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到“入殮師”三個字,臉色可能都會忍不住變一下。
隨后,腦子里冒出來的,都是冰冷的遺體、令人避之不及的死亡,還有避諱不談的晦氣。
但在吳津娜的世界里,這份職業,從來不是陰冷的,而是有溫暖的。
她說,入殮不是終點,而是一種體面的愛,是活人對故人的最后一次表達敬意。
吳津娜19歲入行,到現在干了快20年,別人避之不及的為死者擦身和為死者畫妝,成了她每日的例行工作。
她手下的每一具遺體,都像是她親人一樣對待。
用溫水為其洗凈身體,輕輕敷上面膜,再精心描畫妝容,直到臉上泛起溫柔的光澤,仿佛只是熟睡。
吳津娜小時候的夢想,其實是當一名體育教練,她愛動、陽光、和“死亡”八竿子打不著。
12歲那年,她最親的姨媽出了車禍,不幸身亡。
她哭著求父母想見姨媽最后一面,卻被拒絕了,原因是,姨媽遭遇重創,面部已經完全變形,怕孩子嚇壞。
那一刻,她心里種下了一個永遠也彌補不了的遺憾。
到了中考前夕,吳津娜得知有一所學校專門開設了殯葬專業,她主動報了名。
她想,如果不能見姨媽最后一面,那就換一種方式,把“最后一面”留給別人。
起初,家里人是反對的,尤其母親,說得直白:“女孩子干嘛去碰死人,多晦氣!”
但她執意要走這條路,關鍵時刻,爺爺主動站出來支持她,說:“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就這樣,吳津娜走上了這個行業。
可真正入行后,吳津娜才知道,這份職業不僅冷門,背后還有很多歧視。
她實習時住家里,有一次家里祭祖,她不小心撿起供桌掉落的蘋果放回去,結果下一秒母親又悄悄換了一顆。
她問:“為什么?”母親回避了,吳津娜一下就明白了,母親是嫌她的手碰過死人,覺得“不干凈”了。
親戚也一樣,見她總是帶著異樣的眼光,她送的禮物被人扔掉,婚禮也從不敢參加,連她自己都避免和朋友握手,就怕對方心里疙瘩。
但她沒怨過誰,她說:“這是文化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
所以,她一邊忍受誤解,一邊苦練本事。
她的想法很簡單:哪怕別人一開始不理解你,但只要你夠專業,總有一天他們會尊重你。
她的機會來得不算早,但來了就抓住了。
19歲那年,她考上了前往日本學習的專業培訓項目,學的是故人沐浴。
這是一種比單純遺體化妝更精細、更有儀式感的服務,先洗凈身體,再修復遺容,最后穿戴整齊。
說白了,就是讓人走得體面。
但這行的門檻不低,日本的標準極為嚴格。她第一次上手操作,一不小心扯掉了一位老人一撮頭發,被師傅當場罵下臺。
那天她哭得很厲害,但哭完繼續學。
有一次,一位初中女生車禍離世,家屬想讓她恢復成生前模樣。
可是遺體面目全非,修復難度極高,但吳津娜沒有放棄,她一邊播放女孩生前最愛的音樂,一邊用8個小時修復拼骨,直到家屬說:“可以了!”。
鄰居老太太甚至震驚到說:“這是我見過最不像遺體的遺體。”
那一刻,吳津娜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意義,不是處理死亡,而是修補人間未竟的溫柔。
2013年,吳津娜回國,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主營故人沐浴服務。
她知道,中國人對這個行業的接受度還很低,可她也知道,越是被誤解的領域,越需要有人站出來證明它的價值。
吳津娜親自上陣,給員工演示每一個步驟,洗臉要用毛巾遮住耳朵防水;洗腳要雙腿交叉保護隱私,操作中任何環節都要輕柔,不可敷衍。
她甚至自己做“模特”讓員工練手,光是測試洗發水就做了200多次。
為了讓逝者的皮膚不那么蒼白,她找到一種特殊面膜,搭配自己研發的化妝技法,讓許多原本瘀血斑斑的臉,恢復成溫潤柔和的模樣。
她的努力換來了信任,也換來了尊重。
有一次,一位親屬特意穿著防護服來“參觀”,像是進實驗室一樣全副武裝。
可當看到工作室干凈整潔的樣子,他愣住了:“你們這,居然這么明亮?”
其實,吳津娜從來沒有責怪任何人,她知道這份職業的標簽太重,但她愿意一點點把它洗干凈。
她說:“人活著靠衣裳,人走了也該有體面。”
現在,吳津娜已是國內“故人沐浴”領域公認的先行者。
她把“故人沐浴”當成一種告別的儀式,而不是冷冰冰的技術活。
在她的公司里,家屬可以在一旁陪伴,也可以親自幫逝者擦臉、換衣服、系扣子。
她說,這些舉動能幫助親人接受事實,也讓告別更完整。
2018年,她挺著六個月的身孕上節目。
主持人問她:“懷孕了還做這份工作,你不怕影響孩子?”
吳津娜說:“我很自信,因為我知道我做的是善事。”
這份自信不是虛張聲勢,是用成千上萬次的“最后一程”打磨出來的。
她不怕被誤解,不怕被質疑,甚至不怕自己孩子將來被人說三道四。
因為她知道,比起別人怎么看,更重要的是讓逝者如何走。
她常說:“人出生時,有父母為你擦洗身子,人離世時,應該也有人,為你最后一次洗凈疲憊。”
很多人認為,她是在給死人洗澡,其實,她洗的,是親人放不下的那份心,是活著的人那一點點遺憾和愧疚。
她讓死亡不那么突兀,讓離別多一點緩沖。
我們總是害怕談死,可死亡從不等人。
吳津娜的存在,就是在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維度的愛。
她用一雙溫暖的手,替無數人實現了那句遺憾未說出口的“再見”。
也許她只是個普通的入殮師,但她做的事,比很多活著的人都重要,她讓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幕,不再是冰冷和恐懼,而是愛與體面。
她在用生命的另一端,溫柔撐起尊嚴的最后一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