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你貧怕你富,既怕姐妹過得苦,又怕姐妹開路虎
原創李老逵李逵的第二把板斧2024年12月07日 10:53北京
作者〡李老逵
去年怒漲800萬粉絲的挖呀挖黃老師,因為一輛豪車邁巴赫又重新回到了網友的視線之中。
黃老師更新了一條生日的轉場視頻,視頻中的她開著一輛車緩緩停下來,將蛋糕中的生日數字換成了31,這也是抖音上近期比較火的生日轉場。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黃老師在視頻中開的車疑似“邁巴赫”“改裝奔馳V260”。
大家對她的生日和蛋糕并不關心,但對這輛豪車興味盎然。
不出意料的,評論區很多人的發言開始“酸溜溜”,比如:一首“挖呀挖”,就能挖出邁巴赫”等等。
黃老師的爆火是去年五月份,她作為幼兒園老師唱的一首挖呀挖的兒歌視頻意外爆火,然后她就辭職了,據說還得了抑郁癥。
當時這首挖呀挖真是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很多國家隊也紛紛下場,克隆了很多辣眼睛燒耳朵的“正能量”挖呀挖,比如:
礦工、地鐵建設人員挖呀挖,最終點亮千萬家、連接千萬家……
公安和消防也挖呀挖,最終守護千萬家……
某官媒定調評論:「眾多位生活奔波辛苦的成年人,被這首兒歌治愈的同時,也同樣用這首兒歌,抒發出自己對生活的期待與憧憬,既歡樂又感動。」
當時我有點反胃,寫了一篇《國家隊你們就別挖呀挖了,真的很上頭》,直接懟他們:“對不起,治愈你妹,我只想吐。”
幼兒園老師的受眾是學齡前兒童,你們的受眾呢?是成年人好嗎?納稅也好,公共安全也好,防火救災也好,都是嚴肅的話題,略輕松點可以,套上網紅兒歌不顯得俗氣嗎?是你幼稚還是我幼稚?
流量時代,內容呈現低幼與反智,同質化、低質化甚至庸俗化是不假,可你們一面批判互聯網文化各種惡俗爛梗,一面自己寫東西又要把自己的價值觀糅合進內容里整出一些不三不四的東西來蹭熱度,雙標也不是什么玩的好嗎?全然忘了主流媒體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當年鳥叔江南style爆火,也沒見主流媒體報道穿著大蓋帽跳騎馬舞普法的。我們不要全民幼稚化,更不要什么事都要上升到大眾心態的層面,而且自認為代表大多數人的想法。
我對著主流媒體火力全開,但是對黃老師個人,我表示尊重和欣賞,不管她是騎自行車還是開邁巴赫。
只要她的錢來路正當沒有擦邊違法,偷稅漏稅,那么黃老師開邁巴赫,站在普通人角度,我覺得沒什么好眼紅批評的,人家不偷不搶,憑本事出名賺錢,礙著你什么事。
任何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合法改變命運,都值得我們給予足夠的尊重和贊賞。
至于網紅經濟導致的其他系列問題,如大家都想當網紅干直播,恰恰是普通人現在通過努力難以實現階層躍升的心態映射和社會現實。
我在評論郭有才、吳柳芳現象時曾經多次說過,從某種程度上說,當網紅,是目前底層老百姓為數不多的幾個上升通道之一,還能夠偶爾看到咸魚翻身的神話。而那些牛逼車道,早就被瓜分殆盡,打上了深深的傳承烙印,普通人基本沒有染指的可能。
就算一夜暴富真的有錯,那也不是郭有才、吳柳芳的錯,錯的是這個時代。
咱們這片土地上有一個特色,那就是潑天的富貴后面必然跟著潑天的麻煩甚至反噬,因為社會性紅眼病真的是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源遠流長,經久不息。
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樣是富,生下來就富有的人被不少人跪舔,但是本身條件一般后來變有錢的人就會被指指點點。這說到底還是欺軟怕硬勢利慕強的國民心態在作怪。
嫌你貧怕你富,既怕姐妹過得苦,又怕姐妹開路虎。一邊抱怨社會普通人沒機會,一邊害怕別的普通人改變命運,這就是丑陋且雙標的國人心態。
還有的人略微有點文化,“憂心忡忡”地“憂國憂民”:郭有才黃老師爆火了,所以上了大學有什么用呢,大學畢業工作,一輩子的收入,不如一個沒有什么學歷的網紅幾天的收入。
然后指責他們助長了精神怠惰、不思進取、意志消沉的錯誤價值觀,并呼吁國家“重拳出擊”,甚至要“割掉危害孩子這些全民網紅毒瘤”,否則“主流價值觀都要坍塌了”。
如果幾個網紅都能干塌主流價值觀,那只能說主流價值觀是豆腐西施做的了。
說“大學畢業不如當網紅”這類話的人,屬于典型的只見賊吃肉,沒見賊挨打。你如果覺得成為網紅比讀那么多年書當社畜更容易更輕松的話,那你大可以去試試,試試就知道有多難了,所有人都只看得見成為網紅后賺的錢多,成為網紅的路又談何容易?
別忘了,人家有抖音,你也有抖音,你有本事也挖出一臺邁巴赫來,或者也試著學學郭有才,看看你能不能一個人帶火一座城。
這種人,當社畜一定也是那種天天只想著摸魚的懶漢,說實話干什么都不會成功,只會對著屏幕當鍵盤俠一邊YY一邊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別人。
直播人群千千萬,靈山成佛有幾人?絕大多數不過是化為了取經路上的一塊瓦礫而已。
有空刷過短視頻的都知道,很多主播日復一日地賣力跳舞,卻始終火不起來。別說白手起家的普通自媒體人了,就是已經有相當積累的也不一定就能火下去。
三年前,反詐老陳因連線主播宣傳反詐的事跡火上了熱搜,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他從一位宣傳反詐知識的普通民警,一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網紅”。
反詐老陳的賬號也一度爆火,單日漲粉高達181萬,獲贊超億次。2022年4月,他高調宣布自己決定辭去公職,專注于公益直播,以一名普通人的身份繼續從事反詐宣傳。
然而,當他的身份從宣傳反詐的民警轉變為宣傳反詐的網紅之后,反詐老陳的人氣開始一落千丈,他嘗試拍短劇、出書、進行直播帶貨,效果都不盡人意。
今年年初,走投無路的他發布了一則求職視頻,喊話全國公安讓自己去做協勤或返聘,可想而知,這份訴求沒能得到滿足。
成也流量,敗也流量,反詐老陳被流量捧上了高峰,也因此跌落低谷,在近期一檔名為《尋找特別的你》的紀實節目中,面對鏡頭的他一度悔恨落淚,直言當年辭職是一時沖動,沒看透自己,更看不起現在的自己。
抓不住流量的現實讓反詐老陳悔不當初,他做夢都想回到過去,重新當一個普通民警,“我在夢里我現在是個協警,我的夢想是我在轉正。”
不錯,做直播當網紅是有草根逆襲的機會,一朝成名就可以掙到普通人幾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如果眼睛只盯著看這些成功者,確實可以說什么讀大學不如干直播。
可是,脫離了概率談夢想,不過是扯蛋刷流氓。泱泱大國從事直播自媒體想一夜爆紅的何止千萬,而爆火成名的恐怕數都數得過來。
如果按比例計算成功概率,或者把大學畢業和草根網紅的總收入除以總人數,相信只要是個心智正常的人,都不難得出哪條路更安全、更穩妥、性價比更高的結論。
又何況讀書受益一輩子,網紅又能紅幾年?
至于國家是否應該出手,我個人覺得還是尊重市場自身的規律比較好。我也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比如法國已在近日將“旨在打擊網紅的詐騙行為”的法案正式提交國民議會,未成年“網紅”工作需經批準,醫療等內容受到嚴格限制。
根據新法案,網紅的具體商業行為必須要遵循《消費法》和《商業法》準則,不得違背法律。他們與廣告商的合作受到嚴格限制,酒精飲料、理財產品和體育用品的宣傳視頻都將受到格外嚴格審核,同時網紅不可在社交網絡上宣傳醫療整容項目。
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曾在2021年9月份宣布,網紅今后打廣告必須公開。德國法院要求那些為產品或者服務做有償推廣的網紅,必須對廣告類帖子進行明確標注,“廣告必須要公開透明,而且要和其他內容區分開。不能用軟廣告的形式來推銷產品。”
意大利制定了關于編輯或營銷內容的規則;在比利時,未明確標明商業性質的廣告可能構成犯罪,因為它被視為具有誤導性的商業行為;英國的法律明確了網紅KOL和合作伙伴全面遵守消費者保護法,并受到英國廣告實踐委員會的監督。
老逵認為,網紅原則上應該接受與傳統媒體一樣的“廣告規則”,以規范他們的商業推廣行為(當然也要考慮其特殊性)。但是除了必要的法律規范和稅務監督外,政府不應該僅僅因為他們是“網紅”,就過多介入他們的正常商業活動,更不應該輕易作出道德評判。
只要不違法,不管是當網紅還是去考公,在非公共領域,請尊重個人選擇的自由吧。更不要“恨人有,笑人無,嫌你窮,怕你富。”
至少在當網紅這條車道上,除了每個人的自身先天條件不同外,我們還是基本成功實現了眾生機會平等的。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