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金泰
導語: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無論是產業規模、技術迭代,還是國內外市場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對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有力支撐雙碳目標的實現。但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出現了無序競爭加劇、市場波動調整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光伏制造行業規范管理,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同時印發了《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管理辦法》),旨在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
2024年本《規范條件》主要有哪些修訂內容?
《規范條件》自2013年發布以來,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進行修訂,在技術指標、產能利用、生產能耗等方面提出要求, 2024年本《規范條件》從生產布局與項目設立、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環境保護、質量管理和知識產權、安全生產和社會責任七個方面提出新要求,與2021年本相比較修訂內容歸納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技術指標要求。增加了N型電池、組件等產品相關要求,將新建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平均效率指標分別由23%、20%提升至新建P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于26%、23.1%。
二是加強質量管理和知識產權保護。強調產品高可靠、長壽命要求,將工藝及材料質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增加可靠性試驗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新增“研發生產的產品應符合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且近三年未出現被專利執法機構裁定的侵權行為”等相關要求。
三是強化綠色制造和環境保護要求。增加光伏產品碳足跡核算等要求,鼓勵企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等認證,引導產業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強化企業生產過程綠色化要求,鼓勵企業參與光伏行業綠色低碳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引導企業開展光伏產品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四是提高資本金比例要求。提高硅片、電池、組件等全產業鏈新建和改擴建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將“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修改為“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
2024年新規將對光伏行業產生怎樣影響?
《規范條件(2024年本)》的發布,旨在通過技術指標、產能利用、生產能耗等方面的要求,促進光伏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光伏行業將進入高水平賽道
新規提高了技術指標要求,綜合考慮了行業先進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情況。例如,新建P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電池、組件效率則不低于26%、23.1%。當前主流N型TOPCon平均效率為25%,此次修訂規定新建N型電池效率不低于26%,在TOPCon電池28.7%的理論極限效率下,26%是一個門檻。業內普遍認為,在20%的基礎上,電池轉換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為下游電站節約5%以上的成本。但效率提升本身是非常困難的,從2017年開始,主流的P型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也只是從20.5%左右上升到23.5%左右,已經接近P型電池的效率理論極限24.5%。
?我國自本世紀初進入光伏行業以來,從“兩頭在外”做起,目前不但實現全產業鏈技術上的自主可控,而且從上游的硅料到下游的組件,基本壟斷了全球整個行業體系中85%以上的產能,光伏發電成本一降再降,一卷再卷,除了中國龍頭企業,基本已無別國企業有能力在技術和規模兩方面跟上節奏。2022年11月19日,中國光伏巨頭隆基綠能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HJT)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6.81%,這是繼2017年日本公司創造單結晶硅電池效率紀錄26.7%以來的最新世界紀錄。這不僅關乎技術攻關和國家榮譽,甚至可能影響整個世界的能源供需格局。“世界太陽能之父”、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表示,26.81%的電池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不分技術路線。
新規通過大幅度提高新建電池項目門檻,減少光伏企業單純為擴大產能而設立的低端光伏制造項目,將有效遏制低水平產能的重復建設,淘汰落后產能,從而治理市場無序低價競爭的現狀。技術指標的提高,同時將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我國光伏產業推向高水平的新賽道。
新規首次提出知識產權保護,強調產品高可靠、長壽命的要求,將工藝及材料質保期由10年提升至12年,增加了可靠性試驗要求。鼓勵企業加強知識產權開發、應用和保護,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確保研發生產的產品符合法律規定,并且近三年內未出現侵權行為。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整個行業的質量和創新能力。
光伏產品更加綠色,標注碳足跡
隨著我們國家從能耗雙控轉向排放雙控,對資源綜合利用和能耗水平要求進一步加強,新規對光伏制造企業生產過程增加了光伏產品碳足跡核算等要求,在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生產環節的綜合電耗要求全面提升,對各環節的耗水量要求也進一步趨嚴。比如新規要求新建多晶硅項目還原電耗小于44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小于57千瓦時/千克,較2021年版本的50千瓦時/千克和70千瓦時/千克分別下降12%和18.6%。存量項目要求綜合電耗小于57千瓦時/千克,這對部分高能耗的光伏生產企業帶來一定的影響,迫使企業必須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對存量和新建項目進行充分的工藝和技術攻關,優化能源管理結構,加速了存量產能出清,引導企業開展光伏產品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產業鏈供需結構將逐步得到有效優化。
新規鼓勵光伏企業開展ESG信息披露工作,這對國際市場非常重要。隨著歐盟推出碳關稅,海外客戶更加看重綠色生產過程和社會環境治理理念,新增條款有助于我國光伏企業進一步完善生產管理體系、認證體系和信披體系的建設,提升企業國際市場綜合競爭力。
提高資本金比例,避免無序競爭
新規要求提高了光伏企業項目建設資本金比例,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都為30%,比2021年本提高了10%。每年用于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于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這一組合拳不僅降低了企業資金杠桿,有助于控制企業產能擴張,避免市場價格內卷,同時能夠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創新能力,提高產品品質,避免同質產品無序競爭,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進一步促進光伏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申請《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2024年本《規范條件》適用于我國境內所有類型的光伏制造企業,主要指為光伏用多晶硅、硅棒、硅錠、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等制造行業。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經企業自愿申報、省級主管部門推薦、專家復核、現場核實等程序,工信部將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予以公告。
擬申請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在我國境內依法注冊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太陽能光伏產品獨立生產、供應和售后服務能力;具有應用于主營業務并實現產業化的核心專利,研發生產的產品應符合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且近三年未出現被專利執法機構裁定的侵權行為;每年用于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于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鼓勵企業取得省級以上獨立研發機構、技術中心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申報符合規范名單時上一年實際產量不低于上一年實際產能的50%。近兩年內生產銷售的光伏產品未因自身質量問題引發較大及以上火災事故。被撤銷公告的企業,自被撤銷公告之日起,其申報材料兩年內不予受理。
通過工信部《規范條件》審核公告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會得到各地方政府的優先支持,同時也是獲得出口退稅、銀行信貸的重要依據。截至2023年底,工信部累計公告了十二批共329家光伏行業規范企業名單,涵蓋光伏制造業主要環節60%以上骨干企業,有效促進了行業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工信部發布的2024年本新規,緊貼光伏產業國內外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提高了行業技術標準,加強了質量管理,強化了環保和綠色制造的要求,并通過提高項目資本金比例來控制產能擴張,倒逼落后產能加快退出,降低行業“內卷”,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引領我國光伏行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方向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本內容為《中國科技投資》雜志社原創作品,《中國科技投資》雜志社擁有包括復制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等在內的完整著作權。未經《中國科技投資》雜志社授權,任何個人、組織不得以任何形式(如復制、傳播、改編、轉載等)對文章進行使用,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