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沉默的歷史,它靜靜地站在那里,或者躺在博物館里。在無聲地訴說著當年或輝煌、或落寞、或悲傷、或無奈的過往。
然而文物是固定不動的,無法走進千家萬戶。于是,有了文創產品。文創產品令文物走進了千家萬戶。讓許多人愛不釋手。
如今到哪里旅游都會看到專門的文創商店,里面的文創品,令人目不暇接,美麗得讓人移不開眼睛。
前段時間去沈陽冬季文旅消費季活動,就看到了各個城市的文創產品,每一樣產品都那么精美絕倫,都想買回家。
人們之所以喜歡文創產品,是因為喜愛傳統文化。
每一件文創產品都是有出處的,都是有歷史淵源的。
我第一個文創產品是一個沈陽故宮的文創旅行箱。紅色的箱子配上沈陽故宮鳳凰樓的圖案。既有現代感、實用性,還有歷史和文化元素。
我最喜歡的兩件文創品是搜狐書簽,這是我參加搜狐活動獲得的獎品,一直放在盒子里,沒舍得用。
文創產品有書簽、冰箱貼、發簪、酒具等,就連雪糕都有文創雪糕。
沈陽故宮推出了大政殿雪糕和八旗雪糕。雪糕的形狀模仿大政殿和八旗兵的樣子。吃起來特別有情懷。
文創產品可以遠銷國內外,可以讓博物館里的文物或者旅游景點走進千家萬戶。有力地宣傳和推動了傳統文化和旅游市場。
我鐘愛《紅樓夢》,內心深處一直懷揣著一個美好的愿望——擁有一款以《紅樓夢》為主題的日歷文創產品,讓它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抹雅致。然而,這份期盼始終未能實現。
就在今日,我的夢想成真,我如愿收獲了《紅樓夢日歷》飲饌版,它宛如一位久違的故友,悄然降臨在我的世界。
這本日歷,巧妙地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完整版2025年日歷。正面是孫溫筆下《紅樓夢》的美圖。人物姿態各異,大家坐在桌前,等待吃飯。小丫鬟正在上菜。那細膩入微的筆觸,將大觀園的繁華刻畫得栩栩如生。
畫的背面,是2025年12個月份的日歷,它如同一座時間的橋梁,連接著古典與現代,讓每一天都浸潤在《紅樓夢》的文化底蘊之中。
另一部分,則是一部沉甸甸的書——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時光畫卷,一一鋪展。
每日一頁,不僅記錄著日期、星期、陽歷、陰歷,節氣、以及節氣特點,重要節日。更巧妙融入了《紅樓夢》中那一天的風云變幻與世俗煙火。
書中精選原著片段,配以當日之飲食。不僅引經據典,更將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佳肴,有了出處。更重要的是,日歷中以詳盡步驟細細道來美食的具體制作方法。
《紅樓夢》中的美食,自古便令人心馳神往。茄鲞、螃蟹、棗泥山藥糕、酸梅湯、玫瑰鹵、糟鵝掌鴨信、酸筍雞皮湯、豆腐皮包子、火腿燉肘子、籠蒸螃蟹、野雞崽子湯、火腿鮮筍湯、酒釀清蒸鴨、小荷葉蓮蓬羹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心生向往。
這本《紅樓夢日歷》飲饌版,不僅是一本日歷、一本簡單的美食的指南,更是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它精心收錄了《紅樓夢》中美食的詳盡制作方法,并配以成品美圖,色彩斑斕,形態各異,仿佛能嗅到那穿越時空而來的香氣,令人饞涎欲滴,欲罷不能。
擁有此日歷,便擁打開了通往大觀園美食世界的大門。無論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大觀園姊妹的日常小酌,還是賈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的精致膳食,亦或是賈府聚餐、節日的宴飲,皆可在日歷中體現。
從過年的隆重,到元宵的熱鬧,再到中秋的團圓,每一刻的飲饌,都可通過這一頁頁日歷,化作舌尖上的記憶。
愛好美食的朋友,可以一年365天,天天不重樣,逐一復刻紅樓美食。
更令人驚喜的是,這本日歷還兼具日記本的功能,它不僅是時間的記錄者,更是情感的承載者。
可以在日歷的空白處,規劃每日的工作,記錄生活的點滴,或是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這本文創日歷,將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伴我走過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人生就是緣分。有幸喜歡《紅樓夢》,有幸邂逅這本日歷。就仿佛是在歲月的流轉中,邂逅了我的摯愛。在文化的沉淀,在時光的交錯中,讓我與《紅樓夢》不期而遇。
2025年,我帶著《紅樓夢日歷》來了!
愿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屏幕前的你都和幸運相約,與財富為伴,與美食為伍,與文化為靈魂,幸福又溫暖,快樂又開心!盡情享受舌尖美食的樂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