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寒武紀等高位股票調入上證50指數引發市場激烈的爭論。
截至目前,寒武紀今年累計上漲超300%,如果從2022年低點算起,累計漲幅更是超過了10倍,目前市值超2300億元。除寒武紀外,賽力斯、洛陽鉬業等股價刷新歷史新高的股票也被高調調入上證50指數。而走勢相對弱勢的老牌龍頭公司片仔癀、兆易創新被調出指數。
從定義來看,上證50投資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
如果簡單以調整日附近市值前50作為調整規則,是否符合上述定義?
另外,這樣的調整方法是不是追漲殺跌?
如果短期某支股票連續大漲被調入,算不算簡單地追逐熱點,是否能算做理性的行為?
回顧上證50指數的走勢,即使不能說永遠年輕,但走勢確實是差強人意,而這種每次調入階段性大漲的公司、調出階段性低位的公司,或許與其走勢有一定的關系。
大漲的股票被追高調入,很可能意味著巔峰的到來,如果隨后開啟漫長的下跌之路,等到下次指數調整時,由于陰跌不止、市值持續降低被調出,就相當于完成了一次追漲殺跌的操作。
這種僅根據市值被動操作對基金持有人是不是不負責任?
目前,從散戶到機構,都在質疑這種看似非理性的行為。
如果指數的調整不能反映市場的整體狀況和發展趨勢,這種制度或許需要好好優化一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