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醫大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成功獨立完成了一例具有突破性的高難度手術——為飽受“歪脖子”病痛折磨的痙攣性斜頸患者陳師傅實施了改良Foerster-Dandy手術。此手術不僅是安慶市首例針對痙攣性斜頸的改良Foerster-Dandy術式應用,更標志著醫院神經外科在治療此類復雜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陳師傅是一位曾經的車技高超的大貨車司機,因患上痙攣性斜頸,頸部不受控制地右旋,導致日常生活和工作均受到嚴重影響,甚至連基本的進食都變得困難。兩年來,他四處求醫,藥物治療雖從未間斷,但病情卻未見好轉,生活和工作陷入了無盡的困擾之中。
在全面評估陳師傅的病情,并與家屬進行了深入溝通后,神經外科團隊決定采用改良Foerster-Dandy手術為其進行治療,手術由倪永豐主任醫師、林斌斌主治醫師實施。該術式是一項極為精細的手術,需要從頸部密集的神經叢中精準識別并切斷引發痙攣的特定神經。這一過程猶如在繁復的織錦中細心挑揀每一根絲線,手術中每一步都需要精雕細琢。手術在顯微鏡下順利完成,術后陳師傅痙攣癥狀得到完全緩解,目前恢復狀況良好,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效果表示高度滿意。
據倪永豐主任醫師介紹,痙攣性斜頸(Spasmodic Torticollis, ST)是一種由中樞神經異常沖動引起的頸部肌群陣發性不自主收縮疾病,導致頭頸部向一側痙攣性傾斜扭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該病年發病率約為1.2/10萬,無性別差異,多發于成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30~40歲。癥狀嚴重時,患者幾乎完全喪失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并常伴有嚴重的抑郁和焦慮情緒,因此被早期學者稱為“比死還痛苦的疾病”。
在治療方面,ST的外科手術方法多樣,包括立體定向腦深部結構毀損術、腦深部電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部分頸肌切斷術以及Foerster-Dandy手術等。然而,由于ST患者痙攣多累及雙側頸部肌肉,單側核團毀損術效果有限,且雙側核團毀損術可能導致構音障礙和吞咽困難,因此應用需謹慎。
改良Foerster-Dandy手術作為治療嚴重難治性ST的經典外科手術方法,其療效得到了廣泛認可。倪主任強調,手術時機和指征的把握至關重要,需嚴格排除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近期接受過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治療、伴有全身性肌張力障礙、精神性疾病、遲發型運動障礙或嚴重頸椎疾病的患者,以及病程較短或痙攣狀態尚不穩定的患者。術前輔助檢查同樣重要,包括頸椎X線片、CT或MRI檢查以及枕頸肩肌電圖檢查,以確定痙攣的主要責任肌肉。
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不僅為陳師傅帶來了新生,也標志著安醫大附屬安慶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周圍神經亞專業已逐漸成熟。林斌斌主治醫師從中日友好醫院深造歸來,填補技術空白,率先在安慶地區成功開展各類周圍神經疾病的手術診療,包括: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尿毒癥、透析、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卡壓;周圍神經腫瘤;面癱的手術治療;各種痙攣狀態的手術治療;頑固性偏頭痛的外科治療;慢性意識障礙的昏迷促醒等。未來,醫院神經外科將繼續深耕周圍神經領域,不斷拓寬神經外科的疾病譜,為更多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