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人生# #自傳體小說# #長篇小說##初入小學堂##頂端冬日創(chuàng)作季#
阿域極其下流,十分低微,絕不敢狂言追求什么偉大的事物;但阿域總感到人應憑信念活著,應該追求一點有價值的東西。為此,阿域不但需要耗費自己的一切精力,而且必須求得別人的理解和同情。。。。。。
——阿域題記
剛懂一點世事的阿域,有一天,突然被小伙伴們的召喚著去上學,夾雜著滿身泥土和剛才還在戲泥水的氣味,來到了當時的小學堂——一個老式的榨油坊。陳舊的屋子,顯得有些凄涼和慘淡。一張舊書桌旁圍攏著許多來報名的孩子,中間坐著一個大約60多歲的老頭,半禿的頭頂上露出許多花白的頭發(fā),額頭現(xiàn)出幾道被歲月耕耘的深深皺紋,那臉龐卻附著一絲永不消失的微笑。他是阿域的第一個老師——吳老師。
當阿域來到他跟前時,他問阿域:你多大了?
六歲!阿域天真無邪地答道。
六歲,哪月出生的?
十月。
啊?明年來,好嗎?
明年——需要等多少時間啊?阿域眨巴著眼睛,心里想著,沒敢說出來。
眼睜睜看著小伙伴們都報了名,唯有阿域排除在外。當時在阿域幼小的心靈里,雖不知道什么是難過,然而實在有幾分羨慕那些小伙伴。阿域只好退出了報名的人群,自是不知道用哭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感受,怏怏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找尋樂趣,度過阿域尚未過完空閑的童年生活時光,對昔日一起玩的伙伴,也無心過問了。后來,不時聽到他們在談論學校的一些事情時,倒是很覺得新鮮,或因沒完成作業(yè)怕受罰,在哥們的率領下,逃起學來;或是因貪玩在路邊的莊稼地里玩時忘了去上學,最后被老師找來,一個個嚇得魂飛魄散。
第二年阿域如期入學。學校遷移到一個鄰莊的隊屋里。還是吳老師教阿域們,那時只有一、二年級兩個班。阿域同坐在去年入學的小伙伴們一起,他們仍舊拿著阿域一樣的書本——一年級教材。教室的另一排是二年級學生。當阿域們上課時,他們就寫字或做算術,他們上課時,阿域們就寫字做作業(yè)。就這樣阿域們輪換著上課。有時,阿域們都不上課大家一起朗讀課文,吳老師便改作業(yè)。
教室里沒有鐘。一塊很小的黑板掛在墻上,已經(jīng)脫落了許多漆,露出點點白塊來。擦字的破絮像面包似的綁在教鞭的一頭,教鞭的工作主要是點打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有時也偶爾也用來體罰一些不聽話的學生。
那時,早晨到校的第一件事是讀書,大聲地朗讀課文。每天阿域們都習慣地從第一課往后讀,連a、o、e都是如此,阿域們規(guī)律性地仰頭隨口叫唱。有時,老師聽寫生字時,大半都寫不出來。書讀的差不多時候了,老師就出去看看村莊里還有人家的煙囪出煙沒有,差不多沒有時,阿域們就放學回家吃早飯。
上午只有三節(jié)課,兩節(jié)語文,一節(jié)算術。下午是不上學的,于是,阿域們又可以接著去為實現(xiàn)幻想而進行童年的游戲。
這年的下學期,阿域們學校又轉移了地方,移到了阿域伯父家的一間空屋里來,就在阿域家隔壁。再由于阿域的成績還可以,吳老師任命阿域當了班長,并負責保管教室的鑰匙。每天阿域很早就起來,第一個去開教室門,拿出書來讀。吳老師雖然離家很遠,總是每天早早地到來,有時來的比其他路近的同學還早。他上完課再回家去吃飯,每天就這樣跑來跑去。
這學期開始,學校還辦起了下午的掃盲班,是專門給一些沒上學的較大的女孩子上課。盡管生產(chǎn)隊里還給他們工分,每天下午也只有幾個女孩子來。今天缺幾個,明天又少幾個。阿域照常每天下午要去教室開門,直到吳老師回家后再去鎖門。逢到刮風下雨天,那些女孩子干脆一個也不來了,吳老師等著等著,最后只好又回去了。
對于阿域所肩負的責任和義務,阿域還是很樂意和積極的。可是,有一天阿域卻失職了。那是二年級的一個夏天,阿域記不清這天去干什么去了,下午放學時,吳老師鎖上門,便將鑰匙交給阿域在家的哥哥。后來他哥哥就隨手帶著鑰匙去河里挑水,就掛在了扁擔的一頭,但在河里打水時卻不慎把鑰匙搞丟了。撈了很久也找不到。當阿域聽說時哭了,哭得很傷心,后悔自己沒守在學校附近,痛罵哥哥的掉以輕心,不負責任。
第二天,阿域不敢去教室,在家里又哭著,不停地罵著哥哥的不是。這把鎖本來就剩一把鑰匙了,現(xiàn)在開不開門,同學們都在外面站著。正在聲討阿域哥哥時,吳老師來了,阿域父母說明了情況后,吳老師諒解了阿域的哥哥。他徑自去撬開了鎖,讓大家進去讀書,然后又來到阿域家里,同阿域父母談了談,最后從阿域家里拿去了那把唯一的一把鎖。此后,阿域更加謹慎小心地保管好鑰匙。這件事情在阿域腦海里留下極為深刻的記憶。
暑假期間,大隊里確定在阿域們莊里蓋所新小學。由于資金不足,暫時蓋了三間土磚草房,而且增加了三年級,并加了一個老師帶三年級。他姓嚴,且是阿域家的姑表兄,家就住在學校附近,因而阿域以前保管鑰匙的職務也就被自然免除了而交由他管理。
新學期開學,學校里教室和操場寬敞了很多。三間房子,一間依舊是一、二年級,另一間是三年級,中間作為老師的辦公室。
新學校也籌辦了一些辦公和教學用品,首先是時間能準確掌握,新買了一個小鬧鐘,還買了兩張辦公桌、一個訂書機及黑板擦。較以前富裕了許多。阿域的二年級還是吳老師帶。
由于教室只前后各開了個小窗戶,還有一個被黑板擋住了,屋內光線很暗。于是嚴老師出主意在中間的墻上打了個洞。這一打不要緊,有一天夜里失案了。許多同學的作業(yè)本不翼而飛,還有訂書機也不見了。幸好鬧鐘被嚴老師帶回家了才得以保住。沒想到竟有人鉆墻洞而去偷幾個作業(yè)本。后來在一個同學的作業(yè)本上發(fā)現(xiàn)了痕跡,這案也就不審自破,那竊賊就是那同學的哥哥。物證所在,無可否認,遂將他交給了其所在的大隊部的學校處置。
此案發(fā)不久,又有一起小的盜竊案發(fā)生,這次卻是因阿域而起的。一個星期天下午,阿域們一伙同學在學校門口的操場玩耍,玩出汗了,就脫下衣服隨手一扔,繼續(xù)他們的打紙標和練“對機”等游戲,天近黃昏時才各自散去。阿域回家后,直到感覺身上有些涼意時才想起衣服忘了拿,阿域想起是放在學校門口的。待阿域找去時卻怎么也找不到,阿域想是不是被誰拿去了或是誰開玩笑把阿域的衣服藏起來了?于是阿域沒考慮許多,就想到要去教室里看看,想必也許誰藏到里面去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阿域很快從那墻上的洞里鉆了進去,四處找了個遍,也沒找到。正當阿域欲出來時,突然生起一個念頭想到辦公桌上的粉筆,于是毫不猶豫地抓了一把,沒有再去想衣服的重要性。等回家后,阿域讓父母去打聽是不是被別的同學拿去了,果不出所料,是被另一個同學拿回家了。
卻說這粉筆第二天還不曾引起什么風波,而阿域倒好,在伙伴們跟前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顯擺起來。他們自然很是羨慕之極,于是也就一個個地抑制不住地要試圖去鉆學校的墻壁上的那個洞。這洞便成了進出學校的敞開的大門了,一群五個人,都先后進去個個抓了一把粉筆出來。真是人多狗屁臭,任何隱蔽的事情,知道的人多了,遲早是要暴露的。第三天,學校抓獲了他們五個家賊。不過阿域自慶幸逃脫了“法網(wǎng)”,阿域的申辯是阿域進去找衣服,而非有意非法進入的。
阿域過早的慶幸和自信自然引起那些伙伴和同學的不滿。他們能為了拿點粉筆而受處罰,而為何阿域卻置于法外不受處罰呢?也或許那嚴老師是阿域的親戚而倍受包庇?他們之言說,阿域沒可口辯,本來非法進入學校就是不對的,又何況阿域也拿了粉筆?阿域到現(xiàn)在也不清楚當時到底是因為阿域的申辯理由,還是因為阿域的表兄的包庇才不至于受到處罰。
啊,反正現(xiàn)在阿域很清楚當時是錯了,且是平生第一次犯下的錯誤!但這僅僅是阿域今天值得懺悔的么?不!遠還不止這一次,如果說這是小小的錯誤,那在阿域升入大隊部的學校后不久,阿域與鄰居家的小大合伙又犯了一個大的錯誤。不知是忘恩負義,還是因為泄憤這時的怨恨,也許是純屬好玩,也許更因為阿域們年齡的加大,滋生起一些膽大妄為的念頭來。這天放學回來,當時正下雨,阿域們就到莊里的學校門口躲雨,此時學校的人都走了,門鎖著。阿域們兩個不知道誰先提出來要做點什么似的,要不閑著很無聊的。于是,阿域們很抱不在乎地將學校門上的鎖眼內塞入了木頭,緊緊的塞滿了,直到牢不可摧才罷。
阿域們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很有自豪感的樣子。真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幸的是第二天阿域們兩個就穩(wěn)當?shù)刈狭吮桓嫦爲{班主任的處置。還好,處罰不是很嚴,在一通批評教育后,要阿域們兩各自回家找一個錫制牙膏皮來。阿域想這有何難?
原來班主任劉老師是要用牙膏皮來自己幫阿域們修理那把撬開的鎖,聽說在修理時不慎被刀子割傷了手,流了很多血。阿域們知道后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罪過并從心底承認了錯誤。
記得阿域上二年級時的一天,父親上街買肉時,為孤寡獨居生活的姨奶買了一斤,并托人捎去。誰知她老人家卻托阿域的同學捎來了肉錢給阿域交給父母,其實父親并沒想要她的錢,是作為一份晚輩的孝敬。那時雖然肉價只要七角三分錢一斤,金融價值卻高,一毛錢能買一斤半鹽。可是阿域沒有把錢的事告訴父母,偷偷地貪污了。直到幾天后阿域上街買了一副早已仰慕的撲克后被母親發(fā)現(xiàn)了,她問起阿域哪里來的錢,阿域開始不說,母親氣惱之余,給了阿域一頓沒好的痛打,最后只有如實交代。一副撲克的錢現(xiàn)在看來并不算什么,小孩子在今天花十副撲克的錢,父母決然不會去痛打他們的。但當時卻是全家?guī)讉€月的食鹽錢,何況那時家庭生活并非充裕到可以有錢讓阿域買撲克玩的年月。另一方面,阿域當時的挨打也不完全是因為錢的事,而是關于做人的誠實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