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年1853,剛剛歷經過歐洲之春大革命的羅馬教皇庇護九世,在法國軍隊的迎接下從耶路撒冷回到了羅馬城。盡管重新回到了故地,可此時歐洲的政教民間仍不穩(wěn)定,隨時有革命再爆發(fā)的隱患。
也就在這時,庇護九世,他,這一上帝忠實的仆人,從手下傳教士那里聽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耶穌他弟在清朝建國啦!”
天王誕生
公元1814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這一年,荷蘭脫離法國,瑞典與挪威分分合合。那個征戰(zhàn)歐洲各國,打的歐洲罵奶奶的男人——拿破侖,失去軍隊高層支持,被迫退位,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就此破滅。而在清朝廣東省花縣新華鎮(zhèn)福源水村一戶姓洪的家里,也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兄弟降臨世間——家里添了一名新丁。
渴望家里出一位舉人的洪父為這個孩子取名為“洪仁坤”。
洪仁坤的出身帶著一家人的期望。雖然洪家未曾經商,也不是地主,可也依舊通過父子努力勞作的方式,供給老三進行脫產讀書。一開始,洪仁坤的表現也確實對的上家里人的期望——他不過十指之齡就熟讀四書五經,對于其他古代經典也是提之便答。放到現在,多少能算得上一位天才。
不過,天才是天才,到底也是分和誰比。在洪仁坤十三歲前往縣城參童生考試后,一下就感受到世界的參差——三場考試,只過了一門縣試。科舉落榜的洪仁坤無奈之下,只能選擇回鄉(xiāng)續(xù)讀。在這一段時間,洪秀全的兩個兄長應該是已經成家娶妻,家中突然多了一口人的情況下,自然是無法供給洪仁坤繼續(xù)脫產念書。
于是,洪仁坤便開始了一邊勞作,一邊讀書的生活。在勞作讀書之余,洪仁坤也不忘憧憬未來的科舉,想要一朝及第,改變種田的命運——只可惜在之后的考試中再次失利。
兩年后,老天爺向洪仁坤拋過來一個機會——他被同學舉薦前往古寺私塾充當伴讀。這伴讀伴讀,自然就是陪人讀書的活計了。也大概是在這幾年中做出了一些成績,獲得了鄉(xiāng)里人的認可,在次年,洪仁坤又被請進私塾里當拆。就這樣,洪仁坤又一次迎來了脫產讀書的機會。
只可惜,天人作怪,被鄉(xiāng)里人都夸贊是“學識淵博”的洪仁坤,并沒有在科舉場上證明自己的實力。他在1837年的科舉考試中,再次于廣州省舉辦的府試中落選。平時都說“窮酸秀才”“窮酸秀才”,可從小被認為聰明,有才學的洪仁坤,連個窮酸秀才都沒考上。由此一來的挫敗感,自然是讓當時已經年滿25,理應該“娶個婆娘”,生娃成家的洪仁坤懊惱不已——他病了。
從府城回來后,他就生了一場長達幾十天的大病。在這些天里,洪秀全是吃不下東西,喝不下東西,只是連天發(fā)著高燒。且每當洪仁坤入睡,都會夢到同一個夢——一個白胡子老頭,朝著他伸手,讓他拯救世人,稱洪秀全是世界的希望。
也不知是否是因為夢里的白胡子老頭激勵,還是洪仁坤成功從科舉夢破碎的陰影中走出,總之在幾十天后,洪仁坤的病就自然而然地痊愈。痊愈的同時,還讓洪仁坤意外找到了一本自己在廣州府應試時收到的書籍——《勸世良言》。
基督教在中國
說起這本書,那可是真的不簡單。它由清朝有名的基督徒梁發(fā)編撰,內容,大概是中譯英了一遍基督教的《新約圣經》,將書中的事跡用中文講了出來。堪稱是我國系統(tǒng)性的,首本對《新約圣經》的編撰。
而無論是梁發(fā),還是當時啟發(fā)梁發(fā),幫助梁發(fā)完成《勸世良言》編撰的基督教信徒馬禮遜,都是新教人士。而這一派別人士,所主張的就是“解釋神權歸于人民”“去中心化”,所發(fā)揚的,正是人人都可以解讀、宣揚上帝的思想。
正是因此,這本由新教徒編撰的中國版《新約》,為之后拜上帝教的出現埋下了種種伏筆。
耶穌第二
在通讀《勸世良言》后,洪仁坤是越看,越覺得震驚。他越是細看這本書,越是覺得這本書像是說自己。這書里面的上帝耶和華,和自己夢里那個白胡子老頭,簡直是一模一樣。書里耶穌稱是上帝耶和華派下的救世主彌賽亞,那自己這也受到了上帝耶和華的“托命”,豈不也是彌賽亞,世界上的救世主了?
于是,在這一刻,洪仁坤悟了。他堅信自己就是這一時代的救世主,他將上帝奉為父親,將上一位彌賽亞耶穌奉為兄長,而自己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在世的彌賽亞。那這身份悟到了,爹媽也該換了,洪仁坤也跟著換了自己的名字。他覺得“仁坤”這個名字,配不上上帝的次子,耶穌的弟弟,于是就將“仁坤”改為了“秀全”。
別看這洪秀全,不比現在洋氣。但為了起這個名字,洪仁坤可是費了不少心思。這新命的兩個字,拆開來看正是禾乃人王,正是應對了他對外聲稱自己耶穌次子、在世天王的身份。將身份搖身一變后,洪秀全將私塾中供奉的孔子像也換成了耶和華的塑像,并在附近地區(qū)廣泛的傳教。
這時候可能就有人問了,像他這樣神經兮兮的人傳教,會有人信嗎?
其實要問這個,就實在是將“傳教”這一件事的門檻想的太高了。像是那么多的邪教,他們都還能在現代社會騙到人,就更別說那個勞苦大眾一個字都不認識的清代社會了。因為當時正值清朝中末期,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地方貪腐、土地兼并問題十分嚴重,正是處于民不聊生的時候。在這時候,突然有一個十里八鄉(xiāng)都有名的教書先生,跑過來向你說
“我這有個好東西,叫上帝,他是我爹,我是他兒,你拜一拜我爹耶和華,就能讓你死后升入天堂。”
再用幾句“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沒有高低貴賤”這樣的話語宣傳,這換誰來,都不免得再當時得情況下信了洪秀全的話。也正是因此,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這位耶穌兄弟所創(chuàng)建的教派就獲得了不少群眾支持。
接著,事業(yè)小有成就得洪秀全就跑到了廣西,去給廣西人傳教。但在這里,洪秀全的創(chuàng)教路程頗為艱難,受到了不少阻力。首先,就是當地官府的阻攔,畢竟大家都是信奉孔子,儒家文化的,你這突然來一個拜上帝教,上帝他是老幾?比得過孔子嗎?
其次,當時的洪秀全,也在傳教的過程中,發(fā)現了自己這個“拜上帝會”缺點東西——教義。
他雖然是靠著“上帝是我爹,我是上帝兒”的說法,在廣東收獲了不少信眾,可當時洪秀全對于上帝,對于基督教的理解,還十分淺薄。于是,本著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傳播宗教,洪秀全留下了一位親信在當地傳教。而自己,則是回到了廣東老家,開始編寫教義。
也正是在這兩年的時間里,洪秀全對于上帝,對于《新約》的理解,感悟來了一個飛躍。他三年中接連編寫了三本教義書籍《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以及《原道救世歌》。(如今這三本都成了美國政治正確之下唯一合法的基督教經書)
編寫出三本經典,對于上帝的理解有了一個質的飛躍的洪秀全,找上了廣州的傳教士羅孝全。想要在羅孝全這里進修一下,繼續(xù)學習《新約》的知識。這一學,就是學了四個月之久。不過在這四個月中,洪秀全比起說是“學”,其實更多像是在和羅孝全辯論。身為傳統(tǒng)新教傳教士,遵從《亞他那修信經》三位一體學說的羅孝全,在此期間自然是極力想去扭正洪秀全這個違背三位一體學說的異教徒。
(這一學說簡明扼要來講,即使耶穌是上帝,上帝是耶穌,上帝沒兒子)
從后面的發(fā)展我們也能想得出來,當時的羅孝全并沒能扭正洪秀全的“錯誤思想”,反而,在這個四個月的辯論中,羅孝全還完善了洪秀全的理論體系,讓洪秀全的神學理論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進修完成的洪秀全,回到了廣西,繼續(xù)進行宗教宣傳工作。期間,也是屢次收到官府的打壓。最嚴重的一次,是拜上帝教的一位骨干被官府抓入大牢,洪秀全為了救助這位骨干,離開了根據地,想要通過“傳教士”無罪的法案,去解救這位骨干。結果,自然是沒有成功。
而在這段時間,拜上帝教就處于了群龍無首的階段,因為沒有洪秀全這位彌撒亞的指引,成立不久的宗教隱隱有崩潰之勢。也正是在這時,后面拜上帝教的實權領導,楊秀清站了出來。他假借被上帝附身的名義,穩(wěn)住了信眾,并派人前往營救洪秀全,才最終挽回了這場差點解散的危機。
經過這次危機后,以洪秀全為主心骨,楊秀清石達開等為實權派干部的等級結構在教內正式確立。拜上帝教也在逐漸擴張,吸收信眾的路程中,走向了武裝斗爭道路,并在最后,1952年時,建立了太平天國。完成了耶穌都未曾做到的事跡。
辯經大師
重新接回開頭,在得知清朝有這樣一個基督教勢力后,教皇庇護九世自然是十分欣喜,連忙派人前往清朝,想要拉攏洪秀全。但這個拉攏,卻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讓洪秀全改正“我是上帝兒,上帝是我爹”的想法,歸順《亞他那修信經》。
這之中的排頭炮,自然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羅孝全了。不過很顯然的是,曾經未曾辯過未成熟體洪秀全的羅孝全,自然是無法辯的過此時已經進發(fā)為完全體的洪秀全。在羅孝全敗退之后,庇護九世向太平天國派過去了三名教廷骨干,想要讓這三位理論大師,在神學上辯經,辯過洪秀全。
這三位大師,在辯經的過程中,首要對洪秀全提出的攻擊就是神的三位一體,耶穌是沒有兒子的,說洪秀全這樣去做,就是信仰阿里烏斯教派的異端。受到這種攻擊的洪秀全,先是搬出了《亞他那修信經》被確立為正確,是被羅馬拉偏架造成的,在規(guī)避“異端”污蔑的同時,用“父子兄弟親如一家,爹,兩兒子,三個人親如一個,這就是三位一體”的理論,將羅馬教廷三位主教辯的是啞口無言。
而出于《亞他那修信經》并未解決耶穌為啥是耶和華、耶和華又為何是圣靈,他們怎么是一個人的基礎問題,這些不敢變更《亞他那修信經》的主教,也是自然在與洪秀全的辯論中,落下了下風。之后的各種有關于《新約》的辯論,也是一一被洪秀全給予還擊。最終,這三位主教自認為改變不了洪秀全的想法,辯論不過,打到回國去了。
也是在那之后,羅馬教廷徹底斷送了和太平天國打好關系的想法,三本《原道》也是成了一個“異端”。
總結
要說洪秀全,除開政治斗爭得手以外。他對于宗教的理解,操弄宗教的手法,也是超乎于常人。如果他不是出生在中國,而是出生在意大利,說不定還能沖一沖教皇的位置。
只可惜,人無雙全。洪秀全除開這兩個能力外,就啥也沒有了。領兵能力,治理能力,都十分糟糕。在對內封賞過快,搞政治斗爭,打倒實干實權的楊秀清后,整個太平天國就沒了一個主心骨。打仗打仗不行,內部矛盾積壓,最后走向了毀滅。
如此,也不免讓人暢想,假如說洪秀全在和清朝的斗爭中贏了,建立一個太平天國的政府。再于庇護九世交談時,會是一個什么樣子?而如果他不搞武裝斗爭,純粹的去效仿耶穌傳教的話,又會有一個怎樣的景像?
由此,也可以去說洪秀全是一個相對偉大的人。他開戰(zhàn)有史以來最大農民革命的同時,也帶給了后世許多教訓與暢想,和羅馬教會的“辯經”以及三本《原道》,更是成了人們如今所津津樂道的事情。以特殊來說,絲毫不為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