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職業哭靈人,聽著就晦氣,這錢普通人真掙不來?!?/strong>
雖說職業無貴賤,只要能掙錢,可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常年與死人、白事兒打交道?
但偏偏李美珍一干就是24年,哭靈的價格也從70一場漲到了3000一場。
很多看不慣她的人總是背后議論她“連死人的錢也不放過”,可當她靠哭靈給兩個兒子買房,日子也越過越好后,所有的質疑聲都消失了。
時至今日大家只是不理解,她一個女人為什么會走上哭靈這條路?又是什么支撐她走了這么多年?
悲慘的前半生
李美珍出生于福建長樂的農村家庭,有8個兄弟姐妹,能吃飽飯已經非常不容易。
她的父親為了能讓女兒高嫁,跑到武漢打零工,硬是咬著牙送她們讀了點兒書。
但家里孩子實在是多,兩個木屋子哪能住下這么多人,一旦李美珍父親回家,李美珍連在家里打地鋪的資格都沒有了,只能跑到鄰居家的地上借住幾晚。
從小就生活在這種環境的李美珍非常自卑,她知道家里窮,從來不敢張口要任何東西。
看著身邊同學換的新衣服、騎的自行車,她心中也有羨慕,但想起家里早早嫁人的姐姐,自己還能讀個初中就已經很滿足了。
但家里的情況肯定無法供她一直讀,所以當年初中畢業之后,家里就一直給她灌輸家里窮,她讀書的錢都是借的思想。
李美珍越聽越覺得心里愧疚,所以當父親提出讓她輟學幫忙養家的時候,她沒思考多久就答應了。
可她萬萬沒想到,輟學的代價就是剛成年就被迫嫁人生子。
李美珍當時哪里明白婚姻的意義,當同村有人上門提親的時候,父親一看彩禮可以,沒經過她的同意就直接應下了這門親事。
“當年家里讓我結婚的時候,我想過反抗,可我爸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沒了希望?!?/strong>
李美珍穿著粗制的嫁衣拜堂的時候,心中想的還是父親說的那句“女的早晚都要嫁人的,更何況咱家還這么窮?!?/strong>
就這樣,剛滿18的李美珍被貧苦的家庭推進了婚姻,可婚后的生活更是所有苦難的開始。
因為家里窮,李美珍沒有嫁妝,原本的婆家的彩禮也被扣下,她自從嫁給丈夫開始就自覺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
她丈夫沒讀過書,更不認識字,但對于農村的婚嫁習俗還是了解的。
一看新媳婦空著手嫁過來,對她也就沒什么好臉色。
最開始就是用言語羞辱她不值錢,看李美珍不敢反抗之后就開始動手,后面打的多了,婆婆看到也當沒看到,任由她被打的鼻青臉腫。
其實當時李美珍很想回家給父母訴苦,可丈夫卻吼著說她是賠錢貨,娘家窮摳搜,還說自己打了這么久了,同村的怎么可能不知道。
當時李美珍太小,性格又懦弱,再加上娘家窮,她真的以為嫁人了父母就不會管她,就這樣被丈夫唬住了。
后來丈夫帶著她去廣東磚廠打工之后,家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兩人一同上班,干的也都是體力活,李美珍回家還要洗衣做飯,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可丈夫稍有不順心就打罵她。
為了不讓她出聲呼救,他會掐著李美珍的脖子,或者就用拳頭直接錘她的肚子,讓她疼的沒辦法出聲兒。
這樣的日子把李美珍折磨的生不如死,原本她以為自己生下兒子之后就會好了,可現實卻是她生下兩個兒子,還是要挨打。
那些年她一直在廣東工作,為了養孩子從未回過家也不和娘家訴苦,可婆家卻越發過分,誰去廣東探親都要諷刺罵她。
多年的忍讓早已將李美珍的精神徹底擊垮,終于在丈夫姑姑罵她像條狗之后,她再也繃不住了。
她沖向門外,拿起轉頭就往自己的頭上砸,一瞬間血流滿面,可她的手卻絲毫沒有停下動作,一下又一下,她當時真的想一死了之。
丈夫的姑姑被她的行為嚇蒙了頭,哆哆嗦嗦的不敢再動,還是丈夫怕她真的死了,慌忙將她送到了醫院。
可李美珍到醫院跟行尸走肉一般,縫針的時候那么痛,她就一聲不吭的坐在那里。
后來等丈夫去拿藥的時候,她卻突然緩過了神,不顧剛縫好的傷就搖搖晃晃的跑到車站買了票,她下定決心不論怎樣,要回家。
可她下車之后卻發現區里經濟發展,自己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
后來當她靠著記憶挨家挨戶的找到父母之后多年的委屈實在是忍不住了,抱著母親一直痛哭。
李家父母看到女兒渾身是傷的樣子直接要去和她丈夫家里拼命。
兩家當時在街上鬧得很大,自知理虧的婆家最后只好把李美珍的兩個兒子拿出來當擋箭牌,說只要不離婚,之后兒子放在李美珍這兒養,丈夫就住在廣東不回來打擾她們母子三人。
為了兒子,李美珍同意了這樣的協議,但從魔窟中逃出來的她又陷入了新的難題。
哭靈的初衷
“我看你沒有我,要怎么養活你和你兒子?!?/strong>
丈夫臨走時放下的話,一直縈繞在李美珍的心上,雖然娘家的條件比她嫁人的時候好了不少,還開了飯店,可她總不能一直在飯店打工。
她只好一邊工作,一邊尋找出路,直到有次街上辦喪事的哭喪隊引起了她的注意。
隊伍中間有一群人一眼看上去就哭的最悲痛,嘴里還不停地唱著死者生前的事跡,讓身邊的人聽著就心酸不已。
這是李美珍第一次接觸哭靈,后來她向姐姐詢問的時候才知道竟然還有職業哭靈人這樣的工作。
但當時家里的人都覺得哭靈這個工作太難,所以并沒有給她多說,反倒是讓李美珍去姐姐組織的高蹺隊學唱戲。
雖然高蹺隊也是和喪事兒打交道,但總比整天跪在人家墳前哭要好上很多,而且李美珍長得好、身段也好,去學唱戲不浪費才華。
可李美珍接觸了一段時間高蹺之后卻意外發現職業哭靈人哭的好能掙的更多,為了能掙錢,她決定去學哭靈。
當時她剛做的時候,家里人雖然不排斥,但是感覺邊哭邊唱的職業哭靈還是太難,勸她不行就還回來踩高蹺。
可沒想到,李美珍的第一次哭靈就得到了主家的滿意。
或許是因為前半生她過的太苦,看到喪主在世時自己相似的經歷,李美珍的淚就止不住的流。
她在哭靈的時候,滿懷悲痛的哭訴著喪主為了子女舍不得吃穿,吃了一輩子的苦,李美珍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家里的生活,哭的越發悲痛,嗓子都哭啞了。
而當天不知為何,天氣也因為這場喪事越發陰沉,李美珍哭聲與雨聲交織在一起,身旁的人都忍不住落淚。
這是李美珍接的第一場哭靈,原本喪主家還擔心她一個小姑娘哭不好,但沒想到最后結果卻這么戳心。
這一場,李美珍掙了70塊,但她卻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職業的哭靈人。
“我前半生過的太苦,一看到喪主那些苦難就忍不住落淚,我想幫他們最后哭一場?!?/strong>
李美珍剛接觸哭靈這一行的時候還很早,這個職業學的人更少,雖然掙的不多,但她每次都用心對待。
因為她每次在哭靈的時候都非常悲痛,很多喪主的家人都誤以為李美珍就孤身一人,家里的至親都去世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觸。
可其實她父母、婆婆都還健在,而哭靈能這么悲痛完全是因為李美珍感受力太強,再加上數十年被家暴的原因。
但事實證明,她的確是吃這一碗飯的,哭靈這個行業逐漸發展起來之后,找李美珍哭靈的人也越來越多,價格從70一場,逐漸變成了兩三百,后來上千,再到現在一場3000。
但她卻沒有因為哭靈價格高就降低質量、糊弄工作,反而為了保證質量限制了次數,一天最多接3個活。
常年哭靈讓李美珍的聲帶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就連正常說話也是啞啞的,可她卻并不在意這些,最擔心的還是怕影響到兩個兒子。
她剛做職業哭靈人的時候,就怕影響到到兒子正常的上學、生活,所以回家決口不提。
但有次雇主想找個小孩兒在喪主的墳前哭一哭滿足自己能見到孫子的愿望,為了掙錢李美珍將兒子帶到了現場。
在經歷過這件事兒之后,孩子好像得知了母親做的什么工作的,但懂事的他們卻沒有多說,更沒有為了面子阻止母親外出工作,母子三人的感情也因此越來越親密。
李美珍掙到錢后對兒子也越來越大方,市面上新興的東西只要兒子想要,她都會滿足。
這兩年她還給兒子在東莞買了婚房,娘家蓋新房她也出了很大的力。
雖然常年哭靈給她的聲帶、膝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李美珍卻甘之若飴。
其實職業哭靈人這個職業現在也不被很多人認可,在大眾的觀念中,自己的親人自己不哭靈,還要花錢找人,這根本就不算親人。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辦理喪事這個場合成年人都不太敢外泄情緒,或許正是因為職業哭靈人的存在,將死者生平的經歷都哭訴出來,大家才能借著機會流淚來悼念亡者。
或許還有人看不慣哭靈人這個職業,覺得不吉利,就連在殯儀館工作的人也有人覺得不吉利。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存在的意義,不論是遺體整容師、還是現在出現的職業伴娘、伴郎,都是大眾出于在某一場合中需要才延伸出來的職業。
如果真的只看工作體不體面,那掏糞工、環保工人、入殮師這些大家都不需要了嗎?
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其實只要靠本事、靠雙手掙錢,職業就不分什么高低貴賤,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內的娛樂人物故事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本文信源:
1、百度百科——職業哭靈人
2、新華網——職業哭喪人:見過太多生離死別
3、澎湃新聞——李美珍職業哭靈人自述:曾遭十年家暴所以哭得真切,哭一場賺三千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