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叫馮晶晶,今年37歲,在一家醫院里面當護士,月工資四千左右;老公叫林浩,是一名初中的老師,月工資也在四千左右。
來自馮晶晶的講述,現實又讓人扎心。
我跟我的老公結婚十四年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段感情特別的好,從我倆的相識,相戀,再到相依相伴,一切都出自自愿,這便是最大的幸福。
說起來我跟我老公的家庭差距還是比較的明顯的,這是我們結婚之前最大的阻礙。
我家是市里的,我從小就在市里這種大環境中長大,而且我還是我們家的獨生女,我父母在工廠里上班,收入不錯,從小我就嬌生慣養的,可以說從來都沒有吃過苦。
但是我的老公家境則要差一些,他來自我們市下面的一個縣城的鎮上,他的父母都是以務農為生的,家里也不光是他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說不上多么的困難,但畢竟務農為生,家境還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寒門出貴子,我老公偏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努力考取了我們市里的一所師范學校,從師范畢業后進入了一個學校當老師,這足以讓他的全家人都感覺到那份驕傲與自豪了。
相比較我老公而言,他的姐姐與妹妹情況則有些不同。
大姑子是家里的老大,可以說是為了他們家犧牲了很多,在我老公上師范的那幾年,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大姑子幫忙撐著,家里種地打糧,我老公每年的學費,都是大姑子幫忙承擔著。
很難想象那時候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就能做這么多的事情,所以后來的我老公常常在我面前就說:“他這輩子最心疼的就是他姐,一個女人從小就被當成了男娃在養,如果沒有他姐的幫助,他這個師范都很難念得出來。”
我沒有經歷過那些,自然很難去懂得他們姐弟之間的情誼,我只記得我第一次去他們家的時候,大姑子已經出嫁了,但為了見我專門從幾百公里外的婆家坐車趕了回來,風塵仆仆的,還給我塞了不少吃食,給人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所以后來這些年我對大姑子的印象其實蠻好的,像極了電視劇里那種肯吃苦,能干活,但是心眼好,還大方開朗的人。
至于小姑子的情況則不太一樣,畢竟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還是有些被寵溺的,讀書的時候不愛學習,初中畢業就不念書了,跑到了城里投靠了他們家的親戚,在書店給別人打打雜,也能夠養活得了自己。
后來他們家給她介紹的對象也看不上,一心想要找城里人結婚。
我第一次去他們家的時候小姑子就偷偷跟我說:“姐,我能去市里干活么?你能給我找個市里的活嗎?我也是嫁到市里生活。”
我初次上門就被小姑子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我當時一愣一愣的,只能勉強笑一笑了。
但是后來沒想到我們結婚了之后,她這種要求成了真的,雖然沒有麻煩我,但是卻讓我老公硬是在市里給她找了個酒店的活,跑到了市里來工作,而且長達半年多的時間里都是跟著我們一塊住。
我對她說不上有嫌棄,更多的只是普通親戚關系吧。
后來小姑子也真的在市里找了個對象,但也只是到市里打工的,倆人就這么結了婚,后來也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市里貸款買了套房子,日子也算是過起來了。
其實到這里一切都相安無事,即便是有時候會上門讓我幫助一些,但能幫助的我就幫助了,幫不了的也讓老公直接就拒絕了,反正我心里很清楚,我不能做家里那個“扶貧”的人,這也是我跟我老公已經商量好的事情。
可偏偏因為我的一套閑置房引起了我們這份穩定關系的破裂。
我名下是有一套70多平的閑置房的,是我爺爺奶奶當時留給我的,這套房子起初就沒有告知我老公他們,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他們知道了之后打這套房子的主意。
直到后來婆婆生了一場病,來我們家短住養病了一段時間,順勢提出了想要留在家里養老的事情后,我才說出了這套房子的存在。
因為我實在不愿意跟老人同住,更何況我們之間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哪怕是語言都感覺說不通,在一塊生活實在別扭,就想方設法的讓公婆回去生活。
可我老公卻一口咬定要讓公婆留在家里生活,說他要盡孝,要給公婆養老,必須留在家里,無奈之下我說出了這個房子。
他知道了之后便開始求我把房子騰出來給公婆養老住,又是說公婆這些年不容易,養活他有多么的困難,又是說公婆的年紀大了,實在需要做兒女的在身邊照顧。
我是能夠理解他所說的這些困難的,我也理解他想要盡孝,給公婆養老的心思,在征求得我父母的同意后,便同意了下來,讓公婆住了進去養老。
那時候還是我們夫妻倆去打掃的房間,皆大歡喜,老公也十分的開心。
然而,仨月過去了,我因為工作太忙也沒顧得上去看他們,只要他們過得舒坦,我老公就會傳達給我。
可令我沒想到的是有一天物業給我打電話了,說我們家的水管沒有關,漏水了,讓我趕緊過去看一看。
我心想著給公婆打電話,結果他們接起來也答應了趕緊回去看,可半天不到物業又打電話了,我這才急忙趕了過去。
可當我過去的時候,房門緊鎖,敲了半天才有人給開了門,開門的是個小男孩,緊隨其后的是兩個大人。
我第一反應就是進錯門了,連連道歉,但仔細一看又感覺沒錯,就是我家的大門,門牌號也是我家的。
我趕緊給我老公打電話詢問這件事情,也趕緊給公婆也打去了電話,問他們在哪里。
可得到的結果卻是:他們回村里養老了,這個房子租給別人了,租金也是一筆不錯的養老錢了。
我當時就愣了,敢情這是把我當成傻子了,明明說好的是養老,我們家才把這個房子騰出來了,結果轉頭他們自己出租出去了,租金還是他們自己拿著,讓我太生氣了。
我老公卻說:“算了,就當是他們倆住在這里了吧,他們也沒什么退休金,這房子租出去的錢也夠他們在鎮上過得很好了。”
我憤恨的覺得他們的做法不合適,可老公卻覺得對于我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失,但這根本就不是損失不損失的事情,這是把我當猴耍啊!
我一氣之下收回了房子,還給了我父母,誰也不要住了。
大家覺得我的做法對不對呢?歡迎留言討論。
結語:敢情這件事情容不得去欺騙,尤其是在一家人的相處過程中更應該如此,凡事多商量,凡事都要說明白,這樣才可以避免更多的矛盾,而且不應該貪心,沒有什么是理所應當的,永遠要有一種感恩的心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