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蘇術真應該成為大家的必修課,說不定啥時候就用上了。”回想起前一天救人的情形,今天中午,衢州中專教師祝小雅不禁對記者發出感嘆。
12月2日上午9:30,一聲急切的呼救打破了衢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寧靜,一位大約六十歲的老人暈倒在地,嘴角溢出大量污物和血漬。
正在辦事的祝小雅聽到呼救后急忙跑上前觀察老人的情況。這時,行政服務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跑過來,將老人的頭側向一邊,清理老人嘴巴里流出的血和其他污物,現場圍觀群眾也拿出手機撥打120急救電話。
“我觀察了一會兒,感覺情況有些危急,需要進一步采取急救措施。”明白黃金急救期重要性的祝小雅立馬走上前,雙膝跪地,用之前學習過的心肺復蘇術,對老人進行胸外按壓。
一下、兩下、三下……因為標準的胸外按壓動作需要一定的力量,對搶救者的動作也有一定的要求。瘦小的祝小雅,每一次按壓幾乎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她一邊按壓一邊叫旁人幫忙松開老人衣領和皮帶,尋找老人身上的證件和手機,幫忙聯系家屬。在按壓了一陣后,老人睜開了眼睛,恢復了意識。
這時,市政務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拿著除顫儀趕到,祝小雅和醫務人員交代了幾句老人的情況后便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救人的時候根本想不到那么多,滿腦子都想著如何爭分奪秒。”祝小雅坦言,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怕,因為她并不是醫務人員,總怕自己沒做好。“救完人以后,我才感覺到自己雙臂又酸又軟。”
采訪時,祝小雅一再強調心肺復蘇術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去學習急救知識,最好所有人都學會,大家可以多關注一下,紅十字會經常會有公益的培訓。”祝小雅說,“急救知識一定要掌握,但希望能一直用不上。”
來源:三衢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