先考慮解決溫飽。但其實大家在學習和認知方面相比其他人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我知道一個學金融的北大學姐,就把男女關系講得很透徹,每個月廣告和付費閱讀收入都在好幾十萬。 ? ? ? ? ? ? ? ? ? ? ? ? ? ? ? ? ? ? ?
北大畢業靠這個吃飯丟人嗎?我覺得只要不違反道德法律,就不丟人。
|03家庭托舉是起點
實際上,在目前這種境況下,最容易陷入痛苦的反倒是那些把書一路讀到「天花板」的「985」「211」智商一頂一的學生。
我見過一些普通家庭出身從「985」畢業的「小鎮做題家」,后面的工作和生活反倒沒有普通人那么快樂。
人越往上走,看到的事物越多,產生的落差感就越大。是發現自己怎么努力都趕不上別人的起點,是人生怎么規劃都趕不上別人的腳步,那種來自同齡人的碾壓所帶來的焦慮讓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我們以為,考上「985」,人生無苦楚。孰不知一場隸屬家族財力與認知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首先,要祈禱全家一起選的專業最好不要太坑。倘若和預期不一致的話,后期在學校里想要轉專業簡直是天方夜譚。
其次,「985」里高手云集。我們以為精英階層家庭出來的孩子都不如我們聰明和刻苦,實際上對方不僅家庭優越,智商情商還很在線,學習好得拔尖。
他們家里不僅幫忙選好了專業,甚至還規劃了研究生、出國深造這些七八年以后的事情,而我們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這是刻苦和努力抹不平的差距。
等到大學畢業,找工作的問題就擺到了面前。精英階層的家庭是先有工作崗位,然后孩子去匹配這個崗位讀書拿學歷,但我們普通家庭的培養邏輯剛好相反,是先讀書拿學歷,再看看這個學歷能找個什么工作。
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對自己「985」畢業的孩子往往期待又很高,找個一般點的工作說不定還會覺得沒面子,畢竟因為培養出了個「985」,在親戚朋友面前也昂首挺胸的好多年。
可是這些年的就業形勢大家有目共睹,即便是「985」,工作的難找程度也是大到無法想象。但身邊有一部分同學,家里或許已經給安排完了,完全不用著急,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就好了。
我們發現已經在自己的圈子里沉到底了,父母還在人前人后吹噓我們有多厲害。
說不定還要再催催婚育,說你看看人家XXX都馬上準備要二胎了,可是衣食住行的問題都沒解決,談哪門子的婚育。說句不客氣點的話,人家條件好的看得上咱么?
所以在當下,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家庭的父母,而你的孩子又恰好非常優秀地考上了「985」「211」,你不必用自己幾十年的人生閱歷去過多地指導和干預他的人生,只需要豐盈自己的思想和觀念,至少在精神這個層面上盡可能地再托舉一把。
有的時候,父母感慨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孩子「冷漠」,不懂「感恩」,實際上是因為你們之間的認知有了巨大的差距,已經難以理解彼此和有效溝通了。
|04 平凡和普通才是大多數?
倘若「小鎮做題家」們一直沒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家庭的理解,也請不要沉浸于失望中難以自拔,因為平凡和普通才是世界的大多數。
別再苛責他人,跟自己的出身和解、跟父母和解、跟過去的經歷和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因為見過更大的世面,可以考慮自己究竟要為什么而活。
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用刷題、服從、媚俗換來的「985」是否真的值得。究竟什么是愛,以及如何愛自己,你的耐心、熱情又應該付給誰。如果感到不快樂,那么就讓道德綁架的工具統統失靈。
這么多年,美劇《Shameless》一直被很多觀眾稱作是最棒的家庭劇之一,它用了十一季一以貫之地表達了一個觀點:家是靠愛維系的,作為成年人,你依然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命運可以詭異得像一只瘋狗,但只要勇敢承擔后果,你就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在人類偉大的悲劇中,極少有真正的死亡出現。死亡太平淡無奇了,不配出現在劇情中。死亡是無趣的。而活著,才是真正的戲劇,真正的教室,上著一堂又一堂人生的課程。
或許劇中那個混蛋了一輩子的老頭Frank才是對的, 他辜負了所有人,但唯獨沒有辜負自己。
(圖/《小森林 冬春篇》)
小雪過后,冬天才剛剛開始,要從容地面對人生的風雪。
最后,歡迎掃碼加入「知趣同學」的知識星球,這是「知趣同學和她的朋友們」一起聊天的小密圈。
星球關注互聯網、職場與青年生活,底層價值邏輯是真誠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見解、思維,利他利己,共同成長。助力「高線城市、高學歷、高收入、高認知」的新中產一代,結識同好、解決問題、提升認知,在全球經濟下行期,依然可以找到新的人生自洽方法論。
互聯網行業 當代青年 中產家庭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