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潤·南通紫瑯湖未來產業發展大會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吸引了來自各地400余名科技精英、行業領袖和投資專家,共同聚焦未來產業發展,攜手探索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新路徑。
會上,胡潤研究院攜手南通創新區重磅發布了“2024南通紫瑯湖·胡潤U35中國創業先鋒”榜單。紙貴科技副總裁易曉春以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2024胡潤U35中國創業先鋒榜,成為南通地區三位上榜企業家之一。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與胡潤集團創始人兼首席調研官胡潤共同為創業先鋒頒獎。
紙貴科技
紙貴科技取名源自典故“洛陽紙貴”,最早以版權存證起家,2016年7月在西安成立。之后專注于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并以技術為依托,探索更多產業場景。
《晉書?左思傳》有云:“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時過境遷,隨著互聯網的異軍突起,文人騷客們也不只是潑墨揮毫于宣紙之上了,網絡成了最大的平臺。然而,有人才華橫溢,就有人坐享其成,除了文學,音樂、軟件、影視等領域的盜版侵權問題也愈加嚴重。那么如何在這個互聯網高效和多媒體原創的時代有效保護個人知識版權,就成為了創作者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作為站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前端的大學生團體的一員,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在讀學生唐凌和他的團隊于2016年3月創辦了“紙貴”這一包括版權登記、快速維權及法律咨詢在內的互聯網版權服務平臺。
自該平臺創立以來,僅用時兩個月便完成了陜西省版權局一年的登記量,如今登記作品已有9000多份,數據庫儲量達450多萬,注冊人數超過600人。今年8月,我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授權并委托互聯網版權服務平臺“紙貴”,將自己13部文學作品做了版權登記。還有《武媚娘傳奇》的編劇潘樸、喜馬拉雅電臺的副總裁李海波也相繼成為了“紙貴”的用戶。
找到行業痛點,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解決。在與傳統版權行業的競爭中獲取優勢從而重新設定游戲規則,這是“紙貴”正在做的事,也是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2020年,區塊鏈行業迎來“小陽春”,紙貴科技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場景優勢,逐步駛入國家級區塊鏈新基建的建設運營賽道。
互聯網技術發展催生了大量數據,但這些虛擬生產要素各分各家,缺少權威的匯總與管理。在此背景下,由工信部指導支持、中國信通院牽頭建設的國家級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星火·鏈網”應運而生。如果說數據是一輛輛列車,“星火·鏈網”就好比供數據流轉的高鐵網絡,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載體。
紙貴科技早在“星火·鏈網”技術論證階段就參與其中,并在多個節點搭建中發揮重要作用。隨后,公司又化身“生態伙伴”,領銜江蘇昆山、安徽繁昌、山西壺關等多座城市的骨干節點運營。目前,“星火·鏈網”已在國內形成多地域覆蓋、多行業滲透的生態網絡,建設了12個超級節點及60余個骨干節點。作為核心生態合作伙伴和首批骨干節點技術供應商,紙貴科技在整個星火生態中處于領先地位。
易曉春
紙貴科技目前團隊規模達百余人,核心成員擁有ibm、阿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平安科技、清華大學、西安交大、哥倫比亞大學等知名企業和高校的工作與學術背景,技術團隊源自超級賬本fabric項目工作組核心開發者,具有豐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和應用研發經驗。
今年7月,在成立8周年之際,紙貴科技總部正式從西安遷入南通創新區,上海研發中心也隨之搬遷。
易曉春作為紙貴科技團隊的一員,與企業總部一起正式遷入南通創新區。
34歲的易曉春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動化系,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引領紙貴科技在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帶領團隊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產品,并成功應用于新基建、政務、金融等多個領域,有效推動了眾多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紙貴科技以強技術背景的人才團隊為支撐,背靠三大“區塊鏈+”實驗室及兩大研究中心,致力于為地方政府搭建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數字底座。同時,依托“星火·鏈網”現有基礎,公司還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底層產品,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再生資源領域、數字文旅領域均有較好的項目落地實踐。
今年,紙貴科技又確立了大模型垂直領域應用和數據要素開發運營兩大創新業務方向。其技術團隊擁有豐富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和應用研發經驗,將繼續緊跟國家戰略、緊貼用戶需求,不斷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重點企業等搭建區塊鏈底層技術并提供垂直行業解決方案。
易曉春副總裁表示:“非常榮幸能夠與眾多優秀的年輕創業者一同上榜,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認可,更是對紙貴科技八年來整體發展成果和社會貢獻的肯定。希望更多年輕創業者投身到創新創業的浪潮中,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紙貴科技將在易曉春副總裁等高管團隊的帶領下,充分發揮南通總部和各地分支機構的區域優勢,聚焦于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區塊鏈、大數據、AI大模型等新興技術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賦能更多產業數字化發展。
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正加快向各領域滲透,“智改數轉網聯”成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智改數轉網聯,即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征。2024年是全省制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新一輪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三年行動計劃的謀劃之年。
錨定“基本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啟動實施全覆蓋”目標,南通高屋建瓴繪制“線路圖”:在全省率先出臺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實施診改聯動、千企提升、標桿培育、網聯賦能、生態完善五大工程;出臺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繁榮發展獎補辦法;優化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發放政策,以真金白銀鼓勵和推動企業圍繞“場景-車間-工廠-標桿企業”持續迭代……
隨著我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批又一批智能化改造領域的優秀服務商持續涌現,以先進、可靠、創新的服務,助力更多制造企業提升“智改數轉”能力,切實助力企業解決生產痛點、難點、疑點,為全市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成功招引紙貴科技,也是南通市在大力推進“智改數轉”戰略布局、促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取得的一項極具標志性與關鍵性的成果。
規劃引領、統籌推進下,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勢如破竹。近三年,全市規上企業“智改數轉網聯”覆蓋率提升至88%,657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貫標認定,數量全省第三;7家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星級評估,占全省50%;中天科技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級標準符合性評估,獲得行業最高級別認證。
當然,紙貴科技的優勢不止于 “智改數轉”,作為產業區塊鏈的引領者,紙貴科技將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推動區塊鏈、AI大模型等新興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深度應用,為中國產業區塊鏈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紙貴科技、南通日報、騰訊大秦創業頻道、江海南通、南通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