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恢復土葬,農村的火葬更浪費資源,順應自然才是歸宿。
在農村搞火葬不僅不能節約資源,還會造成更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什么是民族風情?就是應該尊重當地的一種生產生活習慣,比如嫁娶喪葬等之類!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事件,泌陽某地農村要建一所火葬場,頂著40度的高溫,村民都紛紛站了出來反對在當地建火葬場。這顯然是沒有經過當地村民的同意,既然那么多人反對,為什么還非建不可呢?這顯然是一種力量的博弈,在農村真的需要火葬嗎?
我參加過城市的葬禮,他們是事先買好的墓地,只有很小的一個地方,沒有辦法放得下一個大大的棺槨。可在我們農村就不一樣了?火葬只是多了一道程序而已,在這道程序當中又會有多少人受益呢?下葬是與原來的土葬一模一樣的。
農村的火葬,不僅浪費了更多的資源,更違背了大自然的自然規律。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生老病死就是大自然的規律,人也是從無到到有,在從有到無的一個自然過程,所以我們在農村根本看不到有那么多的墳頭出現,兩輩或者兩輩人以上,自家的墳頭自然又成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一位剛要離世的老人,就問自己的子女,火葬疼不疼?這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問出的話題,哪一個孩子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長輩死無全尸,這是很忌諱人的一件事情,不過沒辦法,你要是敢偷偷埋了!那后果會更難看,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順應自然,沒有順應人的生活習俗,順應大自然才是最終的歸宿,逆自然而行著最終將會成為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