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案底”?
一個人因為犯罪行為被法院判決有罪后,該犯罪記錄會被保存在司法機關的檔案中。這個記錄被稱為“案底”,它會在個人的犯罪記錄中留下永久的標記,通常會影響到個人的信用記錄、就業機會、社會評價等方面。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了未成年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即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封存,以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和未來發展。但是對于成年人來說,一旦有了案底,這個記錄會長期存在,對個人的生活和社會活動產生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經過法院審判定罪的“罪犯”(包括適用《刑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對被告人免除刑事處罰,以及對被告人宣告緩刑的),才會留有“案底”。只是因違反治安被行政拘留,或僅被刑事拘留,檢察院做出了不起訴處理,未被法院判決有罪,并不會留下刑事案底。
二、“案底”對個人有哪些長期影響?
(一)就業限制
有案底的人在就業時會面臨諸多限制,特別是在公務員、法律職業(法官、檢察官等)、公司高管等職位上可能無法被錄用。例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六條,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此外,參軍入伍、警校軍校就讀也會提前開展嚴格審查,一般有案底的人是不能通過的。
(二)政審影響
在從事某些職業時,如公務員、警察等,政審環節可能會因個人或親屬有犯罪記錄而導致不通過。特別是對于有犯罪前科的人員,如果再次犯罪,可能會被視為累犯,在量刑時會從重處罰,且不能判處緩刑或假釋。
(三)信用記錄
有案底的人在辦理信用卡、貸款等金融業務時可能會受到影響,因為信用記錄中會顯示個人的犯罪記錄,這可能會影響到銀行對個人信用的評估。
(四)社會信譽和形象
留有案底可能會影響個人的社會信譽和形象,進而對其工作和生活產生間接影響
(五)長期保存
根據《檔案法》的規定,案底會長期(60年)保存,在此期間案底一般是不能消除的。
三、留有案底人對直系親屬的影響
首先,我們此處的直系親屬,一般指有直接血緣關系或婚姻關系的親屬,如父母、配偶、子女等。不過如果涉及到政審,而且是較為政審嚴格的部門,可能政審范圍會擴大到當事人的“主要社會關系”,即政治或經濟上聯系密切影響較大的旁系親屬或近姻親。如伯叔姑舅姨、岳父母、公婆等。
其次,如果直系親屬存在犯罪情形,但非八大嚴重犯罪且已經服刑完畢,則不會對公務員、事業編政審產生影響。此處的“八大嚴重犯罪”,是指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
最后,如果存在危害國家安全罪、邪教等類似性質的犯罪事實,無論普通崗還是特殊崗、無論等額政審還是差額政審,都會對子女任何公職類考試政審有不利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